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低辐射镀膜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876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线低辐射镀膜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线低辐射镀膜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是我国目前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工业废气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在线低辐射镀膜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该废气成分比较复杂、浓度较高、气量较大、温度较高并具有腐蚀性,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很大。必须进行净化处理才能安全排放,这就要求在线低辐射镀膜废气的处理系统稳定性能好、安全高效、能满足连续生产处理要求、能处理高温高腐蚀性且成分复杂的废气。工业废气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吸附法、燃烧法、生物法和光氧化分解法等,吸附法一般适合中低浓度的气相污染物,是最为普通的一种处理方法,具有去除效率高、能耗低、处理工艺成熟等优点,但是单一的活性炭处理容易堵塞吸附孔,从而使吸附剂失效;燃烧法一般是针对高浓度的可燃性有机气相污染物,此工艺方法适合小风量、高浓度,连续排放的场合;生物法虽然在净化低浓度有机污染物时效果明显,但存在气阻大、降解速率慢、设备体积庞大、对于处理高浓度高温气体效果不显著;光氧化分解法能将有机气体彻底无机化,并且副产物少,但是该技术目前尚未得到商业化应用,原因是其存在着催化剂失活、催化剂难以固定,且催化效率容易降低的问题。上述几种处理方法都有它的优点和局限性,单一的处理方法都无法满足在线低辐射镀膜废气处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镀膜废气处理装置不能满足同时处理高温、 酸性、含尘、含重金属的镀膜废气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在线低辐射镀膜废气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线低辐射镀膜废气处理装置,用于去除玻璃镀膜产生的有机废气,其特征在于包括a.燃烧室,燃烧室内设有燃烧器,用于废气进行高温燃烧处理的净化处理;b.喷淋冷却塔,用于去除废气中的酸性气体和高温废气快速降温;c.活性炭净化器,用于剩余废气的净化处理;d.连接管道,用于各装置间的连接使废气有序的流动;e.引风机,为气体有序流动提供动力。还包括碱液槽,碱液槽与喷淋冷却塔上端口通过管道连接,在管道上设有泵,喷淋冷却塔下端通过管道与碱液槽连通,形成循环管路。还包括沉降室,沉降室设置在燃烧室和喷淋冷却塔之间并通过相应的连接管道连通,用于燃烧粉尘的沉降、排出。还包括燃料管,燃料管与燃烧室内的燃料器相连通,用于提供可燃燃料。[0015]燃烧室的底部设有出灰口,用于收集有机废气燃烧后的沉降灰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1)玻璃镀膜产生的有机废气进入燃烧室进行高温燃烧处理,燃烧室内设有燃烧器,该燃烧器具有自动点火功能,燃烧器一端与燃料管连接以供燃烧废气所需,该燃烧室底部设置一个出灰口,有机废气燃烧后部分粉尘沉降经由出灰口排出进行回收二次利用。 (2)经过燃烧室焚烧后的废气由该燃烧室出气口连接沉降室进气口,该沉降室内部具有除尘结构,废气经由除尘结构后部分粉尘沉降,由沉降室出灰口排出。(3)该沉降室的出气口连接喷淋冷却塔的进气口,废气经过沉降后进入喷淋冷却塔,喷淋冷却塔顶端有碱液喷入对其进行喷淋去除酸性气体和快速降温,整个喷淋冷却塔内放置蜂窝状耐高温耐腐蚀填充材料,目的是减缓气体流速和碱液流速以达到充分反应和降温的效果。喷淋冷却塔上端进液口还可连接一个碱液槽,碱液槽内的碱液经由泵抽进碱液喷淋冷却塔,进入冷却塔内的废气进行酸碱中和以及高温气体的快速降温,反应过后的碱液经泵抽回至碱液槽内循环利用。(4)喷淋冷却塔的出气口连接该活性炭净化器,废气进入该活性炭净化器后进行吸附处理,吸附处理过的气体由该活性炭净化器的出气口连接引风机排到大气中,其活性炭优选活性炭纤维作为吸附剂,其吸附速率快处理效果好能保证处理净化完全。本实用新型的在线低辐射镀膜废气处理装置,其优点在于( 1)几种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应用前景广泛,对于成分复杂,温度较高有腐蚀性的废气,无论可燃或者不可燃,都能进行充分高效的净化处理。(2)在线低辐射镀膜废气净化处理装置能同时处理高温、酸性、含尘、含重金属的镀膜废气,净化效率高,可达到99. 99%以上的净化效率。(3)稳定性能高,不受气量、温度、湿度、光照、气候等环境影响,可连续或非连续运行。(4)设备安装快捷、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当镀膜气体反应较完全时,末端排出的废气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是不可燃的气体, 在燃烧室中净化就需要通入燃料以辅助镀膜废气的燃烧。如图1所示镀膜废气的气源管道连接燃烧室2顶端的进气口 C,进入燃烧室的经过反应完全的镀膜废气由于密度较大,慢慢下沉到燃烧室底部,燃烧器3的点火后连接燃烧室2的底端,燃烧器3外接一个提供燃料的燃料管,燃烧器3内部配备一个自动点火装置,有机废气下沉到燃烧室3底端,打开燃料管路阀门10通入燃料后自动点火装置启动使不易燃的镀膜废气燃烧,使镀膜废气达到完全燃烧;[0034]燃烧室3的下端出气口 D连接沉降室4的进气口 E,经过燃烧的有机废气进入沉降室4内由除尘和过滤装置进行除尘,灰尘沉降后经过出灰口 N进行清理,二次回收利用;
沉降室4的出气口 F连接喷淋冷却塔5上端的进气口 G,经过除尘净化后的镀膜废气进入含有填充物的喷淋冷却塔5,镀膜废气在含有填充物的塔中经过碱液的喷淋后,碱液中和了其中的酸性气体并且对高温气体进行了降温处理,以便后续的净化处理顺利进行, 中和反应产物从喷淋冷却塔中的下端的排污口 P排出,进行二次回收利用;喷淋冷却塔5的出气口 H连接活性炭净化器8的进气口 I,废气进入活性炭净化器8中进行物理吸附净化处理,可以充分吸附镀膜废气中剩余的少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物质;活性炭净化器8的出气口 J连接引风机9的进气口 K,净化完全的气体经由引风机 9的出气口 L达标排出大气中。实施例2当镀膜气体未反应或者反应不完全,末端排出的废气成分主要是通入的原料气体,具有可燃性,在燃烧室中净化就不需要通入燃料直接点火即可燃烧。如图1所示废气引风机1的进气口 A直接连接镀膜废气的气源管道,废气风机的风压可以调节,应对不用气量和流速下的有机废气处理;废气引风机1的出气口 B连接燃烧室2顶端的进气口 C,进入燃烧室的经过反应完全的镀膜废气由于密度较大,慢慢下沉到燃烧室底部,燃烧器3的点火后连接燃烧室2的底端,燃烧器3外接一个提供燃料的燃料管,燃烧器3内部配备一个自动点火装置,有机废气下沉到燃烧室2底端,关闭燃料管路阀门10启动自动点火装置使可燃性的镀膜废气燃烧, 使镀膜废气达到完全燃烧,燃烧室2的下端有一个出灰口 M,设备维护时可以清理沉降的灰尘,二次回收利用;燃烧室2的下端出气口 D连接沉降室4的进气口 E,经过燃烧的有机废气进入沉降室4内由除尘和过滤装置进行除尘,灰尘沉降后经过出灰口 N进行清理,二次回收利用;沉降室4的出气口 F连接喷淋冷却塔5上端的进气口 G,经过除尘净化后的镀膜废气进入含有填充物的喷淋冷却塔5的同时碱液槽7中的碱液由泵6抽进喷淋冷却塔5顶端的进液口 0,镀膜废气在含有填充物的塔中经过碱液的喷淋后,碱液中和了其中的酸性气体并且对高温气体进行了降温处理,以便后续的净化处理顺利进行,中和反应后的碱液经喷淋冷却塔中的下端的碱液出口 Q进入碱液槽进行循环使用,中和反应产物从喷淋冷却塔中的下端的排污口 P排出,进行二次回收利用;喷淋冷却塔5的出气口 H连接活性炭纤维净化器8的进气口 I,废气进入活性炭纤维净化器8中进行物理吸附净化处理,活性炭纤维表面积较活性炭颗粒大,吸附能力和速度都优于活性炭颗粒,可以充分吸附镀膜废气中剩余的少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物质;活性炭纤维净化器8的出气口 J连接引风机9的进气口 K,净化完全的气体经由引风机9的出气口 L达标排出大气中。
权利要求1.在线低辐射镀膜废气处理装置,用于去除玻璃镀膜产生的有机废气,其特征在于包括a.燃烧室(2),燃烧室(2)内设有燃烧器(3),用于废气进行高温燃烧净化处理;b.喷淋冷却塔(5),用于去除废气中的酸性气体和高温废气快速降温;c.活性炭净化器(8),用于剩余废气的净化处理;d.连接管道,用于各装置间的连接使废气有序的流动;e.引风机,为气体有序流动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低辐射镀膜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碱液槽 (7),碱液槽(7)与喷淋冷却塔(8)上端口通过管道连接,在管道上设有泵(6),喷淋冷却塔 (8 )下端通过管道与碱液槽(7 )连通,形成循环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线低辐射镀膜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降室(4),沉降室(4)设置在燃烧室(2)和喷淋冷却塔(8)之间并通过相应的连接管道连通, 用于燃烧粉尘的沉降、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低辐射镀膜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料管 (10),燃料管(10)与燃烧室(2)内的燃料器相连通,用于提供可燃燃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线低辐射镀膜废气处理装置,用于去除玻璃镀膜产生的有机废气,其特征在于包括a.燃烧室(2),燃烧室(2)内设有燃烧器(3),用于废气进行高温燃烧净化处理;b.喷淋冷却塔(5),用于去除废气中的酸性气体和高温废气快速降温;c.活性炭净化器(8),用于剩余废气的净化处理;d.连接管道,用于各装置间的连接使废气有序的流动;e.引风机,为气体有序流动提供动力。其优点在于(1)几种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应用前景广泛,对于成分复杂,温度较高有腐蚀性的废气,无论可燃或者不可燃,都能进行充分高效的净化处理。(2)在线低辐射镀膜废气净化处理装置能同时处理高温、酸性、含尘、含重金属的镀膜废气,净化效率高,可达到99.99%以上的净化效率。
文档编号F23G7/06GK202109499SQ20112019513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1日
发明者单传丽, 王东, 王友乐, 甘治平, 金良茂, 陈凯 申请人: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