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燃烧器头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023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燃烧器头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燃烧器头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烧器头部包括锅圈、热反射锥形件、导流锥形件、上封盖、金属纤维表面燃烧构件和底座,其中,锅圈扣装在热反射锥形件上方,热反射锥形件扣装在上封盖的上方,上封盖底端套装在底座上方,金属纤维表面燃烧构件位于上封盖和底座之间,上封盖、 燃烧构件、以及底座相互配合形成燃烧室和混合腔,底座的底部中心设置有防水圆孔,底座的一侧设有混合气体进孔,导流锥形件设置在燃烧室内。这种传统结构的燃烧器头部中,火焰面距锅底较远,导致热效率低,上封盖不方便拆卸,密封性差,混合气流不能均勻分布在金属纤维表面燃烧构件的金属纤维表面,不能形成均勻火焰面,造成金属纤维表面燃烧构件的金属纤维网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燃烧器头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燃烧器头部,包括锥形锅圈、导流锥形件、上封盖、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和底座,所述上封盖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方, 所述锥形锅圈为底端开口的锥形碗结构,所述锥形锅圈的底端开口套装在所述底座的外部,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勻气板,所述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为具有多个网孔的环形网结构, 其顶端与所述上封盖可拆卸连接,其底端与所述勻气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封盖、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底座以及勻气板相互配合形成燃烧室和混合腔,其中,所述混合腔位于所述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的环形网外部,所述燃烧室位于所述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的环形网内部,且所述混合腔和所述燃烧室通过所述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的多个网孔相通,所述导流锥形件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内,并位于所述勻气板的上方,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混合腔相通的混合气体进孔。进一步的,所述锥形锅圈的底端套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并位于所述上封盖下方, 从而在所述锥形锅圈的底端和所述底座的顶端之间形成杂物滞留区。进一步的,所述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是由不锈钢冲孔网板与软质编织型金属纤维网嵌合成的嵌合件卷成环状后,其首尾滚压焊接成一体而形成的环形网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气体进孔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在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防水圆孔,所述勻气板中部设有防水通道,且所述防水通道与所述底座的防水圆孔相连通,或者,所述混合气体进孔设置在所述底座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勻气板下方设置有三条呈120°角分布的防水通道,且所述三条防水通道分布在所述混合气体进孔的周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三条防水通道位置相对应的三个防水圆孔,且每个防水通道与其相对应的防水圆孔相连通。
3[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封盖为具有空心的环状结构,在其底部空心边缘处设置有环形的防水凸檐。进一步的,所述上封盖底部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底座内的勻气板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凸起,所述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的顶端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凸起相互配合,卡装在所述第一凸起的环形外侧。进一步的,所述上封盖上设有环形的卡槽,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凸起,所述底座的第二凸起卡在所述上封盖的卡槽内,从而将所述上封盖扣装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燃烧器头部,整体锅圈底端套装在底座上部,上封盖的下方,这种结构能提高燃烧效率,方便上封盖安装拆卸。上封盖底部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底座设置有环形第二凸起,所述底座的第二凸起卡在所述上封盖的卡槽内。 这种结构简单巧妙,密封性好,易安装拆卸;上封盖底部还设置有环形的防水凸檐,可保护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的金属纤维网不易被腐蚀,延长金属纤维网的使用寿命;底座的下部一侧设有混合气体进孔,底座内中部设有勻气板,在勻气板上方、燃烧室内设有导流锥形件,勻气板下方设有防水通道,且防水通道与底座上的防水圆孔相连,防水通道位于底座底部的中心位置,或者,所述底座底部中心位置设有混合气体进孔,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勻气板,所述勻气板上方、燃烧室内设有导流锥形件,勻气板下方、混合气体进孔的外侧设有三条呈120°角分布的圆柱状的防水通道且与底座相连,使空气燃气混合气体充分均勻分布在金属纤维燃烧表面,且能形成均勻燃烧的火焰面,金属纤维网不易损毁。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燃烧器头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燃烧器头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燃烧器头部,包括锥形锅圈1、导流锥形件2、上封盖3、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和底座5,锥形锅圈1为底端开口的锥形碗结构,锥形锅圈1的底端开口套装在底座5的上部,且锥形锅圈1的底端位于上封盖3的下方,并在锥形锅圈1的底端与底座5的顶端之间形成杂物滞留区11。上封盖3安装在底座5上方。底座5内中部安装有勻气板51。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是由不锈钢冲孔网板与软质编织型金属纤维网嵌合成的嵌合件卷成环状后,其首尾滚压焊接成一体而形成的环形网状结构,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 4的顶端与上封盖3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其底端与勻气板51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上封盖3、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底座5以及勻气板51相互配合形成燃烧室A和混合腔B,其中,混合腔B位于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的环形网外部,燃烧室A位于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的环形网内部,导流锥形件2设置在燃烧室A内,并位于勻气板51的上方。上封盖3为中部具有空心的环状结构,在其空心边缘处设有环形的防水凸檐33。在上封盖3的底部设置有环形的凹槽31,勻气板51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凸起510,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的顶端插入环形凹槽31内,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的底端卡装在环形的第一凸起510的外侧,从而将该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安装在上封盖3和底座5之间。上封盖3的边缘位置还设有环形的卡槽32,底座5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凸起53,底座5的第二凸起53卡在上封盖3的卡槽32内,从而将上封盖3卡装在底座5的上方。底座5下部的一侧设有与混合腔B相通的混合气体进孔52,勻气板51下方设有防水通道50,且防水通道50位于勻气板51的下方,底座5中部设置有防水圆孔50’,防水通道50与防水圆孔50’相连通。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燃烧器头部,包括锥形锅圈1、导流锥形件2、上封盖3、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和底座5,锥形锅圈1为底端开口的锥形碗结构,锥形锅圈1的底端开口套装在底座5的上部,且锥形锅圈1的底端位于上封盖3的下方,并在锥形锅圈1的底端与底座5的顶端之间形成杂物滞留区11。上封盖3安装在底座5上方。底座5内中部安装有勻气板51。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是由不锈钢冲孔网板与软质编织型金属纤维网嵌合成的嵌合件卷成环状后,其首尾滚压焊接成一体而形成的环形网状结构,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 4的顶端与上封盖3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其底端与勻气板51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上封盖3、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底座5以及勻气板51相互配合形成燃烧室A和混合腔B,其中,混合腔B位于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的环形网外部,燃烧室A位于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的环形网内部,导流锥形件2设置在燃烧室A内,并位于勻气板51的上方。上封盖3为中部具有空心的环状结构,在其空心边缘处设有环形的防水凸檐33。 在上封盖3的底部设置有环形的凹槽31,勻气板51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凸起510,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的顶端插入环形凹槽31内,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的底端卡装在环形的第一凸起510的外侧,从而将该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4安装在上封盖3和底座5之间。上封盖3的边缘位置还设有环形的卡槽32,底座5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凸起53,底座5的第二凸起53卡在上封盖3的卡槽32内,从而将上封盖3卡装在底座5的上方。在底座5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混合气体进孔52,勻气板51下方设置有呈120°角分布的三条圆柱状的防水通道50,且该三条防水通道50分布在混合气体进孔52的周围,底座5上设置有与三条呈120°角分布的圆柱状的防水通道位置相对应的三个防水圆孔50’, 且每个防水通道50与其相对应的防水圆孔50’相连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燃烧器头部,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锅圈、导流锥形件、上封盖、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和底座,所述上封盖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锥形锅圈为底端开口的锥形碗结构,所述锥形锅圈的底端开口套装在所述底座的外部,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勻气板,所述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为具有多个网孔的环形网结构,其顶端与所述上封盖可拆卸连接,其底端与所述勻气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封盖、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底座以及勻气板相互配合形成燃烧室和混合腔,其中,所述混合腔位于所述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的环形网外部,所述燃烧室位于所述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的环形网内部,且所述混合腔和所述燃烧室通过所述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的多个网孔相通,所述导流锥形件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内,并位于所述勻气板的上方,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混合腔相通的混合气体进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燃烧器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锅圈的底端套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并位于所述上封盖下方,从而在所述锥形锅圈的底端和所述底座的顶端之间形成杂物滞留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燃烧器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是由不锈钢冲孔网板与软质编织型金属纤维网嵌合成的嵌合件卷成环状后,其首尾滚压焊接成一体而形成的环形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燃烧器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体进孔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在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防水圆孔,所述勻气板中部设有防水通道,且所述防水通道与所述底座的防水圆孔相连通,或者,所述混合气体进孔设置在所述底座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勻气板下方设置有三条呈 120°角分布的防水通道,且所述三条防水通道均勻分布在所述混合气体进孔的周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三条防水通道位置相对应的三个防水圆孔,且每个防水通道与其相对应的防水圆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燃烧器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盖为具有空心的环状结构,在其底部空心边缘处设置有环形的防水凸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燃烧器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盖底部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底座内的勻气板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凸起,所述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的顶端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凸起相互配合,卡装在所述第一凸起的环形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燃烧器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盖上设有环形的卡槽,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凸起,所述底座的第二凸起卡在所述上封盖的卡槽内,从而将所述上封盖扣装在所述底座的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燃烧器头部,包括锥形锅圈、导流锥形件、上封盖、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和底座,上封盖安装在底座上方,锥形锅圈为底端开口的锥形碗结构,锥形锅圈的底端开口套装在底座的外部,底座内部安装有匀气板,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为具有多个网孔的环形网结构,其顶端与上封盖可拆卸连接,其底端与匀气板可拆卸连接,上封盖、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底座以及匀气板相互配合形成燃烧室和混合腔,其中,混合腔位于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的环形网外部,燃烧室位于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的环形网内部,且混合腔和燃烧室通过嵌合式表面燃烧构件的多个网孔相通,导流锥形件设置在燃烧室内,并位于匀气板的上方,底座上设有与混合腔相通的混合气体进孔。
文档编号F23D14/70GK202209704SQ20112034148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3日
发明者赵颂 申请人:烟台众德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