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把手容器的热成型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512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有水量检测装置和/或温度传感装置(图中未标示),所述水量检测装置和/或温度传感装置电连接报警装置(图中未标示)。即通过水量检测装置获取冷水循环装置中的水量,通过温度传感装置获取冷水循环装置出水端的水温,并通过报警装置对水量或水温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如此当冷水循环装置中的水量过少或水温过高时,均会被立即检测到并发送给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则发出报警信号警示工作人员。
[0035]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容器输送通道一侧的加热灯40以及设置在所述容器输送通道另一侧的反射板60。所述反射板60上开设有通风口 61。所述反射板60外设置有鼓风装置(图中未示意出),鼓风装置将风通过该通风口 61送入到容器输送通道内,使得容器输送通道内部热量分布更加均勾。
[0036]在容器输送通道一侧设置加热灯40,另一侧设置反射板60。反射板60由不锈钢材料加工成镜面,使得能用于反射灯光。通过反射板60将灯光反射作用照射在容器10上,无需在容器输送通道两侧均设置加热灯40,使加热机构的结构得以简化,并能降低系统成本,节约能源。所述加热灯40为红外线灯,所述红外线灯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红外线灯均匀分布在所述容器输送通道的侧部。红外线灯设置在机架41上(请再参阅图1)。
[0037]所述输送链50设有一个以上用于使得所述容器10自转的转动机构52,所述转动机构52与所述安装位51 相应。容器10在容器输送通道中运行过程中,转动机构52使得容器10持续转动,使得容器10整体受热更加均匀,如此容器10产品成型质量好。
[0038]请参阅图5,所述容器输送通道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制冷铜管的支撑机构70。所述支撑机构70包括导向板71与调节板72。所述导向板71安装在所述反射板60上,导向板71上下分别设置有两个安装孔712 (请参阅图6),用紧固件插入到安装孔712将导向板71安装到反射板60上。所述调节板72安装在所述导向板71上,且所述调节板72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板71移动,所述调节板72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制冷铜管的支撑结构。由于调节板72能在导向板71上移动,如此可以调节调节板72在导向板71上的位置,使得制冷铜管靠近容器10的把手部,并能适应多种带把手容器,得到的把手容器产品质量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为套管73,所述套管73与所述调节板72固定连接。套管73沿着容器输送通道输送方向设置,套管73套接制冷铜管,以支撑制冷铜管,使得制冷铜管的安装效果较好。
[0039]请参阅图6、7,所述调节板72两侧均弯折以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折弯部7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弯部721为滑槽,其是对样板通过采用切割工艺使得在调节板72两端形成滑槽形状,或者直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工艺使得在调节板72端部形成滑槽形状。所述导向板71两侧均具有与所述折弯部721相应的凸缘711,所述凸缘711位于所述折弯部721内,且所述折弯部721与所述凸缘711之间接触配合。
[0040]所述调节板72上设置有一个以上螺纹孔722,图5中示意的螺纹孔72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支撑结构两侧。所述调节板72还设有与所述螺纹孔722相配合的螺杆723,所述螺杆723 —端旋入所述螺纹孔722内、并与所述导向板71抵触,所述螺杆72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螺纹孔722外部。旋紧螺杆723即可将调节板72稳固在导向板71上,而旋出螺杆723则方便调整调节板72在导向板71上的位置,使得制冷铜管能更加靠近容器10的把手部。
[0041]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带把手容器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将容器加热成软化状态,所述加热机构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容器的加热容纳部;及 冷却件,所述冷却件位于所述加热容纳部内,且所述冷却件与所述容器的把手部相应设置,所述冷却件连接有冷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把手容器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纳部为容器输送通道,还包括与所述容器输送通道相配合的输送链,所述输送链设有一个以上用于安装所述容器的安装位,所述输送链用于使得所述容器沿着所述容器输送通道从一端运行至所述容器输送通道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把手容器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件为制冷铜管,所述冷却装置为冷水循环装置,所述制冷铜管沿着所述输送通道设置,所述制冷铜管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冷水循环装置的进水端与出水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把手容器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循环装置连接有水量检测装置和/或温度传感装置,所述水量检测装置和/或温度传感装置电连接报警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把手容器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容器输送通道一侧的加热灯以及设置在所述容器输送通道另一侧的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上开设有通风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把手容器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链设有一个以上用于使得所述容器自转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安装位一一相应。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把手容器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灯为红外线灯,所述红外线灯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红外线灯均匀分布在所述容器输送通道的侧部。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把手容器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输送通道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制冷铜管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导向板与调节板,所述导向板安装在所述反射板上,所述调节板安装在所述导向板上,且所述调节板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板移动,所述调节板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制冷铜管的支撑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把手容器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两侧均弯折以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折弯部,所述导向板两侧均具有与所述折弯部相应的凸缘,所述凸缘位于所述折弯部内,且所述折弯部与所述凸缘之间接触配合。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把手容器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一个以上螺纹孔及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一端旋入所述螺纹孔内、并与所述导向板抵触,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螺纹孔外部。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把手容器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把手容器的热成型装置,包括加热机构及冷却件。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将容器加热成软化状态,所述加热机构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容器的加热容纳部。所述冷却件位于所述加热容纳部内,且所述冷却件与所述容器的把手部相应设置,所述冷却件连接有用于使得冷却件保持低温的冷却装置。上述的带把手容器的热成型装置,加热机构将容器由固态加热至软化状态过程中,使冷却件靠近容器把手部,使冷却件降低容器把手部的温度,容器把手部材料由于被制冷件冷却而不断加厚。如此,容器把手部位成型到位、并具有足够厚度,能避免容器吹制拉伸过程中把手部位由于变薄而发生爆裂以及撕碎现象,生产得到的带把手容器质量较高。
【IPC分类】B29C51/26, B29C51/02, B29C51/42
【公开号】CN204820300
【申请号】CN201520357994
【发明人】曾观源, 金建华, 刘敬峰, 郭利民
【申请人】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