一种用于热熔胶生产线的螺杆挤出机过载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5607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熔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热熔胶生产线的螺杆挤出机过载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热熔胶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常温呈固体状态,加热融化后能快速粘接。其特点:

(1)粘接迅速,通常从涂胶到冷却粘牢,只需要几十秒,甚至几秒的时间。

(2)粘接范围广,对许多材料,甚至对公认的难粘材料(如聚烯烃、蜡纸、复写纸等)也可以进行粘接,特别是使用热熔胶粘接的接头,可经受105~106次以上的弯曲而不开裂。

(3)可反复加热,多次粘接。

(4)性能稳定,便于贮存运输。

(5)成本低廉。

热熔胶没有溶剂消耗,避免了因溶剂的存在而使被粘物变形错位和收缩等弊病,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热熔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

在现技术热熔胶生产中,通常由设备中减速电机带动螺杆挤出机负责将胶体挤压到水下切粒室,启动后即连续工作,不断将胶体输出到切粒室中。但在实际操作中,当后端工序发生造粒成型不好或粘刀时,螺杆挤出机仍会继续工作,从而会导致造粒室和管道的堵塞,难以清理,严重会使得减速电机和螺杆挤出机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热熔胶生产线的螺杆挤出机过载保护装置,杜绝了堵塞管道的情况发生,大大保护了减速电机以及螺杆挤出机,保证了产品的完整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热熔胶生产线的螺杆挤出机过载保护装置,包括螺杆挤出机、减速电机、切粒机、水箱、水下切粒室;其中所述减速电机内设有变频器,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挤出机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杆挤出机的另一端与水下切粒室连通,所述螺杆挤出机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其中所述水下切粒室的下端连接有潜水泵,且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水箱内,其中所述水下切粒室的上端设有盘管,其中所述切粒机的一端设置在水下切粒室内并与螺杆挤出机的末端贴紧。

具体地,所述螺杆挤出机与水下切粒室的交接处设有液压换网器。

具体地,所述切粒机包括伺服电机、刀盘,其中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刀盘连接并驱动刀盘转动,所述刀盘设置在水下切粒室内并与螺杆挤出机的末端贴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减速电机上加装了变频器进行过载保护,当切粒室内工作异常,粘刀即将造成堵塞时,减速电机会因受力过大而自动进行停机保护,从而杜绝了堵塞管道的情况发生;此方法相对于传统,大大保护了减速电机以及螺杆挤出机,保证了产品的完整度,对与后续的工艺也有了更好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减速电机;2-进料口;3-螺杆挤出机;4-液压换网器;5-水下切粒室;6-潜水泵;7-水箱;8-伺服电机;9–盘管;10-刀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热熔胶生产线的螺杆挤出机过载保护装置,包括螺杆挤出机3、减速电机1、切粒机、水箱7、水下切粒室5;其中所述减速电机1内设有变频器,所述减速电机1的输出轴与螺杆挤出机3的一端连接并驱动螺杆挤出机3运作,所述螺杆挤出机3的另一端与水下切粒室5连通,所述螺杆挤出机3的一侧设有进料口2;其中所述水下切粒室5的下端连接有潜水泵6,且所述潜水泵6设置在水箱7内,其中所述水下切粒室5的上端设有盘管9,其中所述切粒机的一端设置在水下切粒室5内并与螺杆挤出机3的末端贴紧。

其中通过将原材料胶体由进料口2进入螺杆挤出机3,通过内置有变频器的减速电机1驱动螺杆挤出机3将胶体挤出到水下切粒室5内,并由切粒机切粒。其中水下切粒室5的下端设有潜水泵6,通过潜水泵6将水箱7中的冷却水往上运输,其中水下切粒室5内成型的胶粒在潜水泵6的作用下,通过水下切粒室5上端的盘管9进入后续的设备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通过在减速电机1上加装了变频器进行过载保护,当水下切粒室5内工作发生异常,即将造成堵塞时,减速电机1会因受力过大而自动进行停机保护,从而杜绝了堵塞管道的情况发生;此方法相对于传统,大大保护了减速电机1以及螺杆挤出机3,保证了产品的完整度,对与后续的工艺也有了更好的改善。

具体地,所述螺杆挤出机3与水下切粒室5的交接处设有液压换网器4。由于螺杆挤出机3与水下切粒室5的交接处设有滤网,当滤网发生损坏时,用户无须拆卸整个螺杆挤出机3,只需要通过液压换网器4更换滤网,更加方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地,所述切粒机包括伺服电机8、刀盘10,其中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与刀盘10连接并驱动刀盘10转动,所述刀盘10设置在水下切粒室5内并与螺杆挤出机3的末端贴紧。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