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成型模具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74207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色成型模具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双色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色成型模具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自动档的档位指示牌,一般采用黑白两层注塑成型后,再在白色的塑料上喷上黑色喷漆,再通过镭射在黑漆上刻字,然后在位于镭射区域的白底层就会外露,进而形成档位指示标记。现有技术下在对此种产品进行双色成型过程中,一般采用熔点较为接近的PC料,先注塑黑色底层,待稍微冷却后再注塑白色层,但在注塑白色层的过程中,由于白色层和黑色层在结合过程中,往往会使得白色层和黑色层发生粘结且白色层中夹杂黑色杂质,使得白色层出现很多瑕疵,进而形成产品不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且不易混料的双色成型模具的加工工艺。
[0004]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双色成型模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6](I)分别取高熔点白色塑胶料和低熔点黑色塑胶料,并分别对应放置于双色成型机的白色料筒和黑色料筒内;
[0007](2)将紧固于成型机且对应于白色料嘴处的第一色前模与设置在双色模具旋转盘上的第一色后模合模并完成白色料件的注塑;
[0008](3)将注塑有白色料件的第一色前模和第一色后模分开且使得成型后的白色料件通过设置在第一色后模中的压紧机构将其压紧于后模内;
[0009](4)将双色模具旋转盘旋转180度,使得压有白色料件的第一色后模与紧固于成型机且对应于黑色料嘴处的第二色前模合模并完成黑色料件的成型及其与白色料件的结合;
[0010](5)将成型有黑色料件和白色料件的双色产品的第二色前模和第一色后模分模并依靠设置在第二色前模和第一色后模上的拉杆机构将双色料件顶出。
[0011]其中,所述高熔点白色塑胶料设置为PC,所述低熔点黑色塑胶料设置为ABS。
[0012]其中,所述拉杆机构包括紧固于第一色后模一侧的拉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色前模的弹性顶出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色前模一侧用于和所述拉杆一端相配合的导向槽。
[0013]其中,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包括外露于所述第二色前模一侧的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与设置在所述拉杆一侧的凹槽相配合。
[0014]其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色后模内的压柱和压块,所述压柱和压块下端面的一半压设于白色料件的边缘,所述压柱和压块下端面的另一半压设于白色料件边缘处的第一色后模的模仁上。
[0015]其中,所述双色模具旋转盘上还设置有第二后模,所述第二后模与所述第一色后模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二后模与所述第一色后模结构相同。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先成型高熔点的白色料件,然后将白色料件压紧于第一色后模内,并将压有白色料件的第一色后模旋转到和第二色前模相配合的位置,进而在注塑低熔点的黑色料件,最后再通过拉杆机构件将成型后的双色料件脱模,本发明采用高低两个熔点的塑料进行注塑,能够有效降低物料成本低,且采用先注塑白色料件再注塑黑色料件,使得不易混料。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一种双色成型模具上的拉杆机构的轴测图。
[0018]图2是本发明一种双色成型模具上的压紧机构的轴测图。
[0019]图中:1.拉杆、2.弹性凸起、3.压柱、4.压块、5.白色料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1]一种双色成型模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2](I)分别取高熔点白色塑胶料和低熔点黑色塑胶料,并分别对应放置于双色成型机的白色料筒和黑色料筒内;作为优选实施方式,白色塑胶料采用价格较贵熔点较高的PC料,黑色塑胶料采用价格便宜熔点较低的黑色ABS料,以此方式加工,使得白色料件和黑色料件能够很好的结合且不会发生粘结。
[0023](2)将紧固于成型机且对应于白色料嘴处的第一色前模与设置在双色模具旋转盘上的第一色后模合模并完成白色料件的注塑;先注塑白色料件,后注塑黑色料件,不宜发生混料,进而使得白色表层混有黑色瑕疵。
[0024](3)将注塑有白色料件的第一色前模和第一色后模分开且使得成型后的白色料件通过设置在第一色后模中的压紧机构将其压紧于后模内;压紧机构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成型后的白色料件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翘曲或变形,进而影响到黑色料件的成型。
[0025](4)将双色模具旋转盘旋转180度,使得压有白色料件的第一色后模与紧固于成型机且对应于黑色料嘴处的第二色前模合模并完成黑色料件的成型及其与白色料件的结合;
[0026](5)将成型有黑色料件和白色料件的双色产品的第二色前模和第一色后模分模并依靠设置在第二色前模和第一色后模上的拉杆机构将双色料件顶出。拉杆机构的设置,能够在开模的瞬间通过拉杆机构中的拉杆拉动设置在第二色前模中的顶出机构,进而保证双色料件顺利脱模。
[002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拉杆机构包括紧固于第一色后模一侧的拉杆1、设置在所述第二色前模的弹性顶出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色前模一侧用于和所述拉杆I 一端相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包括外露于所述第二色前模一侧的弹性凸起2,所述弹性凸起2与设置在所述拉杆I 一侧的凹槽相配合,此结构的设计,能够在开模时通过凹槽与凸起的分离来挤压内部弹性顶出机构,进而起到脱模的目的。
[0028]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色后模内的压柱3和压块4,所述压柱3和压块4底端的端面的一半压设于白色料件5的边缘,所述压柱3和压块4底端的端面的另一半压设于白色料件5边缘处的第一色后模的模仁上。所述压紧机构的设置,能够能够有效避免成型后的白色料件5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翘曲或变形,进而影响到黑色料件的成型。
[0029]所述双色模具旋转盘上还设置有第二后模,所述第二后模与所述第一色后模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二后模与所述第一色后模结构相同。
[0030]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双色成型模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取高熔点白色塑胶料和低熔点黑色塑胶料,并分别对应放置于双色成型机的白色料筒和黑色料筒内; (2)将紧固于成型机且对应于白色料嘴处的第一色前模与设置在双色模具旋转盘上的第一色后模合模并完成白色料件的注塑; (3)将注塑有白色料件的第一色前模和第一色后模分开且使得成型后的白色料件通过设置在第一色后模中的压紧机构将其压紧于后模内; (4)将双色模具旋转盘旋转180度,使得压有白色料件的第一色后模与紧固于成型机且对应于黑色料嘴处的第二色前模合模并完成黑色料件的成型及其与白色料件的结合; (5)将成型有黑色料件和白色料件的双色产品的第二色前模和第一色后模分模并依靠设置在第二色前模和第一色后模上的拉杆机构将双色料件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成型模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熔点白色塑胶料设置为PC,所述低熔点黑色塑胶料设置为AB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成型模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机构包括紧固于第一色后模一侧的拉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色前模的弹性顶出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色前模一侧用于和所述拉杆一端相配合的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色成型模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包括外露于所述第二色前模一侧的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与设置在所述拉杆一侧的凹槽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成型模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色后模内的压柱和压块,所述压柱和压块下端面的一半压设于白色料件的边缘,所述压柱和压块下端面的另一半压设于白色料件边缘处的第一色后模的模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成型模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色模具旋转盘上还设置有第二后模,所述第二后模与所述第一色后模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二后模与所述第一色后模结构相同。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色成型模具的加工工艺,通过先成型高熔点的白色料件,然后将白色料件压紧于第一色后模内,并将压有白色料件的第一色后模旋转到和第二色前模相配合的位置,进而在注塑低熔点的黑色料件,最后再通过拉杆机构件将成型后的双色料件脱模,本发明采用高低两个熔点的塑料进行注塑,能够有效降低物料成本低,且采用先注塑白色料件再注塑黑色料件,使得不易混料。
【IPC分类】B29C45-06, B29C45-40, B29C45-14, B29C45-16
【公开号】CN104589580
【申请号】CN201410809253
【发明人】张吉奎
【申请人】苏州特铭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