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386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炉膛下部锥段、分选床、炉膛排渣口和锅炉排渣管;分选床设置在炉膛下部锥段上,其数量与锅炉排渣口和锅炉排渣管数量相同;分选床底部为水冷布风板,水冷布风板由部分炉膛布风板延伸而成,供风来自于分选床风箱;分选床由炉膛水冷壁延伸围绕而成,内衬耐磨耐火材料。该排渣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分选床下部流化风的作用下,将炉膛下部即将排出的锅炉底渣进行分选,其中一定量的细小颗粒被重新送回炉膛,从而保证炉内物料的循环量,提高炉膛传热系数,剩余的大渣则通过锅炉排渣管排出炉膛,并进入滚筒冷渣器进一步冷却。
【专利说明】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滚筒冷渣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床料具有宽筛分分布的特点,当床料具有较宽的筛分或者是不同的颗粒密度时,在流化过程中就会出现分层现象。较小或者较轻的颗粒具有较小的终端速度,易于被向上扬析,而粒径较大或者较重的颗粒具有较大的终端速度,因此易于堆积在底部。在流化床运行过程中,为了控制床料量和适当床高,防止大渣沉积,那些无法流动的大渣将通过排渣口排出炉膛,进入冷渣器进行冷却。
[0003]循环流化床锅炉底部排渣过程影响床料在流化床系统内的保存效率。尽管锅炉密相区存在较强的颗粒分层现象,在排渣过程中仍将有一定量的细小颗粒随大颗粒一起排出炉膛,减少了循环流化床中悬浮物料浓度,直接影响了炉膛内受热面的换热,导致炉膛温度高于设计值,进而造成SOx和NOx的排放浓度升高。
[0004]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风水联合冷渣器,另一种是滚筒冷渣器。风水联合冷渣器本身具有将炉膛排出的底渣进行分选的功能,在冷渣器工作过程中可将随锅炉底渣排放出来的较细的床料重新送回炉内参与炉膛的内外循环。然而由于风水联合冷渣器受入炉煤粒度影响比较大,运行稳定性差,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滚筒冷渣器。
[0005]滚筒冷渣器本身不具备底渣的分选功能,为了提高小颗粒在流化床内的保存效率,应尽量减少细小颗粒的排渣量,如果在炉膛排渣口处设置分选装置,可有效改善炉内物料的循环量,来保证床内的物料浓度分布。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针对采用滚筒冷渣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无法实现锅炉底渣的分选问题,提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通过增设排渣口的分选床,来实现细渣的回收,以解决炉内循环物料量不足的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包括炉膛下部锥段、炉膛排渣口、锅炉排渣管和由水冷壁管构成的炉膛布风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膛下部锥段上设有分选床,该分选床的数量与炉膛排渣口和锅炉排渣管数量相同;每个分选床包括分选床床体、水冷布风板和分选床风箱;所述分选床床体由炉膛水冷壁延伸围绕而成,内衬耐磨耐火材料;所述分选床风箱位于水冷布风板的下部;所述炉膛排渣口设置在分选床床体上,并与锅炉排渣管相连。
[000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在于:所述水冷布风板由部分炉膛布风板延伸而成。
[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及效果:①在炉膛排渣口和锅炉排渣管之间设置分选床,能够将排渣过程中的小颗粒过滤回收,提高了小颗粒在流化床内的保存效率,改善了炉内物料浓度分布,从而保证了炉内的传热,有效控制炉膛温度,减少污染物排放;②由于风水联合冷渣器对渣的粒度特别敏感,尤其是在燃用矸石大颗粒较多的情况下冷渣器的运行更困难,而且高温底渣中含有一定的残碳,与流化风接触后,可能产生再燃烧现象,其后果将是冷渣器内不断结焦或结块,机组无法正常运行。这一点在国内多台机组运行中也得到了充分验证。所以,此排渣装置同时配有滚筒冷渣器,相比风水联合冷渣器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现有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分选床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分选床结构及布风示意图。
[0014]图4为锅炉排渣管及分选床布置示意图。
[0015]图中标记:1_炉膛下部锥段;2-分选床床体;3-锅炉排渣口 ;4_锅炉排渣管;5-分选床布风板;6_分选床风箱;7_炉膛布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排渣装置主要包括炉膛下部锥段1、锅炉排渣口 3、锅炉排渣管4、由水冷壁管构成的炉膛布风板7和分选床,分选床设置在炉膛下部锥段I与锅炉排渣管4之间,其数量与锅炉排渣口 3和锅炉排渣管4数量相同(参见图4);每个分选床包括分选床床体2、水冷布风板5和分选床风箱6 ;所述分选床床体2由炉膛水冷壁延伸围绕而成,内衬耐磨耐火材料;水冷布风板5由部分炉膛布风板7延伸而成;分选床风箱6位于水冷布风板5的下部,并与所述水冷布风板5相连。
[0018]由于在炉膛下部锥段设有分选床,并由分选床风箱6独立送风,在分选床下部流化风的作用下(分选床内流化风速一般为炉膛密相区流化速度的0.5?1.5倍),尽管炉膛下部锥段I (密相区)存在较强的颗粒分层现象,在排渣过程中仍将有一定量的细小颗粒随大颗粒一起进入分选床,可将随大渣进入分选床的细小颗粒重新送回炉膛,从而保证炉内物料的循环量,提高炉膛传热系数;在减少锅炉成本的同时,有效控制了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沉积在分选床床体2底部的剩余大渣则通过锅炉排渣管4排出炉膛,并进入滚筒冷渣器进一步冷却。
【权利要求】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包括炉膛下部锥段(I)、炉膛排渣口(3)、锅炉排渣管(4)和由水冷壁管构成的炉膛布风板(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膛下部锥段(I)上设有分选床,该分选床的数量与炉膛排渣口(3)和锅炉排渣管(4)数量相同;每个分选床包括分选床床体(2 )、水冷布风板(5 )和分选床风箱(6 );所述分选床床体(2 )由炉膛水冷壁延伸围绕而成,内衬耐磨耐火材料;所述分选床风箱(6)位于水冷布风板(5)的下部;所述炉膛排渣口(3)设置在分选床床体(2)上,并与锅炉排渣管(4)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布风板(5)由部分炉膛布风板(7)延伸而成。
【文档编号】F23C10/24GK203744245SQ201420137756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张缦, 吕俊复, 王庆功, 杨海瑞, 刘青 申请人: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