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管滚筒式冷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5155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管滚筒式冷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电站用高温炉渣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锅炉厂生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一般不配备冷渣机,其原因是所配备的冷渣 机不好用。市场上的产品基本上是采用滚筒式螺旋片这种结构,这种结构由于夹套和螺旋 片换热面积有限,换热效果不好,渣量大时,渣温降不下来。还有渣的密封不理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 计合理,水冷效果好,换热效率高的螺旋管滚筒式冷渣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底架上分别设有两个前滚 轮和两个后滚轮,两个前滚轮为凹槽定位滚轮,两个后滚轮为平滚轮,筒体滚道分别落在两 个前滚轮和两个后滚轮上,底架前端部位固装有落渣管,其中下部位有倾斜的出渣管与筒 体内设置的多层螺旋管相靠接,筒体后端部位设有出渣口,筒体尾端部位装有旋转接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摩擦小,提高寿命,水冷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将螺旋片改成螺 旋管。这样即能像螺旋片那样当冷渣机旋转时炉渣从前往后输送,同时进行换热,而且螺旋 管换热面积比螺旋片大几倍,水冷效果好,不但小排量渣温降下来,而且大排量也能保证渣 温降到100°C以下。达到换热效率高。因炉渣是滚动抛扔向后位移磨损很小达到长寿命。 进渣采用直进式,进渣出口离螺旋管回转面距离合理,达到进渣平稳控制之目的。即快转快 进,慢转慢进,不转不进。无需密封,渣泄漏为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底架7上分别设有两个前滚轮8和两个后滚轮 11,两个前滚轮8为凹槽定位滚轮,两个后滚轮11为平滚轮,筒体滚道4分别落在两个前滚 轮8和两个后滚轮11上,底架7前端部位固装有落渣管1,其中下部位有倾斜的出渣管5与 筒体9内设置的多层螺旋管6相靠接,筒体9后端部位设有出渣口 12,筒体9尾端部位装有 旋转接头13。在筒体9中间部位固装有电机17、减速机10与小链轮16相接,小链轮16与大链 轮14由链子15相连。[0012]本实用新型在炉渣从落渣管1下来拐角通过出渣管5进到冷渣机内,当冷渣机旋 转时,渣顺着多层螺旋管6构成的螺旋槽往后滚动,直到后头从落渣口 12排除。冷却水从 旋转接头13,管路18进到冷渣机螺旋管6内直到前端进入由内筒3和外筒2构成的夹套, 水从夹套流向冷渣机后方,从旋转接头13,管路19出来。构成水循环。达到热量交换冷却 高温渣的目的。传动装置采用套筒滚子链。由电机针摆减速器10、通过小链轮16、链子15、大链轮 14使整个转子旋转,通过变频器无级调速。整个机组用凹槽定位滚轮8,平滚轮11支撑在 底架7上,凹槽定位滚轮8轴向定位,平滚轮11解决筒体热膨胀。
权利要求一种螺旋管滚筒式冷渣机,包括底架,其特征在于在底架(7)上分别设有两个前滚轮(8)和两个后滚轮(11),两个前滚轮(8)为凹槽定位滚轮,两个后滚轮(11)为平滚轮,筒体滚道(4)分别落在两个前滚轮(8)和两个后滚轮(11)上,底架(7)前端部位固装有落渣管(1),其中下部位有倾斜的出渣管(5)与筒体(9)内设置的多层螺旋管(6)相靠接,筒体(9)后端部位设有出渣口(12),筒体(9)尾端部位装有旋转接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管滚筒式冷渣机,其特征在于在筒体(9)中间部位固装 有电机(17)、减速机(10)与小链轮(16)相接,小链轮(16)与大链轮(14)由链子(15)相 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管滚筒式冷渣机,在底架上分别设有两个前滚轮和两个后滚轮,两个前滚轮为凹槽定位滚轮,两个后滚轮为平滚轮,筒体滚道分别落在两个前滚轮和两个后滚轮上,底架前端部位固装有落渣管,其中下部位有倾斜的出渣管与筒体内设置的多层螺旋管相靠接,筒体后端部位设有出渣口,筒体尾端部位装有旋转接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摩擦小,提高寿命,水冷效果好。
文档编号F23J1/06GK201652378SQ20102011166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
发明者王有良 申请人:王有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