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成型注嘴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8321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注塑成型注嘴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注塑成型,更为特别的是涉及制造带有在双槽中延伸的单加热元件的整体注嘴的一种方法,此加热元件带有平行伸展的,有间距的两个端部。
注塑成型注嘴具有一螺旋整体电加热元件环绕中部熔料孔伸展,这在技术上是众所周知的,如在1989年9月12日颁布的本发明人的美国专利第4,865,535号中可看到的。让加热元件的一部分在自身卷回可以在某些区域上提供更多的热量这也是已知的。尽管美国专利第4,865,535涉及有一条终端线的低压注嘴,但在同一管套中使加热线自身对折返回以使一个加热元件有两个终端线这也是已知的。然而,这相对来说成本高且加大了热量的分配问题,当然,每个注嘴必需有一根与外导线相联的终端线,以便将能量传递到加热元件上去。在以往,这常由带有一端头的加热元件提供,该端头经过注嘴后端附近的套圈上的径向开口向外伸出。关于此的一个例子,可以在1983年5月31日颁布的本发明人的美国专利4386262号中看到。在这种情况下,在一径向的伸展套中,环绕加热元件,由铍铜铸成了所谓的“热”终端。尽管此终端在结构上无缺点,但却有该终端太热的缺点,并导致由于外部导线或其它邻近材料过热而形成的损坏,另一个通过套圈上的开口向外凸出加热元件端部的例子可在颁布于1983年9月13日的本发明人的美国专利第4403405号中看到。在这里,半个垫圈被放到环绕加热元件的开口处以防导电的铍铜流出到终端。由于这将终端过热的问题解决了,因此被称为“冷”终端,但其缺陷是终端在结构上不牢固,很难保证终端笔直从注嘴中伸出。
在本发明人的1989年6月13日颁布的美国专利4837925号中描述了另一个制造一个终端方法的例子,其中加热元件的端部从套圈的孔中伸出。然而,因为它是使用低压,加热元件的另一端头接地于注嘴体上,从而只有一个单终端线延伸到终端,所以,相对来说,加热元件的端部容易焊接。可靠的有两条终端线的终端比仅有一终端线的终端更难制造,这是因为加热元件的两个凸出端以预定间距相互平行伸展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终端必须在结构上牢固,而相对无须两步不同焊接步骤来说更易制造。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制造一种整体注嘴的方法以至少部分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该注嘴带有在双槽内通向两个端部的加热元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结构很牢固的终端的整体注嘴的制造方法。在这里,加热元件的两个端部相距一定距离,相互平行径向从注嘴体内伸出。
为了这个目的,在它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造注塑成型注嘴的一种方法,其步骤包括制造一个长钢外体,它带有一个前端、一个后端、一个总体上讲是圆柱形的外表面,一个从后端至前端沿中心延伸的熔孔,把位于钢体外表面的螺旋槽中的绝缘电加热元件整体进行真空钎焊,加热元件有一伸展在外壳中的绝缘加热线,改进由下面步骤组成(a)在体的外表面制造螺旋槽,以使一双槽从体前端附近的一个U型弯曲部分向后延展;
(b)把加热元件绕放于槽中,因而加热元件具有一装在槽弯曲部分的U型弯,还有两个端部分从注嘴外体后端附近的槽向外径向伸展到加热元件的两个端头。
也就是说本发明指出一种制造注塑成型注嘴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制造带有后端、前端、大体的圆柱外表面和一从前端通向后端的中心熔孔的长形钢外体,用整体真空钎焊法把一绝缘由电加热元件焊于注嘴体的外表面上的螺旋槽里,电加热元件有一条伸入外套管中的绝缘加热线,其特征是,改进包括下面的步骤(a)制造注嘴体外表面上的螺旋槽,以使一双槽从注嘴体的前端附近的U型弯曲部分以既定的图型向后扩展,(b)把加热元件缠入双槽,由此加热元件有一装在槽弯曲部分内的U型弯,还有两个端部分从靠近注嘴外体后端的槽中向外径向伸出直至加热元件的双端头,(c)制造一个钢的前套圈,它带有一个后表面、一个圆形的敞口,此敞口由此沿中央扩展,圆形的敞口有一个定的直径以匹配于注嘴外体的外表面,(d)制造一个钢的后套圈,它带有一个后表面,一个前表面,一个由此沿中央伸展的圆形敞口,敞口有一个预定的直径以匹配于注嘴外体的外表面,至少加工前套圈和后套圈中的一个,由此,当后套圈的前面邻接于前套圈的后面时,一个径向的孔腔在前,后套圈之间形成,(e)将前套圈环绕安装在注嘴外表面上靠近加热元件的两凸出端处,(f)把后套圈环绕注嘴外体的外表面安装,后套圈的前表面支撑于前套圈的后表面上,加热元件的两个端头通过前套圈和后套圈间形成的径向开口径向向外凸出,(g)制造一个钢的柱销,它带有一个内部端和一个外部端、两个有既定间距且平行的孔从柱销的内端穿过柱销延伸以安放加热元件的两个凸出端部,(h)安装钢柱销,使其从前套圈和后套圈间形成的径向开口径向向外伸展,经过柱销的两个孔,加热元件的两端部向外延伸出一定的距离,(i)沿着外体、前套圈、后套圈、柱销之间的结合处及通过柱销双孔伸出的加热元件双端部分的周围施加焊料,(j)将组装起来的外体、加热元件、前套圈、后套圈和柱销根据既定的周期在真空炉的低氧气氛中加热到高于焊料熔点的温度以便熔化焊料,使外体,加热元件,前、后套圈和柱销焊为一个整体,形成金属单体注嘴。
更进一步包括至少加工前套圈和后套圈中的一个,由此,环绕在前后套圈之间的径向开口形成一个座,通过将柱销的内端置于所述座中安装柱销。
更进一步还包括制造带有一向前伸展绝缘法兰体的前套圈,该法兰从注嘴体的外表面向外间隔一段既定的距离。
更进一步还包括制造在靠近其后端处带有一较小外直径部分的注嘴,并至少制造后套圈使其配套于注嘴体较小外部直径部分。
更进一步还包括制造在其后端附近带有向内伸展座的注嘴,制造带有向内伸展法兰的后套圈部分,该法兰被安放在上述体中的上述座里,由此,后套圈的后端完全与注嘴体后端相齐。
更进一步还包括加工前套圈的后面和后套圈的前面以在安装成相互邻接时进行联结。
其中径向凸出的加热元件端部被纵向对齐,并进一步包括加工前、后套圈,由此,在前、后套圈之间的、并且加热元件的两个端头部由此通过的径向开口是一个纵向伸展的开口,以安放纵向对齐的加热元件的端部。
更进一步还包括加工后套圈,使所述开口从后套圈的前面向后延伸。
更进一步还包括加工大体是圆柱形的柱销部,以使一个中间孔从外端伸展一定距离与从内端伸出的双孔相接。
其中加热元件的各端部有一条向外伸展至相应的加热元件端部的裸线,并包括下列进一步的步骤
(k)制造一对长金属联结器,每个联结器有一圆柱形的外表面、一个内端,一个外端、一个从内端伸向外端的纵向孔以在此接收加热元件的一条裸终端线及一个靠内端的和一个靠外端的有纵向间距的横向螺纹孔,该横向孔从纵向孔穿到外表面以在此安放止动螺丝,(l)安装各自带有加热元件的一个裸终端线的金属联接器,此裸终端线通过联接器的内端延伸入纵向孔内,并超过靠内的螺纹横向孔,(m)制造有一圆柱形外表面的绝缘体,此绝缘体还有一内端、一外端、两个有间距且平行的纵向孔,此二孔从内端通向外端以在其中安放金属联结器,另有两个从各自的纵向孔通向外表面的有纵向间距的横向孔以由此插入止动螺丝,(n)安装绝缘体,使绝缘体的内端被安放在柱销中央孔腔内,安装每个金属联结器,使联结器被安放在绝缘体的纵向孔内,联结器上的横向螺纹孔与绝缘体上的横向开口对齐,将一止动螺丝经绝缘体上的每个横向开口插入联结器上已对齐的横向螺丝孔,拧紧联结器靠内的螺纹横向孔中的止动螺丝以牢固地把每个联结器与伸入这里的加热元件的裸终端线相联结,由此,一外导线的裸端头能从外端插入每个金属联结器的纵向孔中,并超过外端的螺纹横向孔,通过拧紧在联结器外端的螺纹横向孔内的止动螺丝,将导线的裸端头与联结器牢固地连接起来。
更进一步包括将柱销的外端套扣,提供一空心的终端保护套,此保护套有一螺纹内端,在外导线为了向外伸过绝缘体而被连接到至少绝缘体的外端之后,保护套被安装在柱销部件的外端。


图1是注嘴各组成部件的立体分解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制造注嘴的一些步骤。
图2是一张示意图,显示了环绕注嘴体外表面的加热元件槽的图形。
图3是一张展示附加元部件的立体断面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制造终端的其他步骤。
首先,图1中的说明显首注塑成型注嘴的多个元件,该注嘴有一条双槽及一个有两条终端线的终端,并表示出它们是如何进行组装的。一个长外部体10由模具钢制成,它中间有一熔料孔由后端14通向前端16。尽管本实施例中讲述的注嘴体10由一块部件制成,但它也可以象本发明人的颁布于1990年8月7日的美国专利4945630号中描述的那样,由几个纵向部分相接而制成,以提供各种备选的尺寸、长度。一螺旋槽18环绕于注嘴体10的外表面20上。它是个双沟槽,从注嘴体10前端16附近的U型弯曲部分21向后延展。正如图2所示,双槽18按预定的图形制成,以便根据系统的需要,沿注嘴体10的表面20改变供热量。在本实施例中,双螺旋槽18在外体10的后端和前端14、16附近更密集一些,所以与体10的中部相比,这些部分被提供了更多的热量。在注嘴体10的外部面20总体上是圆柱体时,在本实施例中,注嘴体在前端16带有一斜边体22,在后端14附近,一直径减少的部分24从一向内伸展座26延伸。电加热元件28被环绕于双螺旋槽18内,元件28带有被放于槽18的U型弯曲部分21中的-U型弯曲29、并在体10的后端14附近带有向外径向伸出到双端头32的双端头部分30。在工艺上已熟知,加热元件28有一条从在钢套管38内的,如氧化镁这样的绝缘体36中延伸出来的细加热线34。加热线34在各自端头32与终端线40相连。终端线40的直径比细加热线大许多,所以,它们不发热。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在加热线34和外环套管38之间发生短路,外套管38被向回剥脱,使它略微短于绝缘材料。一个细的空心热电偶管42在加热元件28之上,纵向伸到热电偶孔44并干焊接在体10的外部表面20上,热电偶孔44在前端16附近,被斜向加工入体10中。
前套圈46由钢制成,带有预定直径的圆形敞口48,以便套在外部体10的外表面20上,在本实施例中,前套圈46带有一个向内部延展的,形成了后端面52的法兰部分50、从后法兰部分50向前伸展的一个绝缘法兰部分54。前套圈46的后端面52带有将在下面更详细介绍的两个座的靠外弓形座58和靠内弓形座56。前套圈46环绕体10被安装,它带有邻近并与加热元件28的两个凸出端头部分30成一直线的弓形座56、58。即使前套圈46带有圆开口48(它与外表面20的减少直径部分24相匹配),但它仍太小而无法从体10的前端头16处滑过,通过以一定的角度向内移动它跨过加热元件28的伸出端30,它被从后部安装上,之后在体10的后端头14上把它向前转动到位。
后套圈60由钢制成,带有圆形开口62,开口62从中部由后表面64向前表面66伸展。本实施例中,敞口62是为与体10的外表面20的减直径部分24匹配而制,套圈60带有向内延伸的法兰68,法兰68与在体10的后端14上的向内延伸的座26相匹配。同样,后套圈60的前表面66带有向前延伸的内凸边70,当互相连接支撑时,内凸边70与前套圈46的后表面52啮合。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体10的外表面20、前套圈46和后套圈60能由互相匹配的各种适宜的形状制成。后套圈60带有一个从前表面66纵向扩展开去的径向口72。后套圈60的外壁74有一内座76和一环绕纵向开口72的较大外座78。在后套圈60上的这些敞口座76、78被制成环型,另外,本实施例中,每个座的一部分通过加工在前套圈46的后表面52上的内、外弓形座56、58形成。后套圈60带有后表面64,后表面64上有一开口80用以安放热电偶线,还有一螺栓孔82以安放为安装加固目的用的螺栓。后套圈60安装在体10的后端头14之上,它带有座76、78,这些座环绕纵向开口72并与前套圈的弓形座56、58相对齐。前表面66支撑着前套圈46的后表面52,内凸边70与后表面52相啮合以保正既定的位置。向内延展的法兰68安放于环绕注嘴体10的后端14的座26上,后套圈60的后表面64与体10的后端头14相齐。加热元件的端头30经后套圈60上的开口72向外延伸,环绕开口72的内、外圆环座76、78分别由前、后套圈46、60所形成。在其它实施例中,前、后套圈46、60可能以不同的联结方式形成开口72或在它们之间形成不同形状的开口。
柱销部分84由钢制成,带有两个由内端88延伸至中心孔90的孔86,中心孔90由外端92伸进。两个孔86彼此平行伸展并相隔一个既定的距离。每个孔86都足够大以与加热元件28的向外伸出端部30相匹配。在柱销84总体上是圆柱体时,在与环绕纵开口72的内座76相匹配的内端头88上,有一较小直径的颈部94。如图2所示,当内端头88的颈部94坐进环绕开口72的内座76中后,柱销84就安装上了,并且加热元件28的端头30经两个平行孔86伸出。这在结构上支持了加热元件28的向外凸出端头30,保证它们能以一定的间距平行向外径向延展。
当上述元件如图3中所示那样被安装后,焊料如镍合金糊就加在元件间的结合处和穿过柱销84的双孔86的加热元件双端头部分30的周围。类似于本发明人的1985年12月10日颁布的美国专利4557685中所述的,焊料还沿着缠绕在螺旋槽18中的加热元件28使用。组合体然后被放入图中未示的一个真空炉中,按照既定的周期在高于焊料熔点的温度下加热。当炉子逐步升温时,它被抽成相对很高的真空以便将几乎全部的氧气抽出。在达到焊料的熔点之前,由于回填了一部分如氩、氖等惰性气体,炉内的真空度部分降低了。在镍合金焊料熔化时,通过毛细管作用,它们沿元件之间的结合处并环绕加热元件28流动,以便将元件28嵌铸在槽18中。真空炉的焊接使各部分的钢体通过镍合金的金属化联结作用,形成了金属化的单块整体耐高温注嘴96。在注嘴被冷却后,将它移出真空炉,经加工形成一个较为光滑的外壁。一个热电偶孔(未显示)穿过前、后套圈被加工以将后套圈60的后表面66上的热电偶槽80与沿体10的外表面20焊接的热电偶管42相连。如图3所示,热电偶线97通过热电偶孔和热电偶管42插入并通过热电偶槽80向外弯曲以监测体10前端16附近的温度。
特别是参考图3,一个长金属联结器98被制成各有一个内端100、一个外端102、一个圆柱形外表面104、一个纵孔106,孔106足够的大以在其中安放裸电线。每个联结器98也在其内和外端制造了从纵向孔106延伸至外表面104的纵向间隔螺纹孔108、110。每个联结器安装于加热元件28的径向凸出端30的一个端头32上,裸线部分40从联结器98的内端100伸入纵向孔106,并伸入超过靠内的螺纹横向孔108。
一个绝缘体112有内端头114、外端头116和一个圆柱形外表面118,它由合适的陶瓷绝缘材料制成。绝缘体112也有两个相隔开的平行纵向孔120和两个从各自纵向孔120延伸到外表面118的,在纵向有既定间距的横向孔122。绝缘体112套于联结器98之上,其内端114位于柱销84的中间口90内。每个金属联结器98被放于绝缘体112的任一纵向孔120内,联结器98的螺纹槽孔108、110与绝缘体112的横向开口122相对齐。之后,一个止动螺丝124经绝缘体的横向开口122插入对齐的、联结器98上的螺纹横向孔108、110中,联结器98的内螺纹孔108内的止动螺丝拧紧了加热元件28的凸出端30的裸线端部40,以将每个联结器98与加热元件28的一端32牢固相连。换句话说,联结器98先插入绝缘体112,之后与加热元件28的端头32相连。
如图3所示,外部的电导线128的裸头126从外端102插入每个金属联结器98的纵向孔106中,并超过其外螺纹横孔110。每个孔110内的止动螺丝124随后被拧紧以将导线128牢固地连接在联结器98上。很明显,加热元件28的端部30的裸线部分40、导线128的裸头126和联结器98的长度必须被事先定好以保证将它们牢固的连接起来。而且,加热元件28的端头部分30、柱销84和绝缘体112的长度必须预定好以保证金属联结器98被全部放入绝缘体112中。最后,一个已被套在导线128之上的、中空的终端保护套130被安装,它环绕绝缘体112从柱销84向外伸出。此保护套管130有一个螺纹内端132,此内端132旋套于螺纹柱销体84之上,柱销84处于环绕纵向开口72的外座78内。除了保护联结器98和绝缘体112以外,套130还增加了终端的结构强度以防止它从正常的位置上弯曲。
在使用中,浇口嵌件134或注嘴封口(用以提供所需的浇口构型)被安装于注嘴整体96的前端上。一个或更多的注嘴96被安装于一个适宜的铸模上,绝缘法兰54被放于模腔板的合适的座上以定位及支撑注嘴。向前延伸的绝缘法兰端54从体10的外表面20向外有一个既定距离的间隔以提供热绝缘体以防止过多的热损耗。由能通过导线128提供给注嘴96的加热元件28以将其升到预定的操作温度。之后,从成型机出来的加压熔融物被注入,流过每个注嘴96的体10的中心孔12并通过附近的浇口进入模腔。在模腔被注满后,注射压力保护片刻以便保压,之后被减压。在短期冷却后,模具打开以顶出模塑产品。此后,模具关上,注射压力再度施加以再次充满模腔。此循环不断重复,其频率取决于模腔的形状和被成型材料的类型。
尽管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已描述了高温歧管的制造,很明显,只要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它已被那些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所理解并被定义于下列权利要求中),各种改进都可做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注塑成型注嘴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制造带有后端、前端、大体的圆柱外表面和一从前端通向后端的中心熔孔的长形钢外体,用整体真空钎焊法把一绝缘由电加热元件焊于注嘴体的外表面上的螺旋槽里,电加热元件有一条伸入外套管中的绝缘加热线,其特征是,改进包括下面的步骤(a)制造注嘴体外表面上的螺旋槽,以使一双槽从注嘴体的前端附近的U型弯曲部分以既定的图型向后扩展,(b)把加热元件缠入双槽,由此加热元件有一装在槽弯曲部分内的U型弯,还有两个端部分从靠近注嘴外体后端的槽中向外径向伸出直至加热元件的双端头,(c)制造一个钢的前套圈,它带有一个后表面、一个圆形的敞口,此敞口由此沿中央扩展,圆形的敞口有一个既定的直径以匹配于注嘴外体的外表面,(d)制造一个钢的后套圈,它带有一个后表面,一个前表面,一个由此沿中央伸展的圆形敞口,敞口有一个预定的直径以匹配于注嘴外体的外表面,至少加工前套圈和后套圈中的一个,由此,当后套圈的前面邻接于前套圈的后面时,一个径向的孔腔在前,后套圈之间形成,(e)将前套圈环绕安装在注嘴外表面上靠近加热元件的两凸出端处,(f)把后套圈环绕注嘴外体的外表面安装,后套圈的前表面支撑于前套圈的后表面上,加热元件的两个端头通过前套圈和后套圈间形成的径向开口径向向外凸出,(g)制造一个钢的柱销,它带有一个内部端和一个外部端、两个有既定间距且平行的孔从柱销的内端穿过柱销延伸以安放加热元件的两个凸出端部,(h)安装钢柱销,使其从前套圈和后套圈间形成的径向开口径向向外伸展,经过柱销的两个孔,加热元件的两端部向外延伸出一定的距离,(i)沿着外体、前套圈、后套圈、柱销之间的结合处及通过柱销双孔伸出的加热元件双端部分的周围施加焊料,(j)将组装起来的外体、加热元件、前套圈、后套圈和柱销根据既定的周期在真空炉的低氧气氛中加热到高于焊料熔点的温度以便熔化焊料,使外体,加热元件,前、后套圈和柱销焊为一个整体,形成金属单体注嘴。
2.如权利要求1中的生产注塑成型注嘴的方法,其特征是,更进一步包括至少加工前套圈和后套圈中的一个,由此,环绕在前后套圈之间的径向开口形成一个座,通过将柱销的内端置于所述座中安装柱销。
3.如权利要求2中的生产注塑成型注嘴的方法,其特征是,更进一步包括制造带有一向前伸展绝缘法兰体的前套圈,该法兰从注嘴体的外表面向外间隔一段既定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2中的生产注塑成型注嘴的方法,其特征是,更进一步包括制造在靠近其后端处带有一较小外直径部分的注嘴,并至少制造后套圈使其配套于注嘴体较小外部直径部分。
5.如权利要求2中的生产注塑成型注嘴的方法,其特征是,更进一步包括制造在其后端附近带有向内伸展座的注嘴体,制造带有向内伸展法兰的后套圈部分,该法兰被安放在上述体中的上述座里,由此,后套圈的后端完全与注嘴体后端相齐。
6.如权利要求2中的制造注塑成型注嘴的方法,其特征是,更进一步包括加工前套圈的后面和后套圈的前面以在安装成相互邻接时进行联结。
7.如权利要求2中的制造注塑成型注嘴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径向凸出的加热元件端部被纵向对齐,并进一步包括加工前、后套圈,由此,在前、后套圈之间的、并且加热元件的两个端头部由此通过的径向开口是一个纵向伸展的开口,以安放纵向对齐的加热元件的端部。
8.如权利要求7中的制造注塑成型注嘴的方法,其特征是,更进一步包括加工后套圈,使所述开口从后套圈的前面向后延伸。
9.如权利要求2中的制造注塑成型注嘴的方法,其特征是,更进一步包括加工大体是圆柱形的柱销部,以使一个中间孔从外端伸展一定距离与从内端伸出的双孔相接。
10.如权利要求2中的制造注塑成型注嘴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加热元件的各端部有一条向外伸展至相应的加热元件端部的裸线,并包括下列进一步的步骤(k)制造一对长金属联结器,每个联结器有一圆柱形的外表面、一个内端,一个外端、一个从内端伸向外端的纵向孔以在此接收加热元件的一条裸终端线及一个靠内端的和一个靠外端的有纵向间距的横向螺纹孔,该横向孔从纵向孔穿到外表面以在此安放止动螺丝,(l)安装各自带有加热元件的一个裸终端线的金属联接器,此裸终端线通过联接器的内端延伸入纵向孔内,并超过靠内的螺纹横向孔,(m)制造有一圆柱形外表面的绝缘体,此绝缘体还有一内端、一外端、两个有间距且平行的纵向孔,此二孔从内端通向外端以在其中安放金属联结器,另有两个从各自的纵向孔通向外表面的有纵向间距的横向孔以由此插入止动螺丝,(n)安装绝缘体,使绝缘体的内端被安放在柱销中央孔腔内,安装每个金属联结器,使联结器被安放在绝缘体的纵向孔内,联结器上的横向螺纹孔与绝缘体上的横向开口对齐,将一止动螺丝经绝缘体上的每个横向开口插入联结器上已对齐的横向螺丝孔,拧紧联结器靠内的螺纹横向孔中的止动螺丝以牢固地把每个联结器与伸入这里的加热元件的裸终端线相联结,由此,一外导线的裸端头能从外端插入每个金属联结器的纵向孔中,并超过外端的螺纹横向孔,通过拧紧在联结器外端的螺纹横向孔内的止动螺丝,将导线的裸端头与联结器牢固地连接起来。
11.如权利要求10中的制造注塑成型注嘴的方法,其特征是,更进一步包括将柱销的外端套扣,提供一空心的终端保护套,此保护套有一螺纹内端,在外导线为了向外伸过绝缘体而被连接到至少绝缘体的外端之后,保护套被安装在柱销部件的外端。
全文摘要
一种制造带有单电加热元件的注塑成型注嘴的方法,该电加热元件绕在靠近前端有U形弯曲部分的双槽中,前、后套圈部被安装注嘴体上,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径向开口槽,并且安装一柱销使加热元件二个端部从开口径向向外平行延伸,然后被用真空炉焊接起来,两个圆柱体金属连接器及圆柱绝缘体被安装在加热元件的凸出端部,一个终端套被螺旋拧紧于柱销的凸出端以向外延伸,超过连接器和绝缘体,以保护它们并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
文档编号B29C45/27GK1073134SQ9211348
公开日1993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13日
发明者乔布斯特·乌尔里克·盖勒特 申请人:乔布斯特·乌尔里克·盖勒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