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气配均衡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708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气配均衡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具,特别是一种具有气配均衡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燃气具行业中,特别是民用燃气具行业,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各生产厂家不断的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开发出多种规格适应面广的炉具,在燃烧器和总体设计上,基本围绕着提高热效率、节能两大主线进行,其核心是解决燃气配制中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问题,本发明人于2002年申报的专利号为ZL02134478.7的一种节能燃气燃烧器,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将内外燃气室通过一条气道使其有机的连成既相互隔置又相通的结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燃气的配制,在燃气的燃烧率在所提高的基础上,节约了一定的燃气,但该技术方案也存在着与现有燃气具共有的不足,即在燃气燃烧时火盖中心区域仍存在有一真空区域,在这一区域因燃气较多,空气较少,不仅影响了燃气燃烧的效率,而且也会造成燃气的无功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内外火盖中燃气与空气配制均衡且可自动调节其间混合比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喷火咀与被加热体底面始终位于一较佳的固定高度,从而确保被加热体处于火焰高温区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气配均衡的节能燃烧器,包括底部装有混风管的燃气座及设置于燃气座上方的内火盖和外火盖,所述燃气座的座腔内设有正对外火盖外燃气室的外环气槽和正对内火盖内燃气室的内环气槽,所述内环气槽底部设有燃气的入口,所述内环气槽与外环气槽之间设有若干连通的燃气通道,在两相邻燃气通道之间设有与燃气通道相隔置的若干外混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外混风通道与内火盖之间设有内混风通道,其中上述内混风通道包括分别设置于各外混风通道内的空气入口和设置于内火盖顶部的空气出口,在空气入口与空气出口之间设有可将空气导入、并由内火盖顶部排出的气管。
上述气管为一由主管和三分支管构成的四通管,所述主管与各分支管间呈品字形布局,所述各分支管的管口与空气入口相连通,所述主管的管口与空气出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内火盖顶部正对空气出口上方设有一导流板,上述导流板与内火盖顶部之间设有支柱。上述导流板上表面为平面或带凸缘的凹面,所述导流板上表面与内火盖顶面的间距为6-12mm。
上述燃气座下端设有延长的座管,所述座管中设有供混风管上端导入的管孔,在座管的下端外缘设有限位的凸起,在座管与混风管之间设有可使燃气座整体上、下浮动的弹性调节装置。
上述弹性调节装置包括固装在炉具体内的座架及装置在座管上的挡圈,弹簧,其中上述座架由底板和板座构成,其相互间为螺接,在底板与板座之间形成有空腔,在底板与板座中部同一轴线上分别设有各大于座管的管孔,在板座位于管孔附近设有向下弯折的限位片;上述弹簧、挡圈装置在座管上并藏嵌于座架的空腔中,其中上述弹簧空套在座管上,上述挡圈固装在座管上,在挡圈外缘设有一供限位片卡入的卡槽,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外混风通道与内火盖之间设置的可使空气由外混风通道进入内火盖中心区域的内混风通道,不仅克服了传统燃烧器因内火盖燃气与空气混合比不均而带来的燃气燃烧不充分的不足,而且将内、外混风通道在构造上设计为连通的结构,更加有力于空气在内、外混风通道中与燃气的平衡匹配,从而大幅提高了燃气的燃烧热效率,真正起到了节能的效果。此外设置在内火盖顶部的导流板不仅可起到将空气附侧向导向喷火咀处,而且可利用其上表面支承被加热体底部,使火咀与被加热体底面始终保持较佳的火焰高温区域,进一步起到了节能的功效,而在座管与混风管之间设置的可使燃气座整体上、下浮动的弹性调节装置,为上述燃烧器内、外火咀与不同底部形状的被加热体底面维持最佳高度提供可靠保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总体结构主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部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从另一角度观察的另部件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
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具有气配均衡的燃烧器,包括底部装有混风管4的燃气座3及设置于燃气座3上方的内火盖2和外火盖1,所述燃气座3的座腔内设有正对外火盖1外燃气室11的外环气槽31和正对内火盖2内燃气室21的内环气槽32,所述内环气槽32底部设有燃气的入口33,所述内环气槽32与外环气槽31之间设有若干连通的燃气通道34,在两相邻燃气通道34之间设有与燃气通道34相隔置的若干外混风通道35,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外混风通道35与内火盖2之间设有内混风通道,其中上述内混风通道包括分别设置于各外混风通道35内的空气入口37和设置于内火盖2顶部的空气出口2,在空气入口37与空气出口22之间设有可将空气导入、并由内火盖2顶部排出的气管38。
上述气管38为一由主管38a和三分支管38b构成的四通管,所述主管38a与各分支管38b间呈品字形布局,所述各分支管38b的管口与空气入口37相连通,所述主管38a的管口与空气出口22相连通。
为使内火盖中心区域有更充足的空气,同时为适应嵌制式炉具在安装后的空气进入问题,上述燃气座3外缘与各外混风通道35之间分别还设置有侧混风通道39,所述各侧混风通道39分别布设在外环气槽31局部所形成的避空槽位中。所述避空槽位的高度为外环气槽31槽深的1/2-2/3,所述避空槽位向内的槽口正对空气入口37。
上述内火盖2顶部正对空气出口22上方设有一导流板23,上述导流板23与内火盖2顶部之间设有支柱24。上述导流板23上表面为平面或带凸缘的凹面,所述导流板23上表面与内火盖2顶面的间距为6-12mm。采用在内火盖2顶部设置导流板23的结构,其主要作用是既可起到将进入中心的空气向侧分流,以利于燃气的燃烧,也可利用导流板23面与内火盖2间形成的距离来实现被加热体底面与火咀间的最佳高度,以实现被加热体底部始终保持在火焰的高温区域。为确保上述内火盖2顶部导流板23与火咀间的最佳高度距离,以适应各种不同被加热体底部形状,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在上述燃气座3下端设有延长的座管6,所述座管6中设有供混风管4上端导入的管孔,在座管6的下端外缘设有限位的凸起61,在座管6与混风管4之间设有可使燃气座3整体上、下浮动的弹性调节装置7。上述弹性调节装置包括固装在炉具体内的座架及装置在座管6上的挡圈73,弹簧74,其中上述座架由底板71和板座72构成,其相互间为螺接,在底板71与板座72之间形成有空腔75,在底板71与板座72中部同一轴线上分别设有略大于座管6的管孔,在板座72位于管孔附近设有向下弯折的限位片76。上述弹簧74、挡圈73装置在座管6上并藏嵌于座架的空腔75中,其中上述弹簧74空套在座管6上,上述挡圈73固装在座管6上,在挡圈73外缘设有一供限位片卡入的卡槽。上述外火盖1对应燃气座3的外混风通道35位置设有与其相套配的若干火盖混风通道12,在两火盖混风通道12之间对应燃气座3的燃气通道34处设有将外燃气室11与内燃气室21连通的气道13。上述外火盖1及内火盖2环盖外侧分别设有双层喷火孔14,其中所述内火盖2的下层喷火孔14呈间断的布设于火盖混风通道12内壁表面,采用双火咀的结构形式,其作用是在强混风情况下在外围形成一层火墙,起到了防止热能外散的效果,而双火咀的设计如果没有充足的空气补给,非但不能提高热效率,而且会损失较多的燃气,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内外燃气通道与内外混风通道有机地结合于一体,使燃气、空气达到了较佳的混合比值,确保了燃气的充分燃烧,为炉具行业提供了一种效率高且节能的新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气配均衡的燃烧器,包括底部装有混风管(4)的燃气座(3)及设置于燃气座(3)上方的内火盖(2)和外火盖(1),所述燃气座(3)的座腔内设有正对外火盖(1)外燃气室(11)的外环气槽(31)和正对内火盖(2)内燃气室(21)的内环气槽(32),所述内环气槽(32)底部设有燃气的入口(33),所述内环气槽(32)与外环气槽(31)之间设有若干连通的燃气通道(34),在两相邻燃气通道(34)之间设有与燃气通道(34)相隔置的若干外混风通道(35),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外混风通道(35)与内火盖(2)之间设有内混风通道,其中上述内混风通道包括分别设置于各外混风通道(35)内的空气入口(37)和设置于内火盖(2)顶部的空气出口(22),在空气入口(37)与空气出口(22)之间设有可将空气导入、并由内火盖(2)顶部排出的气管(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配均衡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气管(38)为一由主管(38a)和三分支管(38b)构成的四通管,所述主管(38a)与各分支管(38b)间呈品字形布局,所述各分支管(38b)的管口与空气入口(37)相连通,所述主管(38a)的管口与空气出口(2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气配均衡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火盖(2)顶部正对空气出口(22)上方设有一导流板(23),上述导流板(23)与内火盖(2)顶部之间设有支柱(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气配均衡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导流板(23)上表面为平面或带凸缘的凹面,所述导流板(23)上表面与内火盖(2)顶面的间距为6-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配均衡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燃气座(3)外缘与各外混风通道(35)之间分别还设置有侧混风通道(39),所述各侧混风通道(39)分别布设在外环气槽(31)局部所形成的避空槽位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气配均衡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避空槽位的高度为外环气槽(31)槽深的1/2-2/3,上述避空槽位向内的槽口正对空气入口(3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配均衡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火盖(1)对应燃气座(3)的外混风通道(35)位置设有与其相套配的若干火盖混风通道(12),在两火盖混风通道(12)之间对应燃气座(3)的燃气通道(34)处设有将外燃气室(11)与内燃气室(21)连通的气道(13)。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具有气配均衡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外火盖(1)及内火盖(2)环盖外侧分别设有双层喷火孔(14),其中所述内火盖(2)的下层喷火孔(14)呈间断的布设于火盖混风通道(12)内壁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配均衡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燃气座(3)下端设有延长的座管(6),所述座管(6)中设有供混风管(4)上端导入的管孔,在座管(6)的下端外缘设有限位的凸起(61),在座管(6)与混风管(4)之间设有可使燃气座(3)整体上、下浮动的弹性调节装置(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气配均衡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调节装置包括固装在炉具体内的座架及装置在座管(6)上的挡圈(73),弹簧(74),其中上述座架由底板(71)和板座(72)构成,其相互间为螺接,在底板(71)与板座(72)之间形成有空腔(75),在底板(71)与板座(72)中部同一轴线上分别设有略大于座管(6)的管孔,在板座(72)位于管孔附近设有向下弯折的限位片(76);上述弹簧(74)、挡圈(73)装置在座管(6)上并藏嵌于座架的空腔(75)中,其中上述弹簧(74)空套在座管(6)上,上述挡圈(73)固装在座管(6)上,在挡圈(73)外缘设有一供限位片卡入的卡槽。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气配均衡的燃烧器,包括底部装有混风管的燃气座及设置于燃气座上方的内火盖和外火盖,所述燃气座的座腔内设有外环气槽和内环气槽,在内环气槽与外环气槽之间设有燃气通道,在两相邻燃气通道之间设有与燃气通道相隔置的若干外混风通道,所述各外混风通道与内火盖之间设有内混风通道。由于采用了在外混风通道与内火盖之间设置的可使空气由外混风通道进入内火盖中心区域的内混风通道,不仅克服了传统燃烧器因内火盖燃气与空气混合比不均而带来的燃气燃烧不充分的不足,而且将内、外混风通道在构造上设计为连通的结构,更加有力于空气在内、外混风通道中与燃气的平衡匹配,从而大幅提高了燃气的燃烧热效率。
文档编号F23D14/46GK2804634SQ200520061338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9日
发明者胡志学 申请人:胡志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