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腔可变的转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0616发布日期:2020-03-24 20:0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型腔可变的转芯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型腔可变的转芯模具。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特殊的注塑产品,例如在一次型工位需要粘转芯板,在二次型工位需要从转芯板脱开粘另外一侧的产品,或者例如一次型产品需要脱开,二次型需要粘转芯板的产品,之前此类需求的实现只能靠增加抽芯等机械结构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型腔可变的转芯模具,可方便地实现二次型产品在注塑过程中,在粘转芯板和脱开之间的转换。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型腔可变的转芯模具,包括模具转芯板和模具底板;

所述模具转芯板可沿中心转动;所述模具转芯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型腔,所述型腔内设有沿所述模具转芯板的轴向贯穿所述模具转芯板的运动型芯,所述运动型芯可沿所述模具转芯板的轴向来回移动;

所述模具底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工位,所述至少两个工位设置于以所述模具转芯板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其中,至少一个工位对应的所述模具底板的表面具有一向内凹陷的容纳腔,至少一个工位对应的所述模具底板的表面为平面;

所述模具转芯板的型腔与所述容纳腔对应配合时,所述运动型芯的一端面抵接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运动型芯的另一端面收容于所述模具转芯板内,且与所述型腔的底面齐平;

所述模具转芯板的型腔与所述平面对应配合时,所述运动型芯的一端面抵接于所述平面,所述运动型芯的另一端面伸入所述型腔内。

优选地,所述运动型芯可伸入所述的型腔的一端设有限位挡环;

所述模具转芯板靠近所述型腔的底面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限位挡环相配合的限位挡肩。

优选地,所述运动型芯靠近所述模具底板的一侧套设有驱动弹簧,所述模具转芯板靠近所述模具底板的一侧对应所述驱动弹簧设有弹簧伸缩腔。

优选地,所述模具转芯板的型腔与所述容纳腔对应配合时,所述弹簧伸缩腔与所述容纳腔贯通形成一闭合的空腔。

优选地,所述运动型芯套有所述驱动弹簧的一端部具有弹簧挡肩,所述驱动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弹簧挡肩,所述驱动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弹簧伸缩腔的顶面。

优选地,所述型腔的数量不大于所述工位的数量。

优选地,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模具底板的中心,并与所述模具转芯板的中心连接;

所述转轴用于驱动所述模具转芯板沿中心转动。

优选地,还包括机床模板,所述转轴自所述机床模板的中心向上伸出;

所述模具底板叠置于所述机床模板的上表面,所述模具转芯板叠置于所述模具底板的上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运动型芯改变型腔的形状代替原来抽芯机构,方便地实现二次型产品在注塑过程中在粘转芯板和脱开之间的转换。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型腔可变的转芯模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沿a-a向的剖面图的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说明书及附图中,具有类似结构或功能的元件将用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可以理解,附图仅为提供参考与说明使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尺寸仅仅是为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比例关系或对本发明进行穷尽性的说明,也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型腔可变的转芯模具,包括模具转芯板1和模具底板2。

模具转芯板1叠置于模具底板2之上,其中模具转芯板1可沿中心转动。通常会采用一具有转轴3的机床来实现模具转芯的转动,机床包括转轴3和机床模板4,模具底板2叠放与机床模板4之上,转轴3自机床模板4的中心向上伸出,贯穿模具底板2的中心后与模具转芯板1的中心连接,用于实现驱动模具转芯板1沿中心转动,在驱动模具转芯板1转动前,先要将模具转芯板1顶起,是的模具转芯板1脱离模具底板2。

模具转芯板1上设有至少一个型腔11,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设有两个型腔11,且两个型腔11沿模具转芯板1的中心对称设置。型腔11内设有沿模具转芯板1的轴向贯穿模具转芯板1的运动型芯5,运动型芯5可沿模具转芯板1的轴向来回移动。这里的轴向为上下方向。

模具底板2上设有至少两个工位,至少两个工位设置于以模具转芯板1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其中,至少一个工位对应的模具底板2的表面具有一向内凹陷的容纳腔21,至少一个工位对应的模具底板2的表面为平面。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设有两个工位,沿模具底板2的中心对称设置。

通常来说,型腔11的数量不大于工位的数量,本实施例中两者的数量相同。

当模具转芯板1的型腔11与容纳腔21对应配合时,运动型芯5的一端面抵接于容纳腔21的底面,运动型芯5的另一端面收容于模具转芯板1内,且与型腔11的底面齐平;

当模具转芯板1的型腔11与平面对应配合时,运动型芯5的一端面抵接于平面,运动型芯5的另一端面伸入型腔11内。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转芯模具,可以方便地实现二次型产品在注塑过程中在粘转芯板和脱开之间的转换。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在转轴3将模具转芯板1顶起时防止运动型芯5掉落,在运动型芯5可伸入的型腔11的一端设有限位挡环,模具转芯板1靠近型腔11的底面的一侧设有与限位挡环相配合的限位挡肩12。当模具转芯板1被顶起是,由于限位挡环和限位挡肩12的配合,运动型芯5可以被挂在模具转芯板1内而不掉落。

在另一实施例中,运动型芯5靠近模具底板2的一侧套设有驱动弹簧6,模具转芯板1靠近模具底板2的一侧对应驱动弹簧6设有弹簧伸缩腔13。模具转芯板1的型腔11与容纳腔21对应配合时,弹簧伸缩腔13与容纳腔21贯通形成一闭合的空腔。

相应地,运动型芯5套有驱动弹簧6的一端部具有弹簧挡肩,驱动弹簧6的一端抵接于弹簧挡肩,驱动弹簧6的另一端抵接于弹簧伸缩腔13的顶面。

以模具转芯板1的型腔11与容纳腔21对应配合时为初始状态,此时弹簧伸缩腔13与容纳腔21贯通形成一闭合的空腔,套有驱动弹簧6的运动型芯5的一端面抵接在容纳腔21的底部,运动型芯5的另一端面与型腔11的底面齐平;在该状态下,注塑的产品与模具转芯板1粘在一起。

然后,转轴3将模具转芯板1向上顶起,并驱动模具转芯板1转动至模具转芯板1的型腔11与另一工位平面的工位对应配合,由于该工位为平面,转轴3下降后,运动型芯5套有驱动弹簧6的一端面抵接于平面上将运动型芯5向上顶,以此实现产品与模具转芯板1之间的脱开,而此时驱动弹簧6被压缩在弹簧伸缩腔13内。

当模具转芯板1再次被驱动转动至模具转芯板1的型腔11与容纳腔21对应配合处时,运动型芯5会在驱动弹簧6的驱动下向下掉落,直至运动型芯5套有驱动弹簧6的一端面抵接于容纳腔21的底面,即实现运动型芯5的复位。

采用本转芯模具,可以方便地实现二次型产品从与模具转芯板粘连到脱开的状态变化。当需要实现二次型产品从与模具转芯板脱开到粘连的状态变化时,只需反向操作即可。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