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水冷降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5383发布日期:2019-04-03 00:15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模具水冷降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水冷降温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鞋底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模具在高温状态下模压成型,成型后模具需要冷却降温,主要依靠模具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降温完成,造成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冷却降温效率的模具水冷降温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具水冷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下模具的托板和水盘;

所述托板设置在水盘内侧,托板侧面设有一进水口,托板顶面上设有若干出水口,出水口位于下模具外侧,且托板内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以及出水口与出水口的冷却通道;

所述水盘边缘设有与其垂直且连续分布的围板,围板首尾闭合连接,水盘底面或侧面上设有一排水口。

所述出水口与冷却通道之间通过出水通道连接,出水通道朝向托板中部倾斜设置。

还包括了与所述进水口连接的供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上设有串联设置的开关阀和供水泵。

还包括了与所述排水口连接的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上设有串联设置的排水泵。

所述冷却通道之间交错分布并相互连通。

所述水盘为扇形结构,且水盘之间相互组合构成一圆环形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水冷的方式对托板和下模具进行冷却降温,而且在出水口喷出的水可以对上模具进行冷却降温,提高了冷却降温效率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通道、出水通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开关阀、2供水管路、3供水泵、4进水口、5托板、6水盘、7排水口、8排水管路、9排水泵、10出水口、11冷却通道、12围板、13出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根据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水冷降温结构,包括用于安装下模具的托板5和水盘6,托板5和水盘6安装在下部作业平台上,与下模具对应的上模具安装在压机的压头上,通过压头动作,使上模具下移与下模具闭合完成鞋垫的模压成型;

所述托板5设置在水盘6内侧,托板5底部与水盘6连接固定,托板5侧面设有一进水口4,进水口4与供水管路2连接,供水管路2上设有串联设置的开关阀1和供水泵3,用于向冷却通道11内供水使用;托板5顶面上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出水口10,出水口10位于下模具外侧,出水口10用于将水喷出进行冷却降温使用,托板5内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进水口4与出水口10、以及出水口10与出水口10的冷却通道11,冷却通道11之间交错分布并相互连通,使得冷却通道11的水路流通具有多样性,避免单水路堵塞造成装置不能使用,冷却通道11通过在托板5侧面上冲孔获得,冷却通道11端部的工艺孔通过封堵密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10与冷却通道11之间通过出水通道13连接,出水通道13朝向托板5中部倾斜设置,通过出水通道13的结构设计,使出水方向朝向位于下模具上部的上模具设置,方便对上模具进行冷却降温使用,同时水还会淋落在下模具上进行冷却降温,并最终回流至水盘6内;

所述水盘6边缘设有与其垂直且连续分布的围板12,围板12首尾闭合焊接为一体,且水盘6底面上设有一排水口7,排水口7与排水管路8连接,所述排水管路8上设有串联设置的排水泵9,用于水盘6内的水排出使用。

所述水盘6为扇形结构,且水盘6之间相互组合构成一圆环形结构,该结构主要是用于与现有的生产线圆形平台配套使用,水盘6的具体形状还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加工成其它结构,主要用于配合现有的生产设备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