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刀具及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2948发布日期:2019-05-15 22:3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刀具及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工刀具及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对加工效率、加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精加工技术中,特别是对塑胶边缘加工,目前主要采用端铣刀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翻边和毛刺,导致加工质量不达标。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目前可以通过干冰技术对翻边和毛刺进行去除,但是由于塑胶材料的特殊性,干冰小颗粒容易造成塑胶边缘塌陷。若通过人工去除翻边和毛刺,又增大了人力成本,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刀具及加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塑胶边缘加工中产生的翻边和毛刺不易去除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加工刀具,所述加工刀具包括刀棒和部分嵌设于所述刀棒一端的刀粒,所述刀粒的外端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直线加工刃口和第二直线加工刃口,所述第一直线加工刃口用于对待加工产品的侧边进行加工,所述第二直线加工刃口用于去除所述侧边上的毛刺。

其中,所述刀粒包括呈台阶状连接且截面自所述刀棒的端部阶梯式减小的第一矩形体部和第二矩形体部,所述第二矩形体部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台阶端面、台阶侧面,所述第一矩形体部包括与所述台阶侧面垂直连接的台阶平面,所述第一直线加工刃口为所述台阶侧面的侧边,所述第二直线加工刃口为所述台阶平面的侧边。

其中,所述第一矩形体部和所述第二矩形体部在所述刀棒轴向方向上具有分别共面的三个侧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直线加工刃口的长度为0.85+0.02mm,所述第二直线加工刃口的长度为0.25±0.02mm。

其中,所述刀棒包括主体和设置于所述主体一端的连接部,所述刀粒部分嵌设于所述连接部。

其中,所述连接部设有凹台,所述刀粒嵌设于所述凹台上。

其中,所述刀粒的外端还包括第三直线加工刃口,所述第三直线加工刃口与所述第一直线加工刃口垂直连接,且所述第三直线加工刃口与所述第二直线加工刃口平行。

其中,所述第三直线加工刃口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直线加工刃口的长度,所述第一直线加工刃口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直线加工刃口的长度。

其中,所述刀粒为聚晶金刚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加工装置,包括上述的加工刀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刀粒的外端设置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直线加工刃口和第二直线加工刃口,分别作用于待加工产品的侧边的两个面,能够在对待加工产品的侧边进行加工的同时去除加工产生的翻边和毛刺,提高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工刀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工刀具实施例中刀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工刀具实施例加工刀具及待加工产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工刀具实施例加工刀具及待加工产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工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加工刀具100实施例包括刀棒110和部分嵌设于刀棒110一端的刀粒120,刀粒120的外端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直线加工刃口1222a和第二直线加工刃口1211a,第一直线加工刃口1222a用于对待加工产品的侧边进行加工,第二直线加工刃口1211a用于去除侧边上的毛刺。

在本实施例中,刀粒120为聚晶金刚石(PCD,Polycrystalline diamond)。

刀粒120包括呈台阶状连接且截面自所述刀棒的端部阶梯式减小的第一矩形体部121和第二矩形体部122,第二矩形体部122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台阶端面、台阶侧面,第一矩形体部121包括与台阶侧面垂直连接的台阶平面,第一直线加工刃口1222a为台阶侧面的侧边,第二直线加工刃口1211a为台阶平面的侧边。

具体的,第一矩形体部121的台阶平面为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一面1211,第二矩形体部122包括与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一面1211相连接的第一面1221,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一面1211的长度大于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一面1221的长度,以使得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一面1211至少在第二矩形体部122的一侧凸出于第二矩形体部1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矩形体部121与第二矩形体部122为一体成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矩形体部121与第二矩形体部122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例如粘合或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第一矩形体部121包括第二面1212,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二面1212与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一面1211垂直连接,第二矩形体122的台阶侧面为第二矩形体122的第二面1222,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二面1222与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一面1221垂直连接,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二面1212、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一面1211凸出于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一面1221一侧边的部分、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二面1222形成台阶状,第一直线加工刃口为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二面1222垂直于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一面1221的至少一侧边,第二直线加工刃口为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一面1211凸出于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一面1221的部分中与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二面1222垂直的侧边1211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加工刃口为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二面1222垂直于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一面1221的侧边1222a,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直线加工刃口还可以为侧边1222b或者同时为侧边1222a和1222b。

第一矩形体部121和第二矩形体部122在刀棒110轴向方向上具有分别共面的三个侧表面。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三面1213与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一面1211垂直连接且与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二面1212平行,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三面1223与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一面1221垂直连接且与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二面1222平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三面1213与第二矩形面122的第三面1223对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一面1211可以在靠近第三面1213的一侧也凸出于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一面1221,以使得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三面1213、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一面1211凸出于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一面1221一侧边的部分、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三面1223形成台阶状,便于刀粒120与刀棒110的卡合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一面1221在靠近第三面1223的一侧凸出于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一面1211,也可以使得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三面1213、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一面1221凸出于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一面1211一侧边的部分、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三面1223形成台阶状,便于刀粒120与刀棒110的卡合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加工刃口1222a的长度d1为0.85+0.02mm,例如0.85mm、0.86mm或0.87mm;第二直线加工刃口1211a的长度d2为0.25±0.02mm,例如0.25mm、0.24mm或0.26mm。

刀棒110包括主体111和设置于主体111一端的连接部112,连接部112设有凹台1121,刀粒110部分嵌设于凹台112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三面1213和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三面1223对齐且嵌合于凹台1121内,凹台1121为对应其的矩形凹台;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三面1213和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三面1223交错设置,凹台1121还可以为对应其的台阶状凹台。

在本实施例中,刀粒120的外端还包括第三直线加工刃口1224a,第三直线加工刃口1224a与第一直线加工刃口1222a垂直连接,且第三直线加工刃口1224a与第二直线加工刃口1211a平行。

具体的,第二矩形体部122的台阶端面为第二矩形体122的第四面1224,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四面1224与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二面1222垂直连接且与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一面1221平行,第三直线加工刃口为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四面1224与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二面1222垂直的侧边1224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直线加工刃口1224a的长度大于第一直线加工刃口1222a的长度,第一直线加工刃口1222a的长度大于第二直线加工刃口1211a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二面1222到刀棒110的轴线l的距离d3为1.51-0.02mm,例如1.51mm、1.50mm或1.49mm;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一面1211到刀棒110的主体111靠近刀粒120的一端的端面的距离d4为2.15+0.1mm,例如2.15mm、2.2mm或2.25mm;加工刀具100的总长度d5为50±2mm,例如50mm、49mm或51mm;刀棒110的直径d6为4-0.02mm,例如4mm、3.99mm或3.98mm。

一并参见图3和图4,待加工产品200包括侧面210、第一底面220和第二底面230,其中,第一底面220、第二底面230分别与侧面210垂直连接,且第一底面220与第二底面230平行,第一直线加工刃口1222a用于对侧面210加工,第二直线加工刃口1211a用于对第一底面220靠近侧面210的边进行加工,第三直线加工刃口1224a用于对第二底面230进行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矩形体部122的高度(即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一面1221到第二矩形体部122的第四面1224的距离)大于侧面210的高度,以在第一矩形体部121的第一面1211与第一底面220之间形成避空区221,避空区221的高度(即第一矩形121的第一面1211到第一底面220之间的距离)为0.2±0.05mm,例如0.2mm、0.18mm或0.22mm,通过设置避空区221以避免第二直线加工刃口1211a对第一底面220形成过切。

在本实施例中,只需对刀粒120上的第一直线加工刃口1222a和/或1222b、第二直线加工刃口1211a和第三直线加工刃口1224a进行开刃处理,对刀粒120的其他棱边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加工刀具100可以绕轴线l旋转,以对待加工产品200进行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待加工产品200可以为显示装置,侧面210和第一底面220为TP(Touch Panel,触摸屏)的塑胶面,第二底面230为TP的金属面,加工刀具100通过第一直线加工刃口1222a对塑胶面210进行加工,可能产生翻边和毛刺,同时通过第二直线加工刃口1211a去除翻边和毛刺,同时通过第三直线加工刃口1224a对金属面230进行加工,能够保证第二底面230刀纹及加工刀具的寿命满足设计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刀粒120的外端设置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直线加工刃口1222a和第二直线加工刃口1211a,分别作用于待加工产品200的侧边的两个面,能够在对待加工产品200的侧边进行加工的同时去除加工产生的翻边和毛刺,提高加工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设置与第二直线加工刃口1211a平行的第三直线加工刃口1224a,能够同时对待加工产品200的底面进行加工,进一步提高加工的效率。

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加工装置实施例包括加工刀具100和控制器200,加工刀具100与控制器200连接,其中,加工刀具100的具体结构参加上述加工刀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控制器200用于控制加工刀具100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刀粒120的外端设置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直线加工刃口1222a和第二直线加工刃口1211a,分别作用于待加工产品200的侧边的两个面,能够在对待加工产品200的侧边进行加工的同时去除加工产生的翻边和毛刺,提高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