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7917发布日期:2018-11-24 10:1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其中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是将塑料熔体由注塑机喷嘴引向型腔的一组进料通道,流道结构的布置直接关系到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参见图1,一种塑胶制品1具有第一倒扣15和第二倒扣12,第一倒扣15自该塑胶制品1的侧面朝内延伸,第二倒扣12由该塑胶制品1的顶面内凹设置,斜顶机构对该塑胶制品1顶出出模时,沿第一倒扣15的倾斜方向b运动,由于斜顶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第二倒扣12的影响,从而斜顶无法脱出倒扣,且会将产品刮伤,如图2所示。针对此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建议客户修改第一倒扣15',使第一倒扣15'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倒扣12的倾斜方向平行,如图3所示,可采用顶出下落式斜顶机构进行出模,斜顶的运动方向b'为第一倒扣15'和第二倒扣12的倾斜方向,从而第一倒扣15'和第二倒扣12都能顺利出模。另外一种方法是建议客户修改第二倒扣12,使其沿斜顶水平运动方向b没有倒扣,即取消第二倒扣12。以上两种方法都要对产品设计进行修改,从而关系到产品的装配功能和产品的整体外观,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使具有多个倒扣的塑胶制品可从不同出模方向顺利出模,提高了良品率和生产效率,且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控制机构和斜顶机构,控制机构驱动斜顶机构在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方向上移动,斜顶机构包括斜顶头、滑块、限位件和弹性件,斜顶头设置有第一倒扣成型位,滑块设置有第二倒扣成型位,第二倒扣成型位由顶出面和第一斜面构成,第一斜面与顶出面的第一边相连接,第一倒扣成型位由抵接面和第二斜面构成,第二斜面位于顶出面的下方,抵接面的第一边邻靠顶出面的第二边,抵接面的第二边与第二斜面相连接,第一斜面的第一倾斜方向、第二斜面的第二倾斜方向与开合模方向在空间上相交形成三角形,第二倾斜方向与开合模方向之间在三角形内的夹角大于90度,滑块设置在斜顶头上并可在第三倾斜方向上滑动,第三倾斜方向与开合模方向之间的夹角等于或小于第一倾斜方向与开合模方向之间的夹角,限位件用于限制滑块的滑动位移,弹性件的一端与滑块连接并迫使滑块远离抵接面。

由此可见,斜顶头的第一倒扣成型位由抵接面和第二斜面构成,滑块的第二倒扣成型位由顶出面和第一斜面构成,第一斜面的第一倾斜方向、第二斜面的第二倾斜方向与开合模方向在空间上相交形成三角形,第二倾斜方向与开合模方向之间在三角形内的夹角大于90度,滑块设置在斜顶头上并可在第三倾斜方向上滑动,限位件用于限制滑块的滑动位移,弹性件的一端与滑块连接并迫使滑块远离抵接面。上述注塑模具的斜顶头和滑块使具有多个倒扣的塑胶制品可从不同出模方向顺利出模,提高良品率和生产效率。同时,客户不需要因模具的限制而对产品结构进行修改,客户满意度大大提升。并且,本发明注塑模具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不占用过多模具空间,安全可靠。另外,第三倾斜方向与开合模方向之间的夹角等于或小于第一倾斜方向与开合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在出模的过程中滑块不会与塑胶制品的倒扣产生干涉,使塑胶制品顺利出模。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限位件为等高螺丝,等高螺丝沿第三倾斜方向延伸地与斜顶头连接,等高螺丝具有杆部和轴肩部,滑块可滑动地套在杆部上,滑块的第一侧开设有限位孔,轴肩部位于限位孔内,弹性件可迫使限位孔的端面抵靠在轴肩端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弹性件为复位弹簧,滑块的第二侧开设有导向孔,复位弹簧套在杆部上并抵压在斜顶头和导向孔的端面之间。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斜顶头的上端面在邻接抵接面的位置凸出地设置有凸台,等高螺丝的螺纹端与凸台螺纹配合,导向孔内设置有止挡环壁,止挡环壁可抵靠在凸台的侧面。

由此可见,通过等高螺丝的轴肩部和止挡环壁限制滑块在第三倾斜方向上的滑动位移,从而提高滑块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斜顶头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滑块的下端面设置有导轨,导轨在第三倾斜方向上可滑动地与凹槽配合。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凹槽贯穿凸台设置,凹槽邻接抵接面的位置内嵌有封胶镶件。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凹槽为燕尾槽,导轨为梯形导轨。

由此可见,滑块通过导轨与斜顶头的凹槽可滑动配合,提高了滑块工作的精度。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注塑模具还包括后模仁,控制机构包括顶杆板,顶杆板沿开合模方向移动,后模仁的侧面具有敞口的容纳腔,斜顶机构还包括斜顶杆,斜顶杆相对开合模方向倾斜地贯穿后模仁,斜顶杆的一端与顶杆板连接,斜顶杆的另一端与斜顶头连接,斜顶头和滑块可插入容纳腔内。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容纳腔具有支撑面,支撑面与后模仁的侧面相连接,滑块还具有受力面,受力面与抵接面相对设置地与第一斜面连接,受力面可抵靠在支撑面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容纳腔还具有引导面,引导面与支撑面相连接,斜顶头还具有接合面,接合面与抵接面相对设置,接合面可抵靠在引导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塑胶制品的剖视图。

图2是第一种现有注塑模具的剖视图。

图3是第二种现有注塑模具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注塑模具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

图5是图6在b-b处的剖视图。

图6是图4在a-a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注塑模具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注塑模具实施例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注塑模具实施例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注塑模具实施例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注塑模具实施例在第四工作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注塑模具实施例在第五工作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主要针对本发明注塑模具在现有的一款塑胶制品上的应用,但不限于该塑胶制品,具有多个倒扣且需要从不同方向出模的塑胶制品在生产时均可适用于本发明注塑模具,从而使塑胶制品可从不同出模方向顺利出模,提高良品率和生产效率,且提升客户满意度。

参见图1,塑胶制品1的整体呈薄壳状设置,塑胶制品1由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3、侧面板14、第一倒扣15以及第二倒扣12构成,第二倒扣12相对第一面板11倾斜设置,第一面板11通过第二倒扣12与第二面板13衔接,从而第一面板11与第二面板13不在同一平面上。第一倒扣15位于第一面板11的下方,第一面板11通过侧面板14与第一倒扣15衔接。第一倒扣15相对第一面板11倾斜设置,第一倒扣15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倒扣12的倾斜方向具有交点。从而,在注塑模具成型的过程中,塑胶制品1的第一倒扣15的脱模方向与第二倒扣12的脱模方向相交。

参见图4至图7,注塑模具包括后模仁3、控制机构和斜顶机构2,控制机构驱动斜顶机构2在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方向l1上移动。斜顶机构2包括斜顶杆22、斜顶头23、滑块21、限位件和弹性件,斜顶头23设置有与塑胶制品1的第一倒扣15和侧面板14配合的第一倒扣成型位,滑块21设置有与塑胶制品1的第二倒扣12和第一面板11配合的第二倒扣成型位。第二倒扣成型位由顶出面211和第一斜面212构成,第一斜面212与顶出面211的第一边相连接。第一倒扣成型位由抵接面231和第二斜面232构成,第二斜面232位于顶出面211的下方,抵接面231的第一边邻靠顶出面211的第二边,抵接面231的第二边与第二斜面232相连接。第一斜面212的第一倾斜方向l2、第二斜面232的第二倾斜方向l3与开合模方向l1在空间上相交形成三角形,第二倾斜方向l3与开合模方向l1之间在三角形内的夹角β大于90度。滑块21设置在斜顶头23上并可在第三倾斜方向l4上滑动,第三倾斜方向l4与开合模方向l1之间的夹角γ等于或小于第一倾斜方向l2与开合模方向l1之间的夹角α。限位件用于限制滑块21的滑动位移,弹性件的一端与滑块21连接并迫使滑块21远离抵接面231。

本实施例限位件为等高螺丝24,弹性件为复位弹簧25,斜顶头23的上端面在邻接抵接面231的位置凸出地设置有凸台235,等高螺丝24的轴线沿第三倾斜方向l4延伸。等高螺丝24具有螺纹端243、杆部241和轴肩部242,螺纹端243与凸台235的侧面螺纹配合,滑块21可滑动地套在杆部241上。滑块21的第一侧开设有限位孔,滑块21的第二侧开设有导向孔,轴肩部242位于限位孔内,复位弹簧25套在杆部241上并抵压在凸台235和导向孔的端面之间,复位弹簧25可迫使限位孔的端面抵靠在轴肩端242上。导向孔内设置有止挡环壁,止挡环壁可抵靠在凸台235的侧面。

斜顶头23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234,滑块21的下端面设置有导轨214,导轨214在第三倾斜方向l4上可滑动地与凹槽234配合。该凹槽234贯穿凸台235设置,凹槽234在邻接抵接面231的位置内嵌有封胶镶件26。本实施例凹槽234为燕尾槽,导轨214为梯形导轨。

控制机构包括顶杆板4,顶杆板4沿开合模方向l1移动,后模仁3的侧面具有敞口的容纳腔31。斜顶杆22相对开合模方向l1倾斜地贯穿后模仁3,斜顶杆22的一端与顶杆板4连接,斜顶杆22的另一端与斜顶头23连接,斜顶头23和滑块21可插入容纳腔内31。容纳腔31具有支撑面312和引导面311(参见图10),支撑面312与后模仁3的侧面相连接,滑块21还具有受力面213,受力面213与抵接面231相对设置地与第一斜面212连接,受力面213可抵靠在支撑面312上。引导面311与支撑面312相连接,斜顶头23还具有接合面233,接合面233与抵接面231相对设置,接合面233可抵靠在引导面311上。

具体地,第三倾斜方向l4与开合模方向l1之间的夹角γ小于第一倾斜方向l2与开合模方向l1之间的夹角α时,同时第三倾斜方向l4与开合模方向l1之间的夹角γ大于斜顶杆22与开合模方向l1之间的夹角δ,从而滑块21不会与塑胶制品1的第二倒扣12产生干涉,顺利出模。滑块21的受力面213与开合模方向l1之间的夹角θ需尽可能做大,在斜顶机构2回位时,滑块21的受力面213可顺畅地抵靠在支撑面312上,不会出现滑块21与后模仁3干涉的问题。

其中,限位件也可以是一止挡部,该止挡部凸出斜顶头的上端面设置,并且该止挡部的位置更靠近斜顶头的接合面,弹性件的一端与滑块连接并迫使滑块抵靠在止挡部上。或者,该止挡部凸出斜顶头的上端面地设置在凹槽内,弹性件的一端与滑块连接并迫使滑块的导轨抵靠在该止挡部上。

参见图8至图12,注塑模的斜顶机构2在顶出塑胶制品1的过程中,顶杆板4沿开合模方向l1朝向后模仁3移动,从而斜顶杆22带动斜顶头23和滑块21把塑胶制品1从后模仁3的容纳腔31内顶出,此时斜顶头23的接合面233抵靠在引导面311上向外滑出,斜顶头23的抵接面231脱离塑胶制品1的侧面板14,斜顶头23的第二斜面232开始脱离塑胶制品1的第一倒扣15。同时,在复位弹簧25的反弹作用力下,滑块21在斜顶头23上沿第三倾斜方向l4远离斜顶头23的抵接面231滑动,即滑块21的受力面213始终抵靠在支撑面312上向外滑出,滑块21的顶出面211脱离塑胶制品1的第一面板11,并且滑块21的第一斜面212开始脱离塑胶制品1的第二倒扣12。直至滑块21的限位孔的端面抵靠在等高螺丝24的轴肩端242时,滑块21在斜顶头23上停止滑动。

顶杆板4沿开合模方向l1朝向后模仁3继续移动,斜顶杆22带动斜顶头23和滑块21把塑胶制品1从后模仁3的容纳腔31内完全顶出,使斜顶头23的第二斜面232完全脱离塑胶制品1的第一倒扣15,滑块21的第一斜面212完全脱离塑胶制品1的第二倒扣12,从而完成了塑胶制品1的出模动作。

然后,顶杆板4沿开合模方向l1远离后模仁3移动,斜顶杆22带动斜顶头23和滑块21进行复位动作。当滑块21的受力面213抵靠在支撑面312上滑入后模仁3的容纳腔31过程中,滑块21在斜顶头23上沿第三倾斜方向l4朝向斜顶头23的抵接面231滑动,此时复位弹簧25处于被压缩状态。

本发明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2具有斜顶头23和滑块21,滑块21设置在斜顶头23上并可在第三倾斜方向l4上滑动,使具有多个倒扣的塑胶制品1可从不同出模方向顺利出模,提高良品率和生产效率。同时,客户不需要因模具的限制而对产品结构进行修改,客户满意度大大提升。并且,本发明注塑模具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不占用过多模具空间,安全可靠。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