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注胶通道的高稳定性螺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455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注胶通道的高稳定性螺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螺杆的发展,螺杆的应用几乎的是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有螺钉和螺栓等。在工业的应用上,螺杆可用于连接的稳定结构,比如在注塑机中,可用于将镶件和模仁进行稳固连接等。

现有的螺杆结构在进行连接时,都需要和螺纹孔进行配合,但是螺纹孔和螺杆结构在螺纹连接时,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的密封状态,二者存有缝隙,水汽等气态物质还是能进入二者的缝隙之中,从而腐蚀螺杆,影响了连接的稳定性,也影响螺杆的使用寿命。

故,需要提供一种具有注胶通道的高稳定性螺杆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注胶通道的高稳定性螺杆结构;以解决现有的螺杆和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时密封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注胶通道的高稳定性螺杆结构,其包括:

螺杆轴;

螺棱,设置在所述螺杆轴的圆周侧,所述螺棱之间界定形成一螺棱槽;

注胶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螺杆轴端部的入胶口、设置在所述螺杆轴尾段的第一注胶通道、连通于所述注胶口和第一注胶通道的第二注胶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注胶通道末端的第一出胶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注胶通道首段的第二出胶口,所述第一出胶口和第二出胶口连通于所述螺棱槽;

所述第一注胶通道的流通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注胶通道的流通截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注胶通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注胶通道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出胶口的出胶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出胶口的出胶截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出胶口通过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一注胶通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连通部的流通截面积自所述第一注胶通道的一端向所述第一出胶口的一端逐渐缩小。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出胶口通过第二连通部和所述第二注胶通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连通部的流通截面积自所述第二注胶通道的一端向所述第二出胶口的一端逐渐缩小。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杆轴内还设置有一通气流道,所述通气流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螺棱槽的中段,其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螺棱槽的首段。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棱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连通相邻的所述螺棱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缺口的开口角度为60°-90°。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螺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注胶通道的高稳定性螺杆结构通过注胶通道的设置,提高了螺杆结构和外置设备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解决了现有的螺杆和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时密封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注胶通道的高稳定性螺杆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注胶通道的高稳定性螺杆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具有注胶通道的高稳定性螺杆结构包括螺杆轴10、螺棱20和注胶通道30。

具体的,螺棱20设置在螺杆轴10的圆周侧,螺棱20之间界定形成一螺棱槽21;注胶通道30包括设置在螺杆轴10端部的入胶口31、设置在螺杆轴10尾段的第一注胶通道32、连通于注胶口31和第一注胶通道32的第二注胶通道33、设置在第一注胶通道32末端的第一出胶口34、设置在第二注胶通道33首段的第二出胶口35,第一出胶口34和第二出胶口35连通于螺棱槽21;

第一注胶通道32的流通截面积小于第二注胶通道33的流通截面积。

本实施例用于将两个外部设备进行螺纹连接,其中每个外部设备和在哪个都具有一个螺纹孔,当本实施例螺接在两个螺纹孔内时,本实施例和螺纹孔之间存有彼此连通的缝隙;注胶通道30的入胶口31外接于注胶机,注胶机喷胶,将胶体注入注胶通道30中的第一出胶通道32和第二出胶通道33,并经第一出胶口34和第二出胶口35注入在上述的缝隙中,以填满缝隙,而胶体具有凝结 力,可以提高了本实施例和外部设备的连接稳定性,又提高了连接的密封性。

其中,由于第一注胶通道32设置在螺杆轴10的尾段,因此第一注胶通道32的出胶需要较强的压强,而将第一注胶通道32的流通截面积小于第二注胶通道33的流通截面积的设置,满足了上述的要求,而且提高了第一出胶口34的出胶速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注胶通道32的长度小于第二注胶通道33的长度。显而易见的是,第一注胶通道32中的胶体受到第二注胶通道32的胶体的挤压力,即第二注胶通道33中的胶体推动着第一注胶通道32中的胶体前移;因此在足够压强的前提下,缩短第一注胶通道32的长度,可以加快胶体的推进速度,从而提高了第一出胶口34的出胶效率。

进一步的,第一出胶口34的出胶截面积小于第二出胶口35的出胶截面积。且第一出胶口34的出胶截面积小于第一注胶通道32流通截面积;这样的设置,在一定压强下,使得第一出胶口34的出胶速率更快。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胶口34通过第一连通部36和第一注胶通道32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通部36的流通截面积自第一注胶通道32的一端向第一出胶口34的一端逐渐缩小。第一连通部36的设置,使得胶体可以过渡性的从第一注胶通道32顺利的进入第一出胶口34。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胶口35通过第二连通部37和第二注胶通道33连通。第二连通部37的流通截面积自第二注胶通道33的一端向第二出胶口35的一端逐渐缩小。第二连通部37的设置,使得胶体可以过渡性的从第二注胶通道33顺利的进入第二出胶口35。

在本实施例中,螺杆轴10内还设置有一通气流道11,通气流道11的一端连通于螺棱槽21的中段,其另一端连通于螺棱槽21的首段。通气流道11的设置,起到将螺杆轴10尾段的气体排出的作用。

因为在注胶过程中,第一出胶口34和第二出胶口35是同时出胶的,第二出胶口35设置在螺杆轴10的中段,因此第二出胶口35注入缝隙中的胶体会堵 塞通道,使得螺杆轴10尾段的气体在高压强下推动中段缝隙的胶体往前段移动,而当压强不够时将无法继续出胶,而影响螺杆轴10尾段的注胶。

因此,通气流道11的作用是将尾段的气体直接导出到外部,以便整个注胶过程的顺利进行,而提高了本实施例和外部设备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螺棱20上开设有缺口22,缺口22连通相邻的螺棱槽21。缺口22的设置,使得缝隙之间连通,且便于胶体直接从缺口22进入相邻的缝隙,提高了注胶的效率。

进一步的,缺口22的开口角度为60°-90°。

本实施例的注胶过程是:

首先,将本实施例的螺杆轴10和螺棱20螺接在两个外部设备的螺纹孔中;

然后,将注胶机的喷嘴插入注胶通道30的入胶口31并锁定;

接着,注胶体喷胶,胶体经第二注胶通道33、第一注胶通道32,并在第一连通部36和第二连通部37的过渡下,相应的进入第二出胶口35和第一出胶口34;

其次,胶体通过第一出胶口34进入螺杆轴10和螺纹孔连接存在的尾段的缝隙,通过第二出胶口35进入螺杆轴10和螺纹孔连接存在的中段的缝隙,且在胶体进入尾段的缝隙时,尾段中的气体从通气流道11中排出外界,以便胶体快速的填充缝隙;

最后,待螺杆轴10的首端出胶后,便可停止注胶,并等待胶体凝结。

这样便完成了本实施例的注胶过程。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螺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注胶通道的高稳定性螺杆结构通过注胶通道的设置,提高了螺杆结构和外置设备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解决了现有的螺杆和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时密封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