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阀门送风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18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阀门送风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阀门送风装置,包括风机(1)、燃烧器(8),其特征在于:风机(1)通过管道A(7)、管道B(2)、管道C(5)与燃烧器(8)相连接,管道A(7)、管道B(2)和管道C(5)上分别设置有阀门A(6)、阀门B(3)和阀门C(4)。所述管道B(2)设置在管道A(7)下方。所述管道C(5)连接在燃烧器(8)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能环保、方便实用。
【专利说明】多阀门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送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阀门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送风装置作为炉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炉灶的燃烧效果、能耗等均有较大影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三风机辅助燃烧方式,其中,一个为送风机,第二个为引风机,第三个为排尘风机,这种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燃烧效果差,耗能多,对环境造成较严重的污染,尤其是用于生物质清洁炉灶时,效果较差,不能满足现有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环保、方便实用的多阀门送风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本实用新型的多阀门送风装置,包括风机、燃烧器,其中:风机通过管道A、管道B、管道C与燃烧器相连接,管道A、管道B和管道C上分别设置有阀门A、阀门B和阀门C。
[0006]上述多阀门送风装置,其中:所述管道B设置在管道A下方。
[0007]上述多阀门送风装置,其中:所述管道C连接在燃烧器上方。
[0008]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所述多阀门送风装置,采用阀门A、阀门B和阀门C控制与风机相连的管道A、管道B、管道C的通断,实现了单风机代替三风机辅助燃烧,简化了送风装置结构,便于调节控制;所述管道B设置在管道A下方,管道A用于主要送风操作,而管道B则是进行二次补充供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减少了能耗;所述管道C连接在燃烧器上方,便于将燃烧产生的粉尘杂质排出,以免影响燃烧效果。经燃烧实验可知,改进后的多阀门送风装置,实现了 I千克生物质燃料供能3.5小时的效果,远远超过三风机助燃方式。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能环保、方便实用,适用于清洁炉灶的送风操作。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标识:
[0011]1、风机;2、管道B ;3、阀门B ;4、阀门C ;5、管道C ;6、阀门A ;7、管道A ;8、燃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阀门送风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3]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多阀门送风装置,包括风机1、燃烧器8,其中:风机I通过管道A7、管道B2、管道C5与燃烧器8相连接,管道A7、管道B2和管道C5上分别设置有阀门A6、阀门B3和阀门C4。所述管道B2设置在管道A7下方。所述管道C5连接在燃烧器8上方。
[0014]使用时,启动风机1,打开阀门A6,通过管道A7对燃烧器8进行送风操作;若燃料燃烧不充分时,打开阀门B3,通过管道B2对燃烧器8进行二次加氧,提高燃烧利用率;当燃烧产生较多粉尘废气时,打开阀门C4,通过管道C5进行排气处理即可。
[001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多阀门送风装置,包括风机(I)、燃烧器(8),其特征在于:风机(I)通过管道A(7)、管道B (2)、管道C (5)与燃烧器(8)相连接,管道A (7)、管道B (2)和管道C (5)上分别设置有阀门A (6)、阀门B (3)和阀门C (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阀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B(2)设置在管道A(7)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阀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C(5)连接在燃烧器(8)上方。
【文档编号】F23L5-02GK204285502SQ201420690917
【发明者】李惠 [申请人]安顺惠烽节能炉具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