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燃烧器火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987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高效燃烧器火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用燃烧器火盖,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燃烧器火盖。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燃气灶燃烧器中燃烧器火盖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一般安装在燃烧器体的外环气道上,在燃烧器火盖下方设有燃气通道,供混合好的燃气和空气通过,燃烧器火盖上方开设有与燃气通道相通的出火孔。目前燃烧器火盖大多采用环形结构,出火孔多采用外部一圈圆孔、一圈斜槽或孔槽相结合的方式。此种燃烧器火盖使燃气的焰孔面积受到很大的限制,降低了燃气的燃烧率,使得废气的排放量很高。在使用中为解决上述问题,不得不架设较高的炉架来提高燃气燃烧率,降低废气排放量,但这种方式降低了燃气的利用率,且此种方式使得燃气热效率较低,仅可达约50%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燃烧器火盖,该火盖有效降低了废气排放量,提高了燃气利用率,并使燃气热效率能够达到60%以上。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高效燃烧器火盖,安装在燃烧器体的外环气道上,包括呈环形结构的火盖本体,所述环形结构中心形成一孔洞,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火盖本体底部设有燃气通道,所述火盖本体环形结构包括孔洞内周面和火盖本体上表面,所述孔洞内周面和火盖本体上表面沿环径向由中心向外且自下而上呈倾斜面;所述火盖本体环形结构的倾斜面自下向上沿环周向开设有至少三圈与所述燃气通道相通的出火槽,且所述相邻两圈出火槽之间的倾斜面上均开设有一环形稳焰槽,所述火盖本体环形结构倾斜面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稳焰槽处均设有能够使燃气分流的隔气环,所述相邻隔气环之间形成与所对应出火槽相连通的燃气通道分区;且所述火盖本体环形结构倾斜面的上表面呈内凹形圆弧面结构。所述至少三圈出火槽自下向上呈阶梯式排布,且所述相邻阶梯间形成环形稳焰槽。所述能够使燃气分流的隔气环的结构是所述火盖本体环形结构倾斜面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稳焰槽处垂直向下延伸形成与所述稳焰槽相对应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高度小于所述燃气通道轴向剖面高度,且所述相邻环形凸起将所述燃气通道分隔成与所述每圈出火槽相对应的燃气通道分区。所述环形凸起为连续环形结构和不连续环形结构中的一种,且所述不连续环形结构间断处与所述出火槽的槽口相对应。所述出火槽的槽口呈纵向开设,所述每圈出火槽的数量一致,且每圈出火槽均以环形结构圆心为中心径向向外呈辐射状均匀排布;不同圈上的出火槽在同一径向方向上的出火槽槽口为一体式成型结构。所述出火槽由外圈出火槽、中圈出火槽和内圈出火槽组成。[0011]所述外圈出火槽在径向方向延伸至所述火盖本体环形结构的外沿顶部;所述内圈出火槽在径向方向延伸至所述火盖本体环形结构的内沿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燃烧器火盖在其本体环形结构的倾斜面自下向上沿环周向开设有至少三圈出火槽,且相邻两圈出火槽之间的倾斜面上开设有一稳焰槽,所述火盖本体环形结构倾斜面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稳焰槽处设有能够使燃气分流的隔气环,且所述火盖本体环形结构倾斜面的上表面呈凹形圆弧面结构,该结构的燃烧器火盖可最大限度的加大燃气的焰孔面积,有效的降低了废气排放量,提高了燃气的利用率,热效率可达60%以上,且该燃烧器火盖加工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很好的解决废气排放和热效率相矛盾的问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I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新型高效燃烧器火盖,安装在燃烧器体的外环气道上,包括呈环形结构的火盖本体1,所述环形结构中心形成一孔洞,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火盖本体I底部设有燃气通道2,所述火盖本体I环形结构包括孔洞内周面和火盖本体上表面,所述孔洞内周面和火盖本体上表面沿环径向由中心向外且自下而上呈倾斜面;所述火盖本体I环形结构的倾斜面自下向上沿环周向开设有至少三圈与所述燃气通道2相通的出火槽3,且所述相邻两圈出火槽3之间的倾斜面上均开设有一环形稳焰槽4,所述火盖本体I环形结构倾斜面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稳焰槽4处均设有能够使燃气分流的隔气环5,所述相邻隔气环5之间形成与所对应出火槽相连通的燃气通道分区;且所述火盖本体I环形结构倾斜面的上表面呈内凹形圆弧面结构。所述至少三圈出火槽3可沿倾斜面呈一体式排布;也可自下向上呈阶梯式排布,当呈阶梯式排布时,所述相邻阶梯间开设有环形稳焰槽4。所述能够使燃气分流的隔气环5的结构是所述火盖本体I环形结构倾斜面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稳焰槽4处垂直向下延伸形成与所述稳焰槽4相对应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高度小于所述燃气通道2轴向剖面高度,且所述相邻环形凸起将所述燃气通道2分隔成与所述每圈出火槽相对应的燃气通道分区。所述环形凸起为连续环形结构和不连续环形结构中的一种,且所述不连续环形结构间断处与所述出火槽3的槽口相对应。所述出火槽3的槽口呈纵向开设,所述每圈出火槽3的数量一致,且每圈出火槽3均以环形结构圆心为中心径向向外呈辐射状均匀排布;不同圈上的出火槽3在同一径向方向上的出火槽槽口为一体式成型结构。所述出火槽3的圈数最优为三圈,由外圈出火槽31、中圈出火槽32和内圈出火槽33组成。所述外圈出火槽31在径向方向延伸至所述火盖本体I环形结构的外沿顶部;所述内圈出火槽33在·径向方向延伸至所述火盖本体I环形结构的内沿底部。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高效燃烧器火盖,安装在燃烧器体的外环气道上,包括呈环形结构的火盖本体(1),所述环形结构中心形成一孔洞,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火盖本体(I)底部设有燃气通道(2),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盖本体(I)环形结构包括孔洞内周面和火盖本体上表面,所述孔洞内周面和火盖本体上表面沿环径向由中心向外且自下而上呈倾斜面;所述火盖本体(I)环形结构的倾斜面自下向上沿环周向开设有至少三圈与所述燃气通道(2)相通的出火槽(3),且所述相邻两圈出火槽(3)之间的倾斜面上均开设有一环形稳焰槽(4),所述火盖本体(I)环形结构倾斜面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稳焰槽(4)处均设有能够使燃气分流的隔气环(5),所述相邻隔气环(5)之间形成与所对应出火槽相连通的燃气通道分区;且所述火盖本体(I)环形结构倾斜面的上表面呈内凹形圆弧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高效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圈出火槽(3)自下向上呈阶梯式排布,且所述相邻阶梯间形成环形稳焰槽(4)。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高效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使燃气分流的隔气环(5)的结构是所述火盖本体(I)环形结构倾斜面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稳焰槽(4)处垂直向下延伸形成与所述稳焰槽(4)相对应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高度小于所述燃气通道(2)轴向剖面高度,且所述相邻环形凸起将所述燃气通道(2)分隔成与所述每圈出火槽相对应的燃气通道分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效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为连续环形结构和不连续环形结构中的一种,且所述不连续环形结构间断处与所述出火槽(3)的槽口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效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槽(3)的槽口呈纵向开设,所述每圈出火槽(3)的数量一致,且每圈出火槽(3)均以环形结构圆心为中心径向向外呈辐射状均匀排布;不同圈上的出火槽(3)在同一径向方向上的出火槽槽口为一体式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高效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槽(3)由外圈出火槽(31)、中圈出火槽(32)和内圈出火槽(33)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高效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出火槽(31)在径向方向延伸至所述火盖本体(I)环形结构的外沿顶部;所述内圈出火槽(33)在径向方向延伸至所述火盖本体(I)环形结构的内沿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燃烧器火盖,安装在燃烧器体的外环气道上,该燃烧器火盖在其本体环形结构的倾斜面自下向上沿环周向开设有至少三圈与底部燃气通道相通的出火槽,且相邻两圈出火槽之间的倾斜面上开设有一环形稳焰槽,所述火盖本体环形结构倾斜面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稳焰槽处设有能够使燃气分流的隔气环,相邻隔气环之间形成与所对应出火槽相连通的燃气通道分区;且所述火盖本体环形结构倾斜面的上表面呈凹形圆弧面结构,该结构的燃烧器火盖可最大限度的加大燃气的焰孔面积,有效的降低了废气排放量,提高了燃气的利用率,热效率可达60%以上,且该燃烧器火盖加工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很好的解决废气排放和热效率相矛盾的问题。
文档编号F23D14/46GK202692064SQ20122037812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张永杰 申请人:樱花卫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