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延膜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9904发布日期:2020-05-12 19:0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延膜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流延膜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流延浆料挤出后进去冷却区定型冷却,冷却后的流延膜膜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后容易产生水雾,若不进行烘干处理,湿的膜面会打滑,导致传输效率下降,不方便收卷,且收卷后膜面容易留下水纹。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烘箱进行烘干再收卷,但烘箱的体积大,能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延膜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延膜烘干装置,包括热辊以及为热辊提供热媒的外界热源,其中:所述热辊设有保温外罩,所述热辊与保温外罩之间设有烘干腔,所述热辊内设有热媒通道,所述热媒通道设有与外界热源连接的热媒入口以及与保温外罩连接的热媒出口,所述保温外罩包括环形排布的栅管组和设置在栅管组两端的端盖,所述端盖包括连接热媒出口的第一端盖和连接外界热源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均设有连通栅管组的热媒腔,所述热媒腔设有管道接口,所述栅管组内壁设有连通烘干腔的第一通孔。

其中:所述热辊包括主轴和辊体,所述主轴与辊体之间设有保温腔,所述主轴设有多个用于热媒通道连通保温腔的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辊体内设有多个用于保温腔连通外界的减压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均设有用于烘干腔和减压通道连通外界的排气空腔,所述排气空腔设有隔网。

其中:所述排气空腔内设有干燥剂。

其中:所述外界热源包括回收剩余热媒的回收箱,所述回收箱设有连通外界的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热辊设有保温外罩,所述热辊与保温外罩之间设有烘干腔,冷却定型后的流延膜在烘干腔内进行烘干;所述保温外罩设有多个用于连通烘干腔的第一通孔,使热媒从第一通孔进入烘干腔,且与流延膜膜面热接触,从而进行加热烘干,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所述流延膜双面可同时加热烘干,提高热效率,且节省空间,所述保温外罩、热辊与外界热源三者之间构成热媒循环回路,充分利用热媒,减少热损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热辊与保温外罩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外罩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流延膜烘干装置,包括热辊1以及为热辊1提供热媒的外界热源2,所述热辊1设有保温外罩3,所述保温外罩3与热辊1同轴连接,所述热辊1与保温外罩3之间设有烘干腔4,所述热辊1内设有热媒通道11,所述热媒通道11设有与外界热源2连接的热媒入口12以及与保温外罩3连接的热媒出口13,所述保温外罩3包括环形排布的栅管组31和设置在栅管组31两端的端盖32,所述端盖32包括连接热媒出口13的第一端盖33和连接外界热源2的第二端盖34,所述第一端盖33、第二端盖34均设有连通栅管组31的热媒腔35,所述热媒腔35设有管道接口36,所述栅管组31内壁设有连通烘干腔4的第一通孔37。具体地,所述热媒具体为加热过的热空气,所述外界热源2、热辊1以及保温外罩3三者之间的热媒传输通过管道传输,从而构成热媒循环回路,所述端盖32采用螺纹连接的方法固定在热辊1两端,所述栅管组31两端管口设置在热媒腔35内,所述流延膜5由外界牵引装置牵引。具体使用时,如图6所示,所述热辊1、保温外罩3以及外界热源2组成的烘干装置多组连续使用,提高烘干效果,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所述烘干装置可设置在隔热箱6内进行生产,即避免生产人员被烫到,保证生产安全,又对烘干装置进行保温,减少热损失。所述热辊1设有保温外罩3,所述热辊1与保温外罩3之间设有烘干腔4,冷却定型后的流延膜5在烘干腔4内进行烘干;所述保温外罩3设有多个用于连通烘干腔4的第一通孔37,使热媒从第一通孔37进入烘干腔4,且与流延膜5膜面热接触,从而进行加热烘干,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所述流延膜5双面可同时加热烘干,提高热效率,且节省空间,所述保温外罩3、热辊1与外界热源2三者之间构成热媒循环回路,充分利用热媒,减少热损耗。

如图5所示,所述热辊1包括主轴14和辊体15,所述主轴14与辊体15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热媒通道11设置在主轴14内,所述主轴14与辊体15之间设有保温腔16,所述主轴14设有多个用于热媒通道11连通保温腔16的第二通孔17。所述保温腔16用于辊体15保温加热,可及时向辊体15提供热量,避免辊体15温度下降,所述第二通孔17使热媒进入保温腔16内,加快辊体15升温。

如图5所示,所述辊体15设有多个用于保温腔16连通外界的减压通道18。具体地,所述减压通道18直径比热媒通道11直径要小的多,所述减压通道18设置在辊体15内部,所述减压通道18可避免保温腔16以及辊体15内部压强过大而损坏变形,且使热媒在辊体15内流动,加大热媒与辊体15的接触面积,加快辊体15加热升温。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端盖33、第二端盖34均设有用于烘干腔4和减压通道18连通外界的排气空腔38,所述排气空腔38设有隔网39。所述烘干腔4通过排气空腔38向外界排出水气,避免烘干腔4内湿度过大,导致烘干效率下降,所述减压通道18通过排气空腔38往外界排出小部分热媒,避免辊体15内压强过大而损坏变形,所述隔网39可避免杂物进入烘干腔4,保持烘干腔4干净。为降低设备周围的湿度,可在排气空腔38内设有干燥剂,用于吸收烘干腔4排出的水气,所述干燥剂具体可为硅胶或硫酸钙等常用的干燥剂。

如图5所示,所述外界热源2包括加热装置21、热媒动力装置22和回收剩余热媒的回收箱23,所述回收箱设有连通外界的进气口24。所述加热装置21具体为电热丝,所述热媒动力装置22具体为鼓风机或空气压缩机;所述回收箱23通过管道与第二端盖34连接,剩余热媒经管道回流至回收箱26,通过加热装置21进行再次加热,实现循环使用,减少热损耗,提高了热效率。由于热媒循坏回路中有部分热媒排放到外界,造成热媒损耗,会导致热媒循坏回路中的气压不足,通过在回收箱23设有进气口24补充空气,避免热媒循坏回路中的气压不足,导致热媒流动缓慢,从而降低烘干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辊1设有保温外罩3,所述热辊1与保温外罩3之间设有烘干腔4,冷却定型后的流延膜5在烘干腔4内进行烘干;所述保温外罩3设有多个用于连通烘干腔4的第一通孔37,使热媒从第一通孔37进入烘干腔4,且与流延膜5膜面热接触,从而进行加热烘干,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所述流延膜5双面可同时加热烘干,提高热效率,且节省空间,所述保温外罩3、热辊1与外界热源2三者之间构成热媒循环回路,充分利用热媒,减少热损耗。



技术特征:

1.一种流延膜烘干装置,包括热辊(1)以及为热辊(1)提供热媒的外界热源(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辊(1)设有保温外罩(3),所述热辊(1)与保温外罩(3)之间设有烘干腔(4),所述热辊(1)内设有热媒通道(11),所述热媒通道(11)设有与外界热源(2)连接的热媒入口(12)以及与保温外罩(3)连接的热媒出口(13),所述保温外罩(3)包括环形排布的栅管组(31)和设置在栅管组(31)两端的端盖(32),所述端盖(32)包括连接热媒出口(13)的第一端盖(33)和连接外界热源(2)的第二端盖(34),所述第一端盖(33)、第二端盖(34)均设有连通栅管组(31)的热媒腔(35),所述热媒腔(35)设有管道接口(36),所述栅管组(31)内壁设有连通烘干腔(4)的第一通孔(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流延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辊(1)包括主轴(14)和辊体(15),所述热媒通道(11)设置在主轴(14)内,所述主轴(14)与辊体(15)之间设有保温腔(16),所述主轴(14)设有多个用于热媒通道(11)连通保温腔(16)的第二通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流延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15)内设有多个用于保温腔(16)连通外界的减压通道(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流延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33)、第二端盖(34)均设有用于烘干腔(4)和减压通道(18)连通外界的排气空腔(38),所述排气空腔(38)设有隔网(3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流延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空腔(38)内设有干燥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流延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界热源(2)包括回收剩余热媒的回收箱(23),所述回收箱(23)设有连通外界的进气口(2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延膜烘干装置,涉及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热辊以及为热辊提供热媒的外界热源,所述热辊设有保温外罩,所述保温外罩与热辊同轴连接,所述热辊与保温外罩之间设有烘干腔,所述热辊内设有热媒通道,所述热媒通道设有与外界热源连接的热媒入口以及与保温外罩连接的热媒出口,所述保温外罩包括环形排布的栅管组和设置在栅管组两端的端盖,所述端盖包括连接热媒出口的第一端盖和连接外界热源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均设有连通栅管组的热媒腔,所述热媒腔设有管道接口,所述栅管组内壁设有连通烘干腔的第一通孔。所述保温外罩、热辊与外界热源三者之间构成热媒循环回路,充分利用热媒,减少热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尹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允迪薄膜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4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