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氧乏汽热量及冷凝液无动力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2879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锅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回收除氧乏汽热量及除氧乏汽冷凝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锅炉运行中,为防止锅炉用水含氧对锅炉的氧腐蚀,都配套锅炉用水除氧设施,热力式除氧器是较为普遍的设备。在热力式除氧头内,脱盐水/软水由上而下进入除氧头,蒸汽由除氧头下部进入,与脱盐水/软水逆向流动、传热、传质,水被加热到104℃时,脱盐水/软化水内含有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在低于其分压状态下自水中析出,达到除氧效果。

为将析出的气体带出除氧器内保证除氧效果,需排放除氧乏汽。除氧器长期连续运行,乏汽排放量很可观。

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除氧乏汽无动力回收装置将除氧乏汽进行回收,在保证除氧器安全、正常运行下,回收除氧乏汽冷凝液作为锅炉用水,同时回收除氧乏汽热量用于脱盐水的加热,最终只排放不凝气,并且做到整体系统不增加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保证除氧器安全、正常运行时,无动力要求的除氧乏汽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除氧乏汽热量及冷凝液无动力回收装置,包括与除氧器连接的除氧头和安装在除氧头上的乏汽排放口、与乏汽排放口连接的一段冷凝换热器和与一段冷凝器连接的二段泠凝器,以及用于连通上述部件的导管,所述一段冷凝换热器与二段冷凝换热器分别为列管式换热器,均具有设置在向上偏离换热器底部的乏汽进口、设置在换热器顶部的脱盐水入口,以及设置在换热器底部的冷凝液出口与脱盐水出口,从除氧器出来的乏汽自乏汽排放口通过导管进入一段冷凝换热器上的乏汽进口之后再进入二段冷凝换热器的乏汽进口、最后排放至空气中,脱盐水自二段冷凝换热器的脱盐水入口进入第二段冷凝换热器之后再进入一段冷凝换热器最后流入除氧头内,所述一段冷凝换热器与二段冷凝换热器底部的冷凝液出口流出的冷凝液最后分别流入除氧头内。

进一步地,所述除氧乏汽热量及冷凝液无动力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一段冷凝换热器的脱盐水出口与除氧头之间的倒U形水封。

进一步地,所述除氧乏汽热量及冷凝液无动力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两个冷凝液出口与除氧头之间的倒U形水封。

进一步地,所述二段冷凝换热器的顶部还设有不凝气排放口,乏汽经过二段冷凝换热器冷凝之后尚未冷凝的部分通过不凝气排放口排放至空气中。

进一步地,所述除氧头上安装有远传压力计,用以检测除氧头内的乏汽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除氧头上安装有放散阀,放散阀上安装有对空排放管。

进一步地,所述二段冷凝换热器位于一段冷凝换热器上方。

符合本实用新型的除氧乏汽热量及冷凝液无动力回收装置在保证除氧器安全、正常运行下,回收除氧乏汽冷凝液作为锅炉用水,同时回收除氧乏汽热量用于脱盐水的加热,整体系统无动力要求,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氧乏汽热量及冷凝液无动力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符合本实用新型的除氧乏汽热量及冷凝液无动力回收装置100做进一步描述。所述除氧乏汽热量及冷凝液无动力回收装置100包括与除氧器(未标号)连接的除氧头20和安装在除氧头20上的乏汽排放口22、与乏汽排放口22连接的一段冷凝换热器4和与一段冷凝换热器4连接的二段泠凝换热器3,以及用于连通上述部件的导管(未标号)。所述一段冷凝换热器4与二段冷凝换热器3分别为列管式换热器,其管程内走脱盐水,壳程走除氧乏汽。优选地,换热器内设有三级半圆形的折流板(未图示),并且折流板的底部开口,以便冷凝液流动,换热器的材质优选为碳钢。

所述一段冷凝换热器4在向上偏离换热器底部的位置上设置有乏汽进口8、在换热器顶部设置有脱盐水入口14,并且在换热器底部设置有冷凝液出口7与脱盐水出口15;所述二段冷凝换热器3在向上偏离换热器底部的位置上设置有乏汽进口9、在换热器顶部设置有脱盐水入口12与不凝气排放口11,并且在换热器底部设置有冷凝液出口6与脱盐水出口13,优选地,所述乏汽进口8和乏汽进口9的中心分别设置在距离换热器底部高度150mm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冷凝液在换热器底部聚集后对乏汽生产阻力,同时保证乏汽进入及换热面积的有效利用。

从除氧头20上出来的除氧乏汽自乏汽排放口22通过导管进入一段冷凝换热器4上的乏汽进口8,走完一段冷凝换热器4的壳程后,从乏汽出口10溢出并进入二段冷凝换热器3的乏汽进口9、最后通过设置在二段冷凝换热器3顶部的不凝气排放口11排放至空气中,脱盐水自二段冷凝换热器3的脱盐水入口12进入第二段冷凝换热器3之后再进入一段冷凝换热器4,分别经过两个列管式换热器加热后最后流入除氧头20内,脱盐水通过与高温除氧乏汽换热后在除氧头20内达到利于除氧的温度。另一方面,从所述一段冷凝换热器4与二段冷凝换热器3底部的冷凝液出口7,6流出的冷凝液最后分别回流至除氧头20内成为锅炉用水。为了为保证除氧器的安全运行,所述除氧头20上安装有远传压力计16,以检测除氧头20内的乏汽压力,同时除氧头20上还安装接入放散阀2,所述放散阀2上安装有对空排放管21,当除氧头20内的压力过大时,可通过调节放散阀2,利用对空排放管21释放除氧头20内的乏汽压力。

本实施例中,除氧乏汽热量及冷凝液无动力回收装置100还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一段冷凝换热器4的脱盐水出口15与除氧头20之间的倒U形水封5,以及设置在两个冷凝液出口6,7与除氧头20之间的倒U形水封1。脱盐水经倒U形水封5自流入除氧头20内,通过设定倒U形水封5的高度,使换热器的管程内始终处于满水状态,在除氧乏汽流量变化、脱盐水中断及流量不均等条件下,保证对除氧乏汽的冷凝不间断。冷凝液通过U型水封1之后再次回流除氧头20内,倒U形水封1的高度可保证除氧器运行时内部最大压力状态下,从除氧头20内产生的除氧乏汽不串入冷凝液流出管道;同时还可以保证冷凝液靠自身重力克服除氧头内压力自动流入除氧头20内。所述二段冷凝换热器3位于一段冷凝换热器4的上方,脱盐水利用自身重力从二段冷凝换热器3的脱盐水出口13流入一段冷凝换热器4中。因此,除氧乏汽热量及冷凝液无动力回收装置100无需额外提供动力源即可实现热量与冷凝液的回收。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