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程塑料挤出机的内部往返式送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8979发布日期:2019-01-22 22:3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短程塑料挤出机的内部往返式送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短程塑料挤出机的内部往返式送料结构。



背景技术:

在塑料加工过程中,一般将塑料分类、切成小块、清洗干净并晒干后,加入到挤出机中进行混炼、塑化,形成的塑料熔体自挤出机的模头挤出,再由造粒装置进行造粒,形成塑料颗粒。由于塑料在加入到挤出机中之前必须先晒干,而晒干工序需要大片场地,且耗费大量时间,因而整个塑料回收造粒过程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并且,现有的塑料挤出机,料筒长度较长,对内部供热要求较高,容易导致塑料熔融不完全的现象发生,且容易在料筒内部产生堆积,也无法针对残余在料筒内部的塑料进行集中回收,导致塑料无故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短程塑料挤出机的内部往返式送料结构,该装置通过缩短料筒体积来加快塑料溶解速度,且有效避免塑料残留在料筒中,提高塑料转化率,节约生产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短程塑料挤出机的内部往返式送料结构,包括短程料筒,所述的短程料筒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短程料筒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号排料口和二号排料口,所述的短程料筒的内部设置为空腔结构,短程料筒的内腔设置有中轴,中轴的输入端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中轴固定装配,所述的中轴的外圈设置有绞龙叶片,绞龙叶片固定焊接在中轴的外圈;

所述的短程料筒的内表面还设置有橡胶滑套,橡胶滑套的外表面与短程料筒滑动连接,橡胶滑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刷毛,所述的刷毛在橡胶滑套的内圈等距间隔设置,橡胶滑套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螺母和液压推进器,固定螺母的一端贯穿橡胶滑套并与液压推进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料口、一号排料口和二号排料口的端口处均安装有电控阀盖。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排料口与二号排料口在短程料筒的底部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刷毛的一端与橡胶滑套的内表面固定粘结,刷毛的另一端与绞龙叶片接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液压推进器的缸筒端固定安装在短程料筒的外表面,液压推进器的伸出端贯穿短程料筒并延伸至短程料筒的内腔中,橡胶滑套通过固定螺母与液压推进器可拆卸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的橡胶滑套在短程料筒的内部竖直设置,液压推进器在短程料筒的外表面水平设置。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短程料筒取代以往的普通料筒,改善塑料在内部的受热效果,提高热集中性,避免塑料熔融不充分的现象发生,刷毛与绞龙叶片不断产生刮擦,避免塑料附着在绞龙叶片的外表面产生延阻,液压推进器带动橡胶滑套往复滑动,从而避免塑料堆积在短程料筒的内部,有效的提高塑料的流动性,加快塑料熔融进程,当内部塑料熔融完全后,开启一号排料口和二号排料口端口处的端盖,橡胶滑套往复滑动多个周期后,即可将短程料筒内部物料全部挤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短程料筒内部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效果图。

图中:1、短程料筒;11、进料口;12、一号排料口;13、二号排料口;2、中轴;3、驱动电机;4、绞龙叶片;5、橡胶滑套;6、刷毛;7、固定螺母;8、液压推进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短程塑料挤出机的内部往返式送料结构,包括短程料筒1,本实用新型采用短程料筒1取代以往的普通料筒,改善塑料在内部的受热效果,提高热集中性,避免塑料熔融不充分的现象发生,且有效降低绞龙叶片4的运行阻力,提高整体装置的耐用程度,短程料筒1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11,短程料筒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号排料口12和二号排料口13,一号排料口12与二号排料口13在短程料筒1的底部间隔设置,一号排料口12与二号排料口13分别处于短程料筒1的底面左右极限位置,进料口11、一号排料口12和二号排料口13的端口处均安装有电控阀盖,进料时,开启进料口11端口处的电控阀盖,并使得一号排料口12和二号排料口13常闭,进料完成后闭合全部端盖,避免热量散失,当内部塑料熔融完全后,开启一号排料口12和二号排料口13端口处的端盖,液压推进器8带动橡胶滑套5往复滑动,即可将短程料筒1内部物料全部挤出,短程料筒1的内部设置为空腔结构,短程料筒1的内腔设置有中轴2,中轴2的输入端设置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与中轴2固定装配,中轴2的外圈设置有绞龙叶片4,绞龙叶片4固定焊接在中轴2的外圈。

从图2可以看出,短程料筒1的内表面还设置有橡胶滑套5,橡胶滑套5的外表面与短程料筒1滑动连接,橡胶滑套5运行时不会对绞龙叶片4产生干扰,橡胶滑套5的内表面设置有刷毛6,刷毛6在橡胶滑套5的内圈等距间隔设置,从图3可以看出,橡胶滑套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螺母7和液压推进器8,刷毛6的一端与橡胶滑套5的内表面固定粘结,刷毛6的另一端与绞龙叶片4接触连接,刷毛6与绞龙叶片4不断产生刮擦,避免塑料附着在绞龙叶片4的外表面产生延阻,液压推进器8带动橡胶滑套5往复滑动,从而避免塑料堆积在短程料筒1的内部,有效的提高塑料的流动性,加快塑料熔融进程,固定螺母7的一端贯穿橡胶滑套5并与液压推进器8螺纹连接,橡胶滑套5在短程料筒1的内部竖直设置,液压推进器8在短程料筒1的外表面水平设置,液压推进器8的缸筒端固定安装在短程料筒1的外表面,液压推进器8的伸出端贯穿短程料筒1并延伸至短程料筒1的内腔中,橡胶滑套5通过固定螺母7与液压推进器8可拆卸装配,橡胶滑套5可拆卸,可定期更换,避免其因长期摩擦而表面受损,从图4可以看出,当内部塑料熔融完全后,开启一号排料口12和二号排料口13端口处的端盖,橡胶滑套5在短程料筒1的内部往返位移,因为熔融状的塑料具有流动性,所以会在橡胶滑套5的推动下不断流出,橡胶滑套5往返多个行程后,即刻确保短程料筒1内部无塑料残留,当塑料原料输入短程料筒1内部,同步开启驱动电机3和液压推进器8,中轴2匀速旋转,橡胶滑套5往返滑动并持续一定的时间,当塑料完全熔融后,开启一号排料口12和二号排料口13端口处的端盖,将熔融塑料予以排出,排出定量的熔融塑料后,关闭驱动电机3,中轴2停转,橡胶滑套5持续往返滑动,滑动多个周期后,即可确保塑料完全排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短程料筒1取代以往的普通料筒,改善塑料在内部的受热效果,提高热集中性,避免塑料熔融不充分的现象发生,刷毛6与绞龙叶片4不断产生刮擦,避免塑料附着在绞龙叶片4的外表面产生延阻,液压推进器8带动橡胶滑套5往复滑动,从而避免塑料堆积在短程料筒1的内部,有效的提高塑料的流动性,加快塑料熔融进程,当内部塑料熔融完全后,开启一号排料口12和二号排料口13端口处的端盖,橡胶滑套5往复滑动多个周期后,即可将短程料筒1内部物料全部挤出。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