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复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6004发布日期:2018-07-17 23:3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复合机。



背景技术:

对于复合管道的生产,目前存在着如下问题,采用预浸带覆层时层与层粘合容易错层,从而影响管道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绕复合机,该缠绕复合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生产获得强度好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缠绕复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机座和设在机座上相对于机座转动且倾斜设置的转架,在转架的中心孔中穿设管材初坯,所述转架上均布有四组输料盘,所述输料盘上绕设有预浸带,相邻输料盘上的预浸带以错位的方式缠绕在管材初坯上,所述转架上连接有与输料盘万向连接的中间杆,所述转架与输料盘之间设有驱动输料盘万向转动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上述输料盘的背面固定设有一根穿过中心的背杆,所述背杆的中部与中间杆的第一端铰接,以实现背杆和输料盘绕该中间杆的第一端铰接点摆转,所述背杆的第一端部固定有一凸板,所述凸板侧边为弧形边,所述弧形边上布设有啮合齿,所述转架上设有由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的蜗杆;所述背杆的一边设有一端与输料盘背面固定连接的摆杆,所述摆杆自由端设有第一丝杆,所述转架上设有由第二电机驱动转动第一丝杆轴向移动的第一齿轮。

进一步的,上述中间杆上铰接有平行四杆机构,所述平行四杆机构的两平行杆中段铰接在中间杆上,所述平行四杆机构的另外两平行杆之间铰接有第二丝杆,所述转架上设有由第一电机驱动第二丝杆移动的第二齿轮,所述另外两平行杆中的一根平行杆端部固定设有加热器。

进一步的,上述转架上设有热量输送及回收机构,所述热量输送及回收机构包括贴近管材初坯位置的罩壳和设在罩壳上面板下方的所述加热器,所述罩壳上面板上方设有导料板,所述罩壳上面板与导料板之间穿设所述预浸带,所述罩壳上面板上设有热风排出口,所述罩壳靠近管材初坯位置上设有回风口,所述罩壳内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驱动电机位于罩壳外的转架上。

进一步的,上述预浸带的输入段上设有位于转架上的张紧轮。

进一步的,上述一组转架上设有的四个输料盘上设有四个第一丝杆,四个第一丝杆的端部分别通过锥齿轮相互啮合转动,以在第一电机的第一齿轮驱动其中一个第一丝杆转动时,另外三个第一丝杆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上述一组转架上设有的四个输料盘上设有四个第二丝杆,四个第二丝杆的端部分别通过锥齿轮相互啮合转动,以在第二电机的第二齿轮驱动其中一个第二丝杆转动时,另外三个第二丝杆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缠绕复合机的工作方法,所述缠绕复合机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机座和设在机座上相对于机座转动且倾斜设置的转架,在转架的中心孔中穿设管材初坯,所述转架上均布有四组输料盘,所述输料盘上绕设有预浸带,相邻输料盘上的预浸带以错位的方式缠绕在管材初坯上,所述转架上连接有与输料盘万向连接的中间杆,所述转架与输料盘之间设有驱动输料盘万向转动的驱动机构;工作时,管材初坯从机座一侧进入,从另外一侧输出,接着进入另一个机座的一侧,再从该机座的另一侧输出,根据管材初坯需要敷设的预浸带层数来决定设置多少个机座,在经过一个机座输出后,输料盘上的预浸带以与预浸带轴线倾斜的方式缠绕在管材初坯上,每组机座设有的四组输料盘有四层预浸带缠绕在管材初坯上,通过驱动机构的动作实现输料盘万向摆动,以实现预浸带更加贴合管材初坯。

本实用新型缠绕复合机通过驱动机构的动作实现输料盘万向摆动,从而输料盘输出的预浸带可以进行角度摆动调整,使预浸带与管材初坯的表面更加贴合,从而预浸带层与层粘合时不容易错层,可以大大提高浸带层与层之间粘合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缠绕复合机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M向视图;

图3是图1的N向视图;

图4是输料盘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5是热量输送及回收机构;

图6是弹性张紧轮输送预浸带的构造示意图;

图7是丝杆同步驱动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缠绕复合机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机座1和设在机座1上相对于机座1转动且倾斜设置的转架2,在转架2的中心孔中穿设管材初坯3,所述转架2上均布有四组输料盘4,所述输料盘上绕设有预浸带5,相邻输料盘4上的预浸带5以错位的方式缠绕在管材初坯3上,所述转架上连接有与输料盘万向连接的中间杆6,所述转架2与输料盘4之间设有驱动输料盘4万向转动的驱动机构7。

上述万向转动的驱动机构7可以是万向球轴及其多个自由度的驱动机构,为了设计合理,简化结构,输料盘4在一个自由度上的摆转,上述输料盘的背面固定设有一根穿过中心的背杆8,所述背杆8的中部与中间杆6的第一端铰接,以实现背杆和输料盘绕该中间杆的第一端铰接点摆转;为了实现输料盘4在另一个自由度上的摆转,所述背杆8的第一端部固定有一凸板9,所述凸板侧边10为弧形边,所述弧形边上布设有啮合齿11,所述转架上设有由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的蜗杆12;所述背杆的一边设有一端与输料盘背面固定连接的摆杆13,所述摆杆自由端设有第一丝杆14,所述转架2上设有由第二电机驱动转动第一丝杆14轴向移动的第一齿轮15。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调节加热器与预浸带5的距离,上述中间杆6上铰接有平行四杆机构16,所述平行四杆机构16的两平行杆中段铰接在中间杆6上,所述平行四杆机构的另外两平行杆之间铰接有第二丝杆17,所述转架上设有由第一电机驱动第二丝杆17移动的第二齿轮18,所述另外两平行杆中的一根平行杆端部固定设有加热器19。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加热器热量的回收,上述转架上设有热量输送及回收机构20,所述热量输送及回收机构包括贴近管材初坯位置的罩壳21和设在罩壳上面板下方的所述加热器19,所述罩壳上面板上方设有导料板22,所述罩壳上面板与导料板之间穿设所述预浸带5,所述罩壳上面板上设有热风排出口23,所述罩壳靠近管材初坯位置上设有回风口24,所述罩壳内设有鼓风机25,所述鼓风机的驱动电机29位于罩壳外的转架上。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预浸带导入时不会松弛,上述预浸带的输入段上设有位于转架上的弹性张紧轮26和若干个导轮27,通过弹性张紧轮26的作用,使预浸带的输入时总是处于紧绷状态,确保预浸带不会褶皱。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一台电机可控制四个输料盘进行同步调整,上述一组转架上设有的四个输料盘上设有四个第一丝杆,四个第一丝杆14的端部分别通过锥齿轮28相互啮合转动,以在第一电机的第一齿轮驱动其中一个第一丝杆转动时,另外三个第一丝杆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一台电机可控制四个输料盘进行同步调整,上述一组转架上设有的四个输料盘上设有四个第二丝杆,四个第二丝杆的端部分别通过锥齿轮相互啮合转动,以在第二电机的第二齿轮驱动其中一个第二丝杆转动时,另外三个第二丝杆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缠绕复合机的工作方法,所述缠绕复合机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机座和设在机座上相对于机座转动且倾斜设置的转架,在转架的中心孔中穿设管材初坯,所述转架上均布有四组输料盘,所述输料盘上绕设有预浸带,相邻输料盘上的预浸带以错位的方式缠绕在管材初坯上,所述转架上连接有与输料盘万向连接的中间杆,所述转架与输料盘之间设有驱动输料盘万向转动的驱动机构;工作时,管材初坯从机座一侧进入,从另外一侧输出,接着进入另一个机座的一侧,再从该机座的另一侧输出,根据管材初坯需要敷设的预浸带层数来决定设置多少个机座,在经过一个机座输出后,输料盘上的预浸带以与预浸带轴线倾斜的方式缠绕在管材初坯上,每组机座设有的四组输料盘即有四层预浸带缠绕在管材初坯上,通过驱动机构的动作实现输料盘万向摆动,以实现预浸带更加贴合管材初坯。

本实用新型缠绕复合机通过驱动机构的动作实现输料盘万向摆动,从而输料盘输出的预浸带可以进行角度摆动调整,使预浸带与管材初坯的表面更加贴合,从而预浸带层与层粘合时不容易错层,可以大大提高浸带层与层之间粘合力。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