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注塑机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7257发布日期:2018-07-07 13:3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机设备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可移动注塑机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

在注塑机的结构中,注射系统是注塑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杆式、螺杆预塑柱塞注射式3种主要形式。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螺杆式。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机的一个循环中,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塑料加热塑化后,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通过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注射结束后,对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

在常见的注塑机实际使用中,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过程中,容易造成加料漏斗出料口的堵塞,造成注塑不畅,从而影响生产的进行,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移动注塑机加料装置,已解决加料漏斗出料口的堵塞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加料漏斗出料口的堵塞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注塑机加料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除加料孔外,还设计有加料轨道和疏通孔,当加料漏斗出料孔堵塞后,可以通过手柄将其移动到疏通孔进行疏通,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加料漏斗出料孔堵塞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设计方案是:一种可移动注塑机加料装置,包括注塑机料箱1,所述注塑机料箱1上设有加料轨道2,所述加料轨道2通过铆钉3固定在注塑机料箱1上,所述加料轨道2内设有加料轨道槽4,所述加料轨道槽4 中间设有疏通孔5和加料孔6,所述加料孔6上安装有加料漏斗7,所述加料漏斗7底部设有加料漏斗固定板8,所述加料漏斗固定板8上装有手柄9,所述疏通孔5下方设有盛料筒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计方案中,所述手柄9固定在加料漏斗固定板8上,可通过推拉手柄9移动加料漏斗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计方案中,所述加料漏斗7底部的出料口正对加料孔6,使物料进入加料孔6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计方案中,所述盛料筒10放置在疏通孔5的正下方,用于对加料漏斗7进行疏通时盛放洒落的物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计方案中,所述加料漏斗7可在加料轨道槽4中移动,使加料漏斗7可加料和卸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提供一种可移动注塑机加料装置,除加料孔外,还设计有加料轨道和疏通孔,当加料漏斗出料孔堵塞后,可以通过手柄将其移动到疏通孔进行疏通,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加料漏斗出料孔容堵塞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可移动注塑机加料装置的三维结构图,1-注塑机料箱,2-加料轨道, 3-铆钉,4-加料轨道槽,5-疏通孔,6-加料孔,7-加料漏斗,8-加料漏斗固定板,9-手柄,10-盛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和具体设计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设计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可移动注塑机加料装置的三维结构图所示,一种可移动注塑机加料装置,一种可移动注塑机加料装置,包括注塑机料箱1,所述注塑机料箱1上设有加料轨道2,所述加料轨道2通过铆钉3固定在注塑机料箱1上,所述加料轨道2内设有加料轨道槽4,所述加料轨道槽4中间设有疏通孔5和加料孔6,所述加料孔6上安装有加料漏斗7,所述加料漏斗7底部设有加料漏斗固定板8,所述加料漏斗固定板8上装有手柄9,所述疏通孔5下方设有盛料筒10。

所述手柄9固定在加料漏斗固定板8上,可通过推拉手柄9移动加料漏斗7。

所述加料漏斗7底部的出料口正对加料孔6,使物料进入加料孔6进行处理。

所述盛料筒10放置在疏通孔5的正下方,用于对加料漏斗7进行疏通时盛放洒落的物料。

所述加料漏斗7可在加料轨道槽4中移动,使加料漏斗7可加料和卸料。

在该装置使用时,利用手柄移动加料漏斗,使得加料漏斗的加料孔对准注塑机料箱的进料口,然后往加料漏斗内添加物料,打开装置开关,装置工作,对物料进行加工处理,当加料漏斗下方的加料孔堵塞时,通过手柄移动加料漏斗,使加料漏斗的加料孔对准疏通孔,借助其他工具对加料孔进行疏通处理,掉落的物料用盛料筒回收,疏通后,再将加料漏斗移至注塑机料箱的进料口位置,继续进行对物料进行加工处理。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提供的一种可移动注塑机加料装置,除加料孔外,还设计有加料轨道和疏通孔,当加料漏斗出料孔堵塞后,可以通过手柄将其移动到疏通孔进行疏通,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加料漏斗出料孔容堵塞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专利,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