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搭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8253发布日期:2018-06-15 21:5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搭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所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搭载车。



背景技术:

聚氨酯发泡成型是将液态的聚氨酯AB混合料注入模具中发泡成型的过程。

公告号为CN2039738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包括若干个模具、环形传输带、烘干装置,所述模具包括互相铰接的上模体和下模体,所述下模体内设有用于容纳聚氨酯的模腔,还包括用来支撑模具的支撑架、自动开模系统、自动合模系统、以及模具自动翻转定位系统,所述自动合模系统、模具自动翻转定位系统、烘干装置、自动开模系统沿着传输带运行方向依次设置。该生产线中上模具固定在支撑架上,并在环形传输带的带动下沿环形支撑台转动,在上模体在闭合时会对下模体产生一定的冲击,长时间使用后会对模具造成损伤,导致上模具与下模具不能紧密的闭合,从而导致成品形状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搭载车,其优点是:可以避免上模体在闭合时与下模体直接接触,闭合过程安全可靠,不会对模具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模具搭载车,该模具搭载车用于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体和下模体,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还包括驱动模具搭载车转动的环形传输带、打开上模体与下模体的开模导轨以及闭合上模体与下模体的合模导轨;模具搭载车包括固定上模体的上固定支架、固定下模体的下固定支架、防止上模体在闭合时与下模体直接接触的防触装置,所述上固定支架与所述下固定支架铰接,所述下固定支架铰接端设置有连接环形传输带的接头,所述下固定支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上固定支架自由端设置配合开模导轨打开上固定架或配合合模导轨闭合上固定支架的转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固定支架通过接头与环形传输带固定连接,从而使环形传输带可以带动模具搭载车移动,随着模具搭载车的移动,上固定支架在开模导轨的作用下打开,随后上固定支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合模导轨闭合,而防触装置的设置可以防止上固定支架回落时,上模体对下模体产生冲击,造成模具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触装置包括设置在下固定支架自由端的两侧的立柱和设置在上固定支架自由端的两侧的支撑柱,所述上固定支架带动上模体闭合后,所述立柱与所述支撑柱抵接,且上模体与下模体之间仍有间隙;所述下固定支架上设置有下模体升降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固定支架带动上模体闭合后,立柱与支撑柱抵接,而上模体与下模体之间留有间隙,使上模体和下模体不直接接触,下模体升降装置的设置可以抬动下模体缓慢上升,然后与上模体接触,防止上模体与下模体之间的间隙影响聚氨酯发泡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体升降装置包括用于固定下模体的安装平台、推动安装平台上下运动的升降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平台的设置用于固定下模体,升降组件用于稳定且缓慢的抬升下模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平台为矩形,所述安装平台上开有四个用于固定下模体的螺纹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平台可以通过这四个螺纹孔与下模体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将安装平台顶起的气压顶杆以及若干在安装平台升降时起矫正作用的导杆,所述导杆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支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压顶杆可以将安装平台缓慢顶起,从而使下模体缓慢向上移动,然后与上模体贴合,而导杆可以对安装平台的移动起矫正作用,防止由于气压顶杆的安装精度导致气压顶杆向上顶起安装平台时,安装平台发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固定支架的自由端与所述下固定支架的自由端上设置有防止下模体升降装置将上固定支架抬起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开设在立柱上端的凹槽,所述凹槽中穿设有圆柱形卡块,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两块分别铰接于上固定支架自由端两侧的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宽度,所述卡接板一端铰连在上固定支架上,另一端向下延伸并设置有与卡块适配的卡勾,所述卡接板沿其与上固定支架铰接处转动使卡勾脱离卡块后,所述卡接板的铰接端与所述上固定支架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板可插入凹槽内,从而使卡勾与卡槽卡接,将上固定支架和下固定支架连接到一起,防止下模体升降装置将下模体抬升到与上模体接触后,继续工作,从而将上固定支架抬起影响聚氨酯泡沫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两块卡接板背离上固定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转柄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随着模具搭载车的移动,当转柄与开模导轨配合时,转柄通过连接板带动卡接板转动,从而使卡勾脱离卡块,此时卡接板抵接在上固定支架上使卡接板不能再沿其与上固定支架铰接处转动,之后,随着模具搭载车的移动,在开模导轨的作用下,上固定支架逐渐打开,当模具搭载车移动到设置有合模导轨处时,上固定支架逐渐闭合,当转柄脱离合模导轨后,卡接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回落至竖直状态,卡勾与卡块自动卡接,这样可以通过转柄控制卡勾与卡块的卡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板的铰接端一体设置有分压块,所述分压块在所述卡接板的铰接端与所述上固定支架抵接时也与所述上固定支架抵接,所述分压块与所述固定支架的接触为面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压块的设置可以分担卡接板在上固定支架抬起后所受到的局部应力,从而防止卡接板因所受局部应力过大而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下固定支架通过接头与环形传输带固定连接,从而使环形传输带可以带动模具搭载车移动,随着模具搭载车的移动,上固定支架在开模导轨的作用下打开,随后上固定支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合模导轨闭合,而防触装置的设置可以防止上固定支架回落时,上模体对下模体产生冲击,造成模具损伤;

二、在上固定支架带动上模体闭合后,立柱与支撑柱抵接,而上模体与下模体之间留有间隙,使上模体和下模体不直接接触,下模体升降装置的设置可以抬动下模体缓慢上升,然后与上模体接触,防止上模体与下模体之间的间隙影响聚氨酯发泡成型。

附图说明

图1是体现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的示意图;

图2是模具搭载车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模具搭载车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模具搭载车的剖视图;

图5是为体现限位装置所做的剖视图。

图中,1、模具;11、上模体;12、下模体;2、环形传输带;3、开模导轨;4、合模导轨;5、上固定支架;51、转柄;6、下固定支架;61、接头;62、行走轮;7、防触装置;71、立柱;72、支撑柱;8、下模体升降装置;81、安装平台;811、螺纹孔;82、升降组件;821、气压顶杆;822、导杆;823、导洞;9、限位装置;91、凹槽;92、卡块;93、卡接板;94、卡勾;95、连接板;96、分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模具搭载车,参照图1和图2所示,该模具搭载车用于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包括模具1,所述模具1包括上模体11和下模体12,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还包括驱动模具搭载车转动的环形传输带2、打开上模体11与下模体12的开模导轨3以及闭合上模体11与下模体12的合模导轨4。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模具搭载车包括固定上模体11的上固定支架5和固定下模体12的下固定支架6,上固定支架5和下固定支架6铰接,在下固定支架6铰接端焊接有连接环形传输带2的接头61,在下固定支架6的底部设置有四个行走轮62,在上固定支架5自由端设置有配合开模导轨3打开上固定支架5或配合合模导轨4闭合上固定支架5的转柄51。

参照图2所示,模具搭载车还包括防止上模体11在闭合时与下模体12直接接触的防触装置7,防触装置7包括设置在下固定支架6自由端的两侧的立柱71和设置在上固定支架5自由端的两侧的支撑柱72,当上固定支架5带动上模体11闭合后,立柱71与支撑柱72抵接,此时,上模体11与下模体12之间仍有间隙。

参照图2至图4所示,在下固定支架6上设置有下模体升降装置8,下模体升降装置8包括用于固定下模体12的安装平台81和推动安装平台81上下运动的升降组件82。安装平台81为一个矩形钢板,在安装平台81的四个角处开有螺纹孔811,并通过这四个螺纹孔811与下模体12螺栓连接。

参照图2至图4所示,升降组件82包括将安装平台81顶起的气压顶杆821、若干在安装平台81升降时起矫正作用的导杆822以及开在安装平台81上与导杆822适配的导洞823。气压顶杆8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平台81底部中心位置处另一端穿过下固定支架6,固定在下固定支架6的底面上。所述导杆822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支架6上。

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上固定支架5的自由端和下固定支架6的自由端上设置有防止抬升装置将上固定支架5抬起的限位装置9,限位装置9包括开设在立柱71上端的凹槽91,在凹槽91中穿设有圆柱形卡块92,限位装置9还包括两块分别铰接于上固定支架5自由端的卡接板93,卡接板93的厚度小于凹槽91的宽度,所述卡接板93的一端铰连在上固定支架5上,另一端向下延伸并设置有与卡块92适配的卡勾94,卡接板93处于竖直状态时插入凹槽91中,卡勾94与卡块92卡接,当卡接板93沿其与上固定支架5铰接处转动使卡勾94脱离卡块92后,卡接板93的铰接端会抵在上固定支架5上。

参照图2、图3和图5所示,在两块卡接板93背离上固定支架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5,在连接板95上转动连接有转柄51。为防止上固定支架5开启后,卡接板93与上固定支架5抵接处局部应力过大导致卡接板93损坏,在卡接板93上一体设置有分压块96,当卡接板93的铰接端与上固定支架5抵接时,分压块96与上固定支架5面接触,从而分担卡接板93所受的力,防止卡接板93所受局部应力过大而损坏。

工作过程:模具搭载车在环形传输带2的带动下运动,当模具搭载车运动到开模导轨3处时,转柄51与开模导轨3接触,随着模具搭载车的运动,转柄51带动卡接板93绕其铰接处转动,直到分压块96与上固定支架5抵接,此时,卡勾94脱离卡块92,下模具1抬升装置带动下模具1向下移动,随后转柄51在开模导轨3的支撑下,带动上固定支架5打开,当上固定支架5完全打开后,取出成型的聚氨酯,然后再向,当模具搭载车运动到合模导轨4处时,上固定支架5缓缓回落,随后立柱71与支撑柱72接触,上固定支架5闭合,卡勾94与卡块92再次配合到一起,然后下模具1抬升装置带动下模具1缓慢上移。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