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组合流化床气体燃料间接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340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组合流化床气体燃料间接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体燃料间接燃烧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C02零排放的 新型组合流化床气体燃料间接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全球变暖认识的深入,减少温室气体C02的排放量是国际社会所 关注的焦点。尽管可以通过增加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减少C02的排放,但化石燃 料占据世界能源主体的状况在近期内难以改变。因此,在提高化石能源转化效率 的前提下,将产生的C02进行回收利用或捕获封存对于应对全球变暖具有重要的
意义。在常规燃烧过程中,可以采用纯氧或富氧为氧化剂,也可以以空气为氧化
剂将烟气中的C02进行分离并浓縮。然而,由于空气中氧气或烟气中C02的浓度
较低,要实现分离必然导致高额的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
1983年Richter等首次提出化学链燃烧,其原理是使用金属氧化物作载氧剂, 金属氧化物与燃料接触进行还原反应,并将产生的C02进行分离。目前,所采用 的载氧剂颗粒直径在100pm以上,显然难以发挥其潜在的优势。从化学机理来说, 金属颗粒尺寸越小越适合作载氧剂;但从工程角度考虑,颗粒尺寸越小,不仅其 制备过程消耗更多的能量,而且颗粒与颗粒直接相互作用力的增大将导致流化质 量恶化。对于气体燃料的化学链燃烧,如何保障载氧剂的流化质量,将是问题的 关键,还有待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的新型组合流化床 气体燃料间接燃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流化床、旋风分离器、气液分离器、 锁气料腿、空气入口、气体燃料入口、贫氧空气出口、 C02储气罐组成。其特征 在于流化床分为快速床和鼓泡(或湍流)流化床,快速床底部是空气入口,快速 床下部通过锁气料腿与鼓泡(或湍流)流化床下部相通,快速床上部与鼓泡(或 湍流)流化床内的旋风分离器相通,旋风分离器顶部是贫氧空气出口,鼓泡(或 湍流)流化床下部有一个锥形段,锥形段底部是气体燃料入口,鼓泡(或湍流) 流化床顶部与气液分离器下部相通,气液分离器底部是卸液口,气液分离器上部
与C02储气罐相通。
快速床内装有与助流剂相混合的金属颗粒,空气经过快速床底部的空气入口 进入快速床内,与快速床内的金属颗粒进行氧化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反应后的贫氧空气和金属氧化物经鼓泡(或湍流)流化床内的旋风分离器分离后,贫氧空 气经旋风分离器顶部的贫氧空气出口排出,金属氧化物经旋风分离器底部料腿进 入鼓泡(或湍流)流化床内与经鼓泡(或湍流)流化床底部的气体燃料入口进入 鼓泡(或湍流)流化床内的气体燃料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的金属颗粒在重力作用 下经鼓泡(或湍流)流化床下部与快速床相通的锁气料腿返回到快速床内,进行 金属氧化物的再生,即载氧过程;还原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经鼓泡(或湍流)流 化床顶部与气液分离器相通的管线进入气液分离器内,经过气液分离后,液体经 气液分离器底部的卸液口排出,C02经气液分离器上部与C02储气罐相通的管线 进入C02储气罐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①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气体燃料的间接燃烧,通过使用金属氧化物作为载 氧剂,可以完全避免纯氧或富氧作为氧化剂时产生的温室气体C02分离 难的问题,实现C02零排放;
② 本实用新型利用快速床与鼓泡(或湍流)流化床之间的颗粒流动,能够 有效地实现热量在二者之间的传递,显著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③ 在快速床与鼓泡(或湍流)流化床之间循环的颗粒为两种直径差异较大 的金属和惰性非金属混合颗粒,二者相互混合的协同效应可以有效地改 善混合颗粒的流化质量;
混合颗粒中载氧剂金属颗粒的粒径范围是10 30pm,远远小于目前所 使用的金属颗粒直径,能够将其潜在的化学机理优势充分发挥来;
混合颗粒中助流剂惰性非金属颗粒的粒径范围是100 300pm,具有非 常好的流化性能,与载氧剂金属颗粒良好的混合效应,保障了金属颗粒 在快速床与鼓泡(或湍流)流化床中的流化质量;
⑥ 本实用新型中快速床内实现的是金属氧化物的再生过程,并将新再生的 金属氧化物输送到鼓泡(或湍流)流化床内;
⑦ 本实用新型中鼓泡(或湍流)流化床内实现的是金属氧化物与气体燃料 的还原反应,被还原的金属在重力的作用下返回到快速床内;
⑧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保障设备结构紧凑和减少热能耗散,将旋风分离器置 于鼓泡(或湍流)流化床内,旋风分离器能够实现贫氧空气与混合颗粒 高效分离;
◎ 本实用新型中快速床与鼓泡(或湍流)流化床之间相通的料腿是锁气料 腿,能够有效防止快速床内的空气泄漏到鼓泡(或湍流)流化床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l是空气入口, 2是锁气料腿,3是快速床,4是C02储气罐,5是气 液分离器,6是卸液口, 7是贫氧空气出口, 8是旋风分离器,9是鼓泡(或湍流) 流化床,IO是气体燃料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流化床分为快速床3和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快速床3底部是空气入口 1 ,快速床3下部通过锁气料腿2与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下部相通,快速床3 上部与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内的旋风分离器8相通,旋风分离器8顶部是贫 氧空气出口7,鼓泡(或湍流)流化床8下部有一个锥形段,锥形段底部是气体 燃料入口 10,鼓泡(或湍流)流化床8顶部与气液分离器5下部相通,气液分离 器5底部是卸液口 6,气液分离器5上部与C02储气罐4相通。
快速床3内装有与助流剂相混合的金属颗粒,空气经过快速床3底部的空气 入口 1进入快速床3内,与快速床3内的金属颗粒进行氧化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反应后的贫氧空气和金属氧化物经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内的旋风分离器8分 离后,贫氧空气经旋风分离器8顶部的贫氧空气出口7排出,金属氧化物经旋风 分离器8底部料腿进入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内,与经鼓泡(或湍流)流化床 9底部的气体燃料入口 IO进入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内的气体燃料发生还原反 应,生成的金属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经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下部与快速床3相 通的锁气料腿2返回到快速床3内,进行金属氧化物的再生,即载氧过程;还原 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经鼓泡(或湍流)流化床8顶部与气液分离器5相通的管线 进入气液分离器5内,实现气液分离后,液体经气液分离器5底部的卸液口 6排 出,C02经气液分离器5上部与C02储气罐4相通的管线进入C02储气罐4进行 收集。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组合流化床气体燃料间接燃烧装置是由快速床(3)、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旋风分离器(8)、气液分离器(5)、锁气料腿(2)、空气入口(1)、气体燃料入口(10)、贫氧空气出口(7)、卸液口(6)、CO2储气罐(4)组成,其特征在于快速床(3)底部是空气入口(1),快速床(3)下部通过锁气料腿(2)与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下部相通,快速床(3)上部与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内的旋风分离器(8)相通,旋风分离器(8)顶部是贫氧空气出口(7),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下部有一个锥形段,锥形段底部是气体燃料入口(10),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顶部与气液分离器(5)下部相通,气液分离器(5)底部是卸液口(6),气液分离器(5)上部与CO2储气罐(4)相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流化床气体燃料间接燃烧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快速床(3)和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之间的料腿是锁气料腿(2)。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流化床气体燃料间接燃烧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在快速床(3)和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之间循环的颗粒为两种直径差 异较大的金属和惰性非金属混合颗粒,其中,载氧剂金属颗粒的粒径范围是10 30jum,助流剂惰性非金属颗粒的粒径范围是100 30(Hmi。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组合流化床气体燃料间接燃烧装置是由快速床(3)、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旋风分离器(8)、气液分离器(5)、锁气料腿(2)、空气入口(1)、气体燃料入口(10)、贫氧空气出口(7)、卸液口(6)、CO<sub>2</sub>储气罐(4)组成。其特征在于快速床(3)底部是空气入口(1),快速床(3)下部通过锁气料腿(2)与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下部相通,快速床(3)上部与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内的旋风分离器(8)相通,旋风分离器(8)顶部是贫氧空气出口(7),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下部有一个锥形段,锥形段底部是气体燃料入口(10),鼓泡或湍流流化床(9)顶部与气液分离器(5)下部相通,气液分离器(5)底部是卸液口(6),气液分离器(5)上部与CO<sub>2</sub>储气罐(4)相通。本实用新型完成了气体燃料的间接燃烧,从而实现CO<sub>2</sub>零排放。
文档编号F23C10/18GK201233005SQ20082011047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8日
发明者吴桂英, 锴 张, 文东升, 王其成, 鄂承林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