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0895发布日期:2021-05-28 14:3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营养钵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具有保肥、保水方便移植的优点,广泛应用于蔬菜、棉花、玉米苗木、花卉种植,并且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其用量逐年增加。

目前塑料营养钵生产采用吹塑成型工艺,吹制出的中间产品是口对口连接的连体营养钵,营养钵的尾部还有残余的塑料细条,需要将连体营养钵和残余塑料细条分开才能形成最终的营养钵产品,目前主要是采用手工方式将连体营养钵分,工人劳动强度非常高,效率低,且一般只会将连体营养钵分开,对于营养钵尾部的残余塑料细条并不会处理,导致产品品质较低。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塑料营养钵生产采用吹塑成型工艺,吹制出的中间产品是口对口连接的连体营养钵,营养钵的尾部还有残余的塑料细条,需要将连体营养钵和残余塑料细条分开才能形成最终的营养钵产品,目前主要是采用手工方式将连体营养钵分开,工人劳动强度非常高,效率低,且一般只会将连体营养钵分开,对于营养钵尾部的残余塑料细条并不会处理,导致产品品质较低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包括有底架、上料单元、分离单元、收集单元、控制屏、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底架与上料单元相连接;底架与分离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收集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上料单元与收集单元相连接;分离单元与收集单元相连接;收集单元侧边设置有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料单元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一套杆、第一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传送机构、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传送机构、第一连接板和第一电动推杆;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收集单元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套杆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传送机构相连接;第一传送机构与底架相连接;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三锥齿轮相连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第四锥齿轮与第二传送机构相连接;第二传送机构与底架相连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分离单元包括有电机、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三传动杆、第四传动轮、第二套杆、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二连接板、第二电动推杆、第七锥齿轮、第四传动杆、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一支架、第一光杆、第三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一电动滑杆、第二电动滑杆、第一电动夹、第二电动夹、第一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电机与底架相连接;电机输出轴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套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四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收集单元相连接;第二套杆外表面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套杆外表面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套杆外表面与第二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七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五锥齿轮;第七锥齿轮另一侧设置有第六锥齿轮;第七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第一支架进行旋接;第一支架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光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一支架下方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支架下方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与第二支架进行固接;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推杆与第三支架进行固接;第三支架与第一支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架与第一电动滑杆进行固接;第二支架与第二电动滑杆进行固接;第三支架与第一电动滑杆进行固接;第三支架与第二电动滑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夹通过电动滑块与第一电动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夹通过电动滑块与第二电动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夹通过电动滑块与第一电动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夹通过电动滑块与第二电动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夹侧边设置有第一电动滑轨和第二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轨与底架相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与第一夹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与底架相连接;第二电动滑轨与第一夹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与第二夹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与第二夹板进行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收集单元包括有第七传动轮、第五传动杆、第八锥齿轮、第八传动轮、第九锥齿轮、第三套杆、第六传动杆、第三连接板、第五电动推杆、内齿轮、第一直齿轮、第七传动杆、缺齿锥齿轮、第十锥齿轮、第十一锥齿轮、第八传动杆、第一压杆、第二压杆、电动转杆、第一转动板、第二直齿轮、第三直齿轮、第九传动杆、第二转动板、第一收集机构和第二收集机构;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五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八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锥齿轮与第九锥齿轮相啮合;第九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三套杆进行固接;第三套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三套杆内部轴心与第六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板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内齿轮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内齿轮下方设置有第一直齿轮;第一直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七传动杆外表面与缺齿锥齿轮进行固接;缺齿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十锥齿轮;缺齿锥齿轮另一侧设置有第十一锥齿轮;第十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一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压杆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压杆进行固接;第一压杆侧边设置有第一收集机构;第二压杆侧边设置有第二收集机构;电动转杆与第一转动板进行固接;电动转杆与底架相连接;电动转杆与第二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二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相啮合;第三直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九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转动板进行固接;第一收集机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板;第一收集机构与底架相连接;第一收集机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收集箱;第二收集机构与底架相连接;第二收集机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板;第二收集机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收集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收集机构包括有入料框、接料筒、支撑架、弹簧和支撑框;入料框与底架相连接;入料框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板;入料框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收集箱;入料框下方设置有接料筒;接料筒与支撑架相连接;支撑架与弹簧进行固接;支撑架与支撑框进行滑动连接;弹簧与支撑框进行固接;支撑框与底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传动杆与第一套杆连接处、第三传动杆和第二套杆连接处、第六传动和第三套杆连接处外表面均设置有直切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截面呈七l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接料筒呈圆锥桶状,与营养钵的外形相契合。

有益效果:为解决目前塑料营养钵生产采用吹塑成型工艺,吹制出的中间产品是口对口连接的连体营养钵,营养钵的尾部还有残余的塑料细条,需要将连体营养钵和残余塑料细条分开才能形成最终的营养钵产品,目前主要是采用手工方式将连体营养钵分开,工人劳动强度非常高,效率低,且一般只会将连体营养钵分开,对于营养钵尾部的残余塑料细条并不会处理,导致产品品质较低的缺点。

本发明通过设置上料单元、分离单元和收集单元;使用时先将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控制启动该装置;将营养钵条放在上料单元上,利用上料单元将两个营养钵连接体当成一组,逐个转移至分离单元,利用分离单元将营养钵分离,然后配合收集单元将营养钵的尾部还有残余的塑料细条分开,塑料细条由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收集回收利用,营养钵由收集单元整理收集。

本发明实现了将连体营养钵分开,并将营养钵尾部的残余塑料细条也一并分离,代替人工处理大大提高了效率,且提高了营养钵的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料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上料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分离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分离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收集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收集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底架,2-上料单元,3-分离单元,4-收集单元,5-控制屏,6-第一收集箱,7-第二收集箱,201-第一传动轮,202-第一套杆,203-第一传动杆,204-第一锥齿轮,205-第二锥齿轮,206-第一传送机构,207-第三锥齿轮,208-第四锥齿轮,209-第二传送机构,2010-第一连接板,2011-第一电动推杆,301-电机,302-第二传动杆,303-第二传动轮,304-第三传动轮,305-第三传动杆,306-第四传动轮,307-第二套杆,308-第五锥齿轮,309-第六锥齿轮,3010-第二连接板,3011-第二电动推杆,3012-第七锥齿轮,3013-第四传动杆,3014-第五传动轮,3015-第六传动轮,3016-第一丝杆,3017-第一支架,3018-第一光杆,3019-第三电动推杆,3020-第四电动推杆,3021-第二支架,3022-第三支架,3023-第一电动滑杆,3024-第二电动滑杆,3025-第一电动夹,3026-第二电动夹,3027-第一电动滑轨,3028-第二电动滑轨,3029-第一夹板,3030-第二夹板,401-第七传动轮,402-第五传动杆,403-第八锥齿轮,404-第八传动轮,405-第九锥齿轮,406-第三套杆,407-第六传动杆,408-第三连接板,409-第五电动推杆,4010-内齿轮,4011-第一直齿轮,4012-第七传动杆,4013-缺齿锥齿轮,4014-第十锥齿轮,4015-第十一锥齿轮,4016-第八传动杆,4017-第一压杆,4018-第二压杆,4019-电动转杆,4020-第一转动板,4021-第二直齿轮,4022-第三直齿轮,4023-第九传动杆,4024-第二转动板,4025-第一收集机构,4026-第二收集机构,402501-入料框,402502-接料筒,402503-支撑架,402504-弹簧,402505-支撑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有底架1、上料单元2、分离单元3、收集单元4、控制屏5、第一收集箱6和第二收集箱7;底架1与上料单元2相连接;底架1与分离单元3相连接;底架1与收集单元4相连接;底架1与控制屏5相连接;上料单元2与收集单元4相连接;分离单元3与收集单元4相连接;收集单元4侧边设置有第一收集箱6和第二收集箱7。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5控制启动该装置;将营养钵条放在上料单元2上,利用上料单元2将两个营养钵连接体当成一组,逐个转移至分离单元3,利用分离单元3将营养钵分离,然后配合收集单元4将营养钵的尾部还有残余的塑料细条分开,塑料细条由第一收集箱6和第二收集箱7收集回收利用,营养钵由收集单元4整理收集;本发明实现了将连体营养钵分开,并将营养钵尾部的残余塑料细条也一并分离,代替人工处理大大提高了效率,且提高了营养钵的整体质量。

上料单元2包括有第一传动轮201、第一套杆202、第一传动杆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5、第一传送机构206、第三锥齿轮207、第四锥齿轮208、第二传送机构209、第一连接板2010和第一电动推杆2011;第一传动轮20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收集单元4相连接;第一传动轮201内部轴心与第一套杆202进行固接;第一套杆202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套杆202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203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传动杆203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204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3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板2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204侧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05;第二锥齿轮205内部轴心与第一传送机构206相连接;第一传送机构206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传送机构206与第三锥齿轮207相连接;第三锥齿轮207与第四锥齿轮208相啮合;第四锥齿轮208与第二传送机构209相连接;第二传送机构209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连接板2010与第一电动推杆2011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2011与底架1相连接。

将营养钵条放在第一传送机构206和第二传送机构209之间,同时收集单元4运作带动第一传动轮201传动第一套杆202,第一电动推杆2011启动带动第一连接板2010移动,第一连接板2010移动带动第一传动杆203及其相连接的第一锥齿轮204移动,移动至第一锥齿轮204与第二锥齿轮205相啮合,则由第一套杆202带动第一传动杆203传动第一锥齿轮204,第一锥齿轮204带动第二锥齿轮205传动第一传送机构206,第一传送机构206带动第三锥齿轮207传动第四锥齿轮208,第四锥齿轮208带动第二传送机构209运作,第一传送机构206和第二传送机构209同时运作带动两者之间的营养钵条移动,当需要其停止时启动第一电动推杆2011使得第一锥齿轮204与第二锥齿轮205断开即可;本单元实现了对营养钵条的转移。

分离单元3包括有电机301、第二传动杆302、第二传动轮303、第三传动轮304、第三传动杆305、第四传动轮306、第二套杆307、第五锥齿轮308、第六锥齿轮309、第二连接板3010、第二电动推杆3011、第七锥齿轮3012、第四传动杆3013、第五传动轮3014、第六传动轮3015、第一丝杆3016、第一支架3017、第一光杆3018、第三电动推杆3019、第四电动推杆3020、第二支架3021、第三支架3022、第一电动滑杆3023、第二电动滑杆3024、第一电动夹3025、第二电动夹3026、第一电动滑轨3027、第二电动滑轨3028、第一夹板3029和第二夹板3030;电机301与底架1相连接;电机301输出轴与第二传动杆302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302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传动杆302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303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3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304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304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305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305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三传动杆305外表面与第二套杆307进行滑动连接;第三传动杆305外表面与第四传动轮306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30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收集单元4相连接;第二套杆307外表面与第五锥齿轮308进行固接;第二套杆307外表面与第六锥齿轮309进行固接;第二套杆307外表面与第二连接板3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3010与第二电动推杆3011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3011与底架1相连接;第七锥齿轮3012一侧设置有第五锥齿轮308;第七锥齿轮3012另一侧设置有第六锥齿轮309;第七锥齿轮3012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3013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3013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四传动杆3013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3014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3014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3015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3015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3016进行固接;第一丝杆3016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丝杆3016外表面与第一支架3017进行旋接;第一支架3017与第一光杆3018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光杆3018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支架3017下方与第三电动推杆3019进行固接;第一支架3017下方与第四电动推杆3020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3019与第二支架3021进行固接;第二支架3021与第一支架3017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推杆3020与第三支架3022进行固接;第三支架3022与第一支架3017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架3021与第一电动滑杆3023进行固接;第二支架3021与第二电动滑杆3024进行固接;第三支架3022与第一电动滑杆3023进行固接;第三支架3022与第二电动滑杆3024进行固接;第一电动夹3025通过电动滑块与第一电动滑杆3023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夹3025通过电动滑块与第二电动滑杆3024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夹3026通过电动滑块与第一电动滑杆3023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夹3026通过电动滑块与第二电动滑杆3024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夹3026侧边设置有第一电动滑轨3027和第二电动滑轨3028;第一电动滑轨3027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电动滑轨3027与第一夹板3029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3028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电动滑轨3028与第一夹板3029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轨3027与第二夹板3030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3028与第二夹板3030进行滑动连接。

当两个口对口的营养钵条被带动移动至最前面的一组营养钵经过第一夹板3029和第二夹板3030之后停止,接着第一夹板3029和第二夹板3030启动在第一电动滑轨3027和第二电动滑轨3028上相向滑动,滑动至夹持住营养钵尾部的残余塑料细条,然后与第一电动夹3025和第二电动夹3026相连接的电动滑块启动在第一电动滑杆3023和第二电动滑杆3024上滑动,滑动至第一电动夹3025和第二电动夹3026位于两个营养钵尾部的残余塑料细条上方后停止,接着第三电动推杆3019和第四电动推杆3020启动带动第二支架3021和第三支架3022及其相连接的零件下移,下移至第一电动夹3025和第二电动夹3026的夹子位于塑料细条的两端,然后第一电动夹3025和第二电动夹3026启动将塑料细条夹持住,然后再次控制第一电动夹3025和第二电动夹3026一起在第一电动滑杆3023和第二电动滑杆3024上滑动,往远离第二电动滑轨3028方向滑动,所以这两个营养钵与营养钵条分离,然后第二电动推杆3011启动带动第二连接板3010移动,第二连接板3010移动带动第二套杆307及其相连接的第五锥齿轮308和第六锥齿轮309在第三传动杆305上滑动,滑动至第五锥齿轮308与第七锥齿轮3012相啮合,同时电机301带动第二传动杆302传动第二传动轮303,第二传动轮303带动第三传动轮304传动第三传动杆305,第三传动杆305带动第四传动轮306和第二套杆307转动,第四传动轮306带动收集单元4运作,第二套杆307带动第五锥齿轮308和第六锥齿轮309转动,第五锥齿轮308带动第七锥齿轮3012传动第四传动杆3013,第四传动杆3013带动第五传动轮3014传动第六传动轮3015,第六传动轮3015带动第一丝杆3016转动,第一丝杆3016转动带动第一支架3017及其相连接的零件包括夹持住的营养钵在第一光杆3018上滑动,滑动至收集单元4进行收集,收集完后第二电动推杆3011再次启动使得第六锥齿轮309与第七锥齿轮3012相啮合,则第七锥齿轮3012变为被第六锥齿轮309带动转动,转动方向与之前相反,所以第一支架3017往回移动进行复位,复位后停止移动,然后第三电动推杆3019和第四电动推杆3020启动带动第二支架3021和第三支架3022及其相连接的零件向上移动进行复位;本单元实现了将一组营养钵从营养钵条内分离开,方便后续进一步分离收集。

收集单元4包括有第七传动轮401、第五传动杆402、第八锥齿轮403、第八传动轮404、第九锥齿轮405、第三套杆406、第六传动杆407、第三连接板408、第五电动推杆409、内齿轮4010、第一直齿轮4011、第七传动杆4012、缺齿锥齿轮4013、第十锥齿轮4014、第十一锥齿轮4015、第八传动杆4016、第一压杆4017、第二压杆4018、电动转杆4019、第一转动板4020、第二直齿轮4021、第三直齿轮4022、第九传动杆4023、第二转动板4024、第一收集机构4025和第二收集机构4026;第四传动轮30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401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401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402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402外表面与第八锥齿轮403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402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五传动杆402外表面与第八传动轮404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轮404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201进行传动连接;第八锥齿轮403与第九锥齿轮405相啮合;第九锥齿轮405内部轴心与第三套杆406进行固接;第三套杆406与底架1相连接;第三套杆406内部轴心与第六传动杆407进行滑动连接;第六传动杆407外表面与第三连接板4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板408与第五电动推杆409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407外表面与内齿轮4010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409与底架1相连接;内齿轮4010下方设置有第一直齿轮4011;第一直齿轮4011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4012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4012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七传动杆4012外表面与缺齿锥齿轮4013进行固接;缺齿锥齿轮4013一侧设置有第十锥齿轮4014;缺齿锥齿轮4013另一侧设置有第十一锥齿轮4015;第十锥齿轮4014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4016进行固接;第十一锥齿轮4015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4016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16外表面与第一压杆4017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16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八传动杆4016外表面与第二压杆4018进行固接;第一压杆4017侧边设置有第一收集机构4025;第二压杆4018侧边设置有第二收集机构4026;电动转杆4019与第一转动板4020进行固接;电动转杆4019与底架1相连接;电动转杆4019与第二直齿轮4021进行固接;第二直齿轮4021与第三直齿轮4022相啮合;第三直齿轮4022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4023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4023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九传动杆4023外表面与第二转动板4024进行固接;第一收集机构4025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板4020;第一收集机构4025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收集机构4025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收集箱7;第二收集机构4026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收集机构4026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板4024;第二收集机构4026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收集箱6。

一组营养钵被带动移动至两个营养钵开口连接处位于第一转动板4020和第二转动板4024上方后停止,接着控制第一电动夹3025和第二电动夹3026背向移动将两个营养钵分离,然后电动转杆4019启动带动第一转动板4020和第二直齿轮4021转动,第二直齿轮4021带动第三直齿轮4022传动第九传动杆4023,第九传动杆4023带动第二转动板4024转动,第一转动板4020和第二转动板4024转动将两个营养钵的开口处的侧壁下压至分别与第一收集机构4025和第二收集机构4026接触,从而将营养钵固定住,然后再次控制第一电动夹3025和第二电动夹3026背向移动使得营养钵尾部的塑料细条与营养钵分离,然后电动转杆4019反向转动复位使得第一转动板4020和第二转动板4024松开营养钵,营养钵便由第一收集机构4025和第二收集机构4026收集起来,而塑料细条则被继续带动移动至第一收集箱6和第二收集箱7上方,然后第一电动夹3025和第二电动夹3026松开夹持,塑料细条便掉落至第一收集箱6和第二收集箱7内收集;当第一收集机构4025和第二收集机构4026上有营养钵卡住时,第五电动推杆409启动带动第三连接板408移动,第三连接板408移动带动第六传动杆407及其相连接的内齿轮4010向下移动,移动至内齿轮4010与第一直齿轮4011相啮合,同时第四传动轮306带动第七传动轮401传动第五传动杆402,第五传动杆402带动第八锥齿轮403和第八传动轮404,第八传动轮404带动第一传动轮201转动,第八锥齿轮403带动第九锥齿轮405传动第三套杆406,第三套杆406带动第六传动杆407传动内齿轮4010,内齿轮4010带动第一直齿轮4011传动第七传动杆4012,第一直齿轮4011、第七传动杆4012带动缺齿锥齿轮4013转动,缺齿锥齿轮4013转动一会带动第十锥齿轮4014转动,一会又带动第十一锥齿轮4015,所以第八传动杆4016被第十锥齿轮4014和第十一锥齿轮4015交替带动转动,一会正转一会反转,所以第八传动杆4016带动第一压杆4017和第二压杆4018往复转动,向下转动时将营养钵压下;本单元实现了将连体营养钵分开,并对于营养钵尾部的残余塑料细条进行去除。

第一收集机构4025包括有入料框402501、接料筒402502、支撑架402503、弹簧402504和支撑框402505;入料框402501与底架1相连接;入料框402501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板4020;入料框40250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收集箱7;入料框402501下方设置有接料筒402502;接料筒402502与支撑架402503相连接;支撑架402503与弹簧402504进行固接;支撑架402503与支撑框402505进行滑动连接;弹簧402504与支撑框402505进行固接;支撑框402505与底架1相连接。

第一收集机构4025和第二收集机构4026的结构相同,当营养钵分离后由入料框402501落至接料筒402502内,接料筒402502呈圆锥桶状,与营养钵的外形相契合,方便收集,营养钵越堆越多时支撑架402503承受的重量越来越大从而对弹簧402504进行挤压,支撑架402503在支撑框402505上下滑,弹簧402504反过来给接料筒402502和支撑架402503一个向上的力,进而对营养钵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与营养钵自身下落的重力方向相反,进而可使得两个营养钵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

第一传动杆203与第一套杆202连接处、第三传动杆305和第二套杆307连接处、第六传动和第三套杆406连接处外表面均设置有直切面。

可以使得杆与套之间相互滑动又能相互带动转动。

第一压杆4017和第二压杆4018截面呈七l形。

可以方便下压营养钵。

接料筒402502呈圆锥桶状,与营养钵的外形相契合。

可以方便接住营养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