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热流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0597阅读:1259来源:国知局
整体式热流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流道系统的改进,特指一种消除了配合间隙问题,不会漏胶;同时维护保养简单,生产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的整体式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导光板类热流道都采用分体结构或是螺丝固定结构,热流道系统加热膨胀后,容易造成模具变形,从而导致模具与热流道配合的承压面处产生间隙,热流道系统会渗胶或是漏胶,维护保养次数多,生产效率低。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消除了配合间隙问题,不会漏胶;同时维护保养简单,生产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的整体式热流道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消除了配合间隙问题,不会漏胶;同时维护保养简单,生产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的整体式热流道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体式热流道系统,包含分流板和热嘴;所述分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内设置有注射嘴;所述热嘴的上部螺纹固定在分流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注射嘴与热嘴通过设置在分流板内部的流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分流板设置有感温线,用于测量流道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分流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平衡垫块;所述分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垫块;所述分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垫块;所述分流板上设置的平衡垫块、下垫块和上垫块对模具的支撑比较均衡,不会导致模具的变形。

优选的,所述分流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中心定位组件;所述中心定位组件的中心线与注射嘴的重合。

优选的,所述分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止转销,用以防止分流板工作时转动。

优选的,所述注射嘴采用螺丝固定在沉孔内。

优选的,所述热嘴采用铜套加热器加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体式热流道系统的注射嘴采用沉入式的方法安装在分流板上,用螺丝固定,防止松动;热嘴采用螺纹结构拧入分流板上,这样把热流道系统的三个主要零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热流道系统在加热膨胀时,热嘴、注射嘴不会与分流板产生错位差,消除了配合间隙问题,热流道系统不会漏胶;同时维护保养简单,生产效率高,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体式热流道系统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体式热流道系统的俯视图;

其中:1、注射嘴;2、分流板;3、平衡垫块;4、中心定位组件;5、感温线;6、下垫块;7、上垫块;8、止转销;9、热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体式热流道系统,包含分流板2和热嘴9;所述分流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沉孔(未标出);所述沉孔内设置有注射嘴1;所述热嘴9的上部螺纹固定在分流板2的下表面上;所述注射嘴1与热嘴9通过设置在分流板2内部的流道(未标出)连通;所述分流板2设置有感温线5,用于测量流道的温度;所述分流板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平衡垫块3;所述分流板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中心定位组件4;所述中心定位组件4的中心线与注射嘴1的重合;所述分流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止转销8,用以防止分流板2工作时转动;所述分流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垫块6;所述分流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垫块7;所述注射嘴1采用螺丝固定在沉孔内。

所述热嘴9采用铜套加热器,加热稳定,感温灵敏,更换快速,热效率高。

所述分流板2上设置的平衡垫块3、下垫块6和上垫块7对模具的支撑比较均衡,不会导致模具的变形,不会影响产品的品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体式热流道系统的注射嘴采用沉入式的方法安装在分流板上,用螺丝固定,防止松动;热嘴采用螺纹结构拧入分流板上,这样把热流道系统的三个主要零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热流道系统在加热膨胀时,热嘴、注射嘴不会与分流板产生错位差,消除了配合间隙问题,热流道系统不会漏胶;同时维护保养简单,生产效率高,使用成本低。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