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PS预发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2261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EPS预发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成型,具体涉及一种EPS预发泡机。



背景技术: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泡沫板材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隔音处理等行业,现有技术中生产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板大多会对EPS颗粒进行预发泡处理,以提高EPS泡沫颗粒的性能,预发泡使用的设备即为EPS预发泡机,现有的EPS预发泡机一般使用蒸汽发泡,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由管道输入至发泡灌中,对EPS泡沫颗粒进行加热发泡,发泡后再将EPS泡沫颗粒取出发泡灌。

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目前的预发泡机设备复杂操作麻烦,耗能大不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操作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学会操作机器;预发泡机将处理后的泡沫颗粒从出料口送出后,就泡沫颗粒落在了地上,长时间生产后泡沫颗粒在地上堆积较多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影响生产秩序,落在地上的泡沫颗粒就算是拾起来再重新利用由于其表面粘附有灰尘,也大大影响了其性能;由于蒸汽与物料接触程度不同,致使EPS发泡颗粒发泡倍率不同,发泡质量参差不齐;EPS泡沫颗粒在发泡过程中容易结块,现有技术虽然能对EPS泡沫颗粒进行搅拌,但是发泡后预发泡机内壁上会粘附泡沫颗粒,目前只能通过手动的方式刷掉粘附的泡沫颗粒,清除效果差并且效率低下。综上所述,有意要对现有技术改进以满足当前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目前无法收集发泡完的EPS泡沫颗粒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EPS预发泡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EPS预发泡机,包括圆桶形结构罐体、设置于罐体上部的桶盖和设置在罐体外部的蒸汽发生器,在罐体侧面开设有出料口,在桶盖上开有进料口;进料口用于向罐体内部输入未发泡的泡沫颗粒,出料口用于输出发泡后的泡沫颗粒。

所述桶盖上铰接有一用于开闭进料口的进料门,进料门另一侧与桶盖能通过一锁紧装 置连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一垂直于桶盖所在平面的固定柱、一与桶盖所在平面平行的锁紧杆以及一锁紧片,所述固定柱固定在桶盖上,所述锁紧杆安装在固定柱上能围绕固定柱中心线转动;所述锁紧片包括两段锁紧片,第一段锁紧片垂直地固定在桶盖上,第二段锁紧片与桶盖所在平面平行,所述锁紧杆能转动至第二段锁紧片正下方,以限制位于第二锁紧片正下方的锁紧杆竖直向上移动;第二段锁紧片还可以是具有弹性的弹片,其中间向上凸起,以使得锁紧杆进入第二段锁紧片后能卡在凸起处,实现锁紧,在进料门上可以开若干小孔以平衡罐体内部的气压。

所述罐体一侧设置一接料槽,所述接料槽上部无面且在其底部一侧开有两个缺口,在每一缺口内均设置有两个固定装置,每一固定装置均包括一竖直卡柱和一竖直卡管,所述竖直卡柱为一圆柱体结构,其通过固定在外壁的一长方形薄片与接料槽一侧连接;竖直卡管为一与竖直卡柱长度匹配的空心管,且其上部无底,竖直卡管外壁与罐体外壁连接,在竖直卡管壁上开有一与竖直卡管上部连通的竖直条形槽,竖直卡柱能从竖直卡管上部插进竖直卡管内,且竖直条形槽能防止竖直卡柱从竖直卡管侧面脱离,罐体壁开设有位于接料槽上方的出料口,在罐体壁上安装有开闭出料口的一出料门,出料门一侧与罐体转动连接。接料槽用于接住从出料口输出的泡沫颗粒,由于接料槽是在罐体外部,故接料槽与罐体外壁与一缝隙会漏下泡沫颗粒,所以设计有一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实现了接料槽与罐体外壁无缝配合,使泡沫颗粒从出料口输出后完全落入至接料槽中。

进一步地,EPS预发泡机还包括:

驱动组件,其包括一驱动电机、一蜗杆、传动轴和一齿轮,所述驱动电机水平地固定于桶盖上,所述传动轴下部为一方形插接头,并从罐体上部中心伸入至罐体内部,所述齿轮固定于传动轴上端,所述蜗杆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蜗杆另一端与齿轮啮合;

布气装置,其设置于罐体内部,包括转轴和四个布气板,所述转轴上端中心向下开有一长方体形内孔,以供罐体上部插入的传动轴并带动转轴转动配合,罐体内底面上部设有与罐体内壁固定的一圆形隔板,隔板顶面中心向下凹陷形成一环形转动槽,转轴下端转动地设置于转动槽内;所述隔板将罐体内腔分成上腔室和用于接入蒸汽的下腔室,隔板中心向上延伸有一进气管,且进气管与下腔室连通,蒸汽发生器与罐体底部下腔室连通以通入蒸汽;转轴中空以形成第一导气腔,在转轴外壁开设有将转轴外界与第一导气腔连通的竖槽,竖槽数量与布气板数量相等;每一布气板均为高度小于转轴高度的长方形板,每一布气板一侧均形成一卡入至竖槽内的卡台,每一布气板内均开设有与第一导气腔连通的第二导气腔,在每一布气板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与第二导气腔连通的出气孔;将转轴设计为空心的结构,实现的不仅是带动布气板转动,还能向布气板内通入蒸汽,布气板一共有四个能 均匀地将热蒸汽布入至发泡颗粒中,实现发泡颗粒发泡率均匀的目的。

所述每一布气板远离转轴的侧面均设置有一刮除装置,所述刮除装置包括,两“L”形卡条,每一卡条一端均固定于布气板侧面,每一卡条另一端均向另一卡条所在方向延伸,以在两卡条之间形成一滑槽;一长条形刮条,每一长条形刮条均包括第一平行板条、第二平行板条以及一连接条,第一平行板条与第二平行板条平行,连接条连接于第一平行板条和第二平行板条之间,且连接条、第一平行板条和第二平行板条形成“工”字形,第二平行板背离连接条的表面固定有与上腔室内壁紧贴的毛刷,第一平行板条插入至滑槽内且第一平行板在滑槽内壁导向下仅能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条从两卡条之间穿出且两卡条限制第一平行板条沿水平方向上与两卡条脱离。在布气板转动的同时刮条能将粘附在罐体内壁上的泡沫颗粒刮下,出料时打开驱动电机电源开关,布气板转动就可以将发泡颗粒扫出罐体内部,省去了发泡后人为去清除泡沫颗粒,节省时间成本,且刮条能从布气板侧面取下以更换,科学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下端在罐体内底上设置有一防堵塞装置,所述防堵塞装置为桶形结构,防堵塞装置下部无底放置于罐体内底上,防堵塞装置上部开有直径大于转轴直径的孔,转轴下端穿过桶形防堵塞装置上部。由于使用过程中,泡沫颗粒会进入转动槽内,长时间使用后导致转动槽使用效果下降,特在转动槽外部设置防堵塞件74,防堵塞件74既能防止泡沫颗粒进入转动槽和进气管中又不会阻碍转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桶盖一侧与罐体铰接,在桶盖另一侧铰接有一转动卡条,在罐体外壁上突出有一位于转动卡条下方的卡头,所述转动卡条远离桶盖的端部开设有卡槽,旋转转动卡条能使卡头插入至卡槽内,当卡头插入至卡槽内后能通过一固定销将转动卡条固定在卡头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简单易行,只有一个驱动电机是耗电装置,节能降本,操作简单,可靠实用;

2、桶盖与罐体铰接,打开另一侧的转动卡头,就可以将内部的转轴、布气板和防堵塞件拆下清洗或者更换,以保证泡沫颗粒发泡的质量;

3、转轴转动能带动布气板转动,出料时布气板扫动能将发泡颗粒扫出罐体内部,刮条能将粘附在罐体内壁的发泡颗粒刮去;

4、接料槽的设置,能接住布气板扫出的泡沫颗粒,防止发泡完的泡沫颗粒落在地面上,接料槽上的固定装置既能方便拆卸接料槽,还能保证接料槽与罐体外壁无缝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 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锁紧装置放大俯视图。

图4为固定装置放大俯视图。

图5为卡管示意图。

图6为罐体内部布气装置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一种EPS预发泡机,包括圆桶形结构罐体1、设置于罐体1上部的桶盖2和设置在罐体1外部的蒸汽发生器8,在罐体1侧面开设有出料口,在桶盖2上开有进料口;

图3中,桶盖2上铰接有一用于开闭进料口的进料门3,进料门3另一侧与桶盖2能通过一锁紧装置4连接,锁紧装置4包括一垂直于桶盖2所在平面的固定柱41、一与桶盖2所在平面平行的锁紧杆42以及一锁紧片43,固定柱41固定在桶盖2上,锁紧杆42安装在固定柱41上能围绕固定柱41中心线转动;锁紧片43包括两段锁紧片43,第一段锁紧片43垂直地固定在桶盖2上,第二段锁紧片43与桶盖2所在平面平行,锁紧杆42能转动至第二段锁紧片43正下方,以限制位于第二锁紧片43正下方的锁紧杆42竖直向上移动;目前的预发泡机都不具有进料门3,设置锁紧装置4能保证预发泡机使用时进料门3保持锁紧状态。

罐体1一侧设置一接料槽5,接料槽5上部无面且在其底部一侧开有两个缺口,如图4和图5,在每一缺口内均设置有两个固定装置51,每一固定装置51均包括一竖直卡柱511和一竖直卡管512,竖直卡柱511为一圆柱体结构,其通过固定在外壁的一长方形薄片与接料槽5一侧连接;竖直卡管512为一与竖直卡柱511长度匹配的空心管,且其上部无底,竖直卡管512外壁与罐体1外壁连接,在竖直卡管512壁上开有一与竖直卡管512上部连通的竖直条形槽,竖直卡柱511能从竖直卡管512上部插进竖直卡管512内,且竖直条形槽能防止竖直卡柱511从竖直卡管512侧面脱离,罐体1壁开设有位于接料槽5上方 的出料口,接料槽5一侧与罐体1形状相符,设置固定装置51能保证接料槽5贴紧罐体1。设置在罐体1壁上安装有开闭出料口的一出料门,出料门一侧与罐体1转动连接。

一种EPS预发泡机,还包括:

图2中所示的驱动组件6,其包括一驱动电机61、一蜗杆62、传动轴64和一齿轮,驱动电机61水平地固定于桶盖2上,传动轴64下部为一方形插接头,并从罐体1上部中心伸入至罐体1内部,齿轮固定于传动轴64上端,蜗杆62一端与驱动电机61连接,蜗杆62另一端与齿轮63啮合;

图6的布气装置7,其设置于罐体1内部,包括转轴71和四个布气板72,转轴71上端中心向下开有一长方体形内孔,以供罐体1上部插入的传动轴64并带动转轴71转动配合,罐体1内底面上部设有与罐体1内壁固定的一圆形隔板73,隔板73顶面中心向下凹陷形成一环形转动槽,转轴71下端转动地设置于转动槽内;隔板73将罐体1内腔分成上腔室和用于接入蒸汽的下腔室,隔板73中心向上延伸有一进气管,且进气管与下腔室连通,蒸汽发生器8与罐体1底部下腔室连通以通入蒸汽;转轴71中空以形成第一导气腔,在转轴71外壁开设有将转轴71外界与第一导气腔连通的竖槽,竖槽数量与布气板72数量相等;每一布气板72均为高度小于转轴71高度的长方形板,每一布气板72一侧均形成一卡入至竖槽内的卡台,每一布气板72内均开设有与第一导气腔连通的第二导气腔,在每一布气板72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与第二导气腔连通的出气孔;每一布气板72远离转轴71的侧面均设置有一刮除装置,刮除装置包括,两“L”形卡条,每一卡条一端均固定于布气板72侧面,每一卡条另一端均向另一卡条所在方向延伸,以在两卡条之间形成一滑槽;一长条形刮条,每一长条形刮条均包括第一平行板条、第二平行板条以及一连接条,第一平行板条与第二平行板条平行,连接条连接于第一平行板条和第二平行板条之间,且连接条、第一平行板条和第二平行板条形成“工”字形,第二平行板背离连接条的表面固定有与上腔室内壁紧贴的毛刷,第一平行板条插入至滑槽内且第一平行板在滑槽内壁导向下仅能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条从两卡条之间穿出且两卡条限制第一平行板条沿水平方向上与两卡条脱离。这样刮条变实现了从布气板侧面可拆卸连接,科学合理。

图6中,转轴71下端在罐体1内底上设置有一防堵塞装置,防堵塞装置为桶形结构,防堵塞装置下部无底放置于罐体1内底上,防堵塞装置上部开有直径大于转轴71直径的孔,转轴71下端穿过桶形防堵塞装置上部。

使用时,将未发泡的泡沫颗粒从进料口倒入罐体1内,在蒸汽发生器8输出的热蒸汽下,将泡沫颗粒进行发泡,发泡完后打开驱动电机61由布气板72搅动罐体1内的发泡颗粒,最后打开出料门泡沫颗粒便会在布气板72的转动下扫出罐体1。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