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喷燃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6065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喷燃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对天然气、煤气下喷式燃气装置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天然气、煤气作为一种新能源,在家庭生活、工业应用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正常是通过燃气装置使其产生向上火焰来进行加工操作。然而在钢板表面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正反两面进行去油处理等。在进行向下喷火作业时,会出现焰距短以及火焰上翻等问题,造成能率低,不利于处理加工,给工作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增加向下的焰距、且能避免火焰上翻,适用于向下喷火加工处理的下喷燃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燃气进管、空气进管以及喷嘴,所述空气进管置于所述燃气进管的下部,所述喷嘴呈管状、底端设有出气口 ;所述空气进管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喷嘴外径的圆孔;所述喷嘴伸入所述圆孔,贯穿所述设置在下部的空气进管,从所述燃气进管侧壁的底部接通所述燃气进管;喷嘴的底端伸出所述空气进管的下方。所述喷嘴的底端面上设有分气盘,所述分气盘盘面上开设有若干火焰喷出孔;所述喷嘴下端的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喷嘴下端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喷嘴的空气进道由现有技术的周边小孔,改进为环状大孔,再通过在喷嘴底端增设的分气盘进行混气,由分气盘小孔中吹出的混合气体火力强劲,且由于分气盘自身的作用,使得火焰不会“上翻”。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提高燃气的工作效率和提高火焰向下的高度(正常工作时可以达到40-50CH1)。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利用了燃气下喷的能量,不仅结构简单,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向的示意图;图中I是燃气进管,2是空气进管,21是圆孔,3是喷嘴,31是出气口,32是分气盘,320是火焰喷出孔,33是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包括燃气进管I、空气进管2以及喷嘴3,所述空气进管2置于所述燃气进管I的下部,所述喷嘴3呈管状、底端设有出气口 31 ;所述空气进管2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喷嘴3外径的圆孔21 ;装配后呈环状孔;所述喷嘴3伸入所述圆孔21,贯穿所述设置在下部的空气进管2,从所述燃气进管I侧壁的底部接通所述燃气进管I ;在喷嘴3的顶部设置螺纹,直接贯穿空气进管2的顶壁和燃气进管I的底壁以接通燃气;喷嘴3的底端伸出所述空气进管2的下方,呈向下的方向。所述喷嘴3的底端面上设有分气盘32,所述分气盘32盘面上开设有若 干火焰喷出孔320 ;所述喷嘴3下端的出气口 31设置在所述喷嘴3下端的侧壁上。在分气盘32的上部,环状孔出来的空气与出气口 31出来的燃气进行混合;再通过若干火焰喷出孔320(点燃后)向下喷出火焰。
权利要求1.下喷燃气装置,包括燃气进管、空气进管以及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管置于所述燃气进管的下部,所述喷嘴呈管状、底端设有出气口 ; 所述空气进管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喷嘴外径的圆孔; 所述喷嘴伸入所述圆孔,贯穿所述设置在下部的空气进管,从所述燃气进管侧壁的底部接通所述燃气进管; 喷嘴的底端伸出所述空气进管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下喷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底端面上设有分气盘,所述分气盘盘面上开设有若干火焰喷出孔;所述喷嘴下端的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喷嘴下端的侧壁上。
专利摘要下喷燃气装置。涉及对天然气、煤气下喷式燃气装置结构的改进。提供了一种能增加向下的焰距、且能避免火焰上翻,适用于向下喷火加工处理的下喷燃气装置。包括燃气进管、空气进管以及喷嘴,所述空气进管置于所述燃气进管的下部,所述喷嘴呈管状、底端设有出气口;所述空气进管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喷嘴外径的圆孔;所述喷嘴伸入所述圆孔,贯穿所述设置在下部的空气进管,从所述燃气进管侧壁的底部接通所述燃气进管;喷嘴的底端伸出所述空气进管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提高燃气的工作效率和提高火焰向下的高度(正常工作时可以达到40-50cm),有效地利用了燃气下喷的能量,不仅结构简单,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F23D14/02GK202470058SQ2012200424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0日
发明者张树彬, 王仁华 申请人:宝应县润华静电涂装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