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651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炉。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高达每年数亿吨,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历年垃圾堆积存量超过60多亿吨,垃圾所侵蚀的土地面积已超过5亿平方米。城镇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有:卫生填埋、有机堆肥、直接焚烧和水泥窑共处置。其中卫生填埋的适应性强,但投资大,战地面积大,经济效益低;有机堆肥的方法虽然投资小,但占地面积较大,适应性弱;直接焚烧虽然经济效益好,但投资大,对垃圾的热值要求高,难以广泛推广;水泥窑共处置的方法需要依靠当地产业,主要用于处理工业垃圾,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效率低下。此外,还出现了一种通过热解来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主要通过在处理炉的底部对垃圾进行加热并通入空气,使垃圾在不同的部位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裂解反应,从而达到对垃圾处理的目的。在热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如果直接将可燃气体和尾气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如何充分利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是本技术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垃圾处理炉。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炉,包括上炉体、下炉体、冷却箱、进气箱;上炉体安装在下炉体上,且上炉体与下炉体连通,形成处理腔;冷却箱为环形,其套装在上炉体的外周,并与上炉体的外周形成尾气冷却腔;进气箱为环形,其套装在冷却箱的外周,并与冷却箱的外周配合形成进气腔,进气腔内设有沿进气箱内壁呈螺旋形盘绕的隔板,隔板将进气腔分隔成一条盘绕在冷却箱外周上的进气通道;进气箱的下端设有第一进气口,其上端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穿过冷却箱,并伸入到下炉体内,且伸入第二端的设有第一出气口;上炉体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吸气盘,吸气盘与导气管的第一端连接,导气管的第二端伸入到下炉体内,导气管上设有风机;下炉体内设有挡板,挡板为环形,其外周与下炉体的侧壁形成底部与处理腔连通的排气腔,排气腔与尾气冷却腔连通;尾气冷却腔内设有冷却管。优选的,下炉体的侧壁由双层钢板制成,且双层钢板通过位于双层钢板之间的钢筒固定,钢筒的外端封闭,内端与处理腔连通。优选的,导气管下端的高度大于挡板下端的高度。优选的,还包括放气管,放气管水平布置在下炉体内,且位于下炉体的中下部;放气管上设有多个气孔。优选的,冷却管位于冷却箱内的部分环形盘绕在上炉体的外周。优选的,冷却管位于冷却箱内的部分沿上炉体的外周呈连续U形分布。优选的,风机位于上炉体外部,与风机相连的导气管穿过冷却箱和进气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垃圾处理炉,通过设置上炉体和下炉体,在上炉体的外周设置冷却箱,在冷却箱的外周设置进气箱,通过在进气箱内设置隔板,将进气箱内的进气腔分隔成一条盘绕在冷却箱外周上的进气通道。如此,可通过冷却箱对进气通道内的空气进气预热,有利于促进处理腔内垃圾的燃烧。同时,在上炉体的外周由内到外依次设置冷却箱和进气箱,能够防止上炉体的外壁温度过高。本实用新型的上炉体内设有吸气盘,吸气盘与风机连通,且与风机连通的导气管通入下炉体内。如此,由于垃圾在燃烧的过程中由下到上会形成氧化层、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在还原层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氢气密度较小,会逐渐向上运动,通过吸气盘能够将上炉体中的气体直接导入到下炉体中,使其充分燃烧,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此外,由于挡板设置在下炉体内,且在挡板的下端形成的氧化层会产生大量的尾气,由于与冷却箱连通的管道上设有引风机,能够在冷却箱内形成负压,使充分燃烧后的气体依次经过排气腔、尾气冷却腔后排出炉外。通过设置挡板,可保证排出的尾气均为充分燃烧后的气体,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炉,包括上炉体1、下炉体2、冷却箱3、进气箱4。上炉体1安装在下炉体2上,且上炉体1与下炉体2连通,形成处理腔;具体实施时,下炉体2的侧壁由双层钢板制成,且双层钢板通过位于双层钢板之间的钢筒固定,钢筒的外端封闭,内端与处理腔连通。通过双层钢板,可达到较好的隔热效果,防止下炉体2外周温度过高。冷却箱3为环形,其套装在上炉体1的外周,并与上炉体1的外周形成尾气冷却腔。进气箱4为环形,其套装在冷却箱3的外周,并与冷却箱3的外周配合形成进气腔,进气腔内设有沿进气箱4内壁呈螺旋形盘绕的隔板5,隔板5将进气腔分隔成一条盘绕在冷却箱3外周上的进气通道;进气箱4的下端设有第一进气口,其上端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穿过冷却箱,并伸入到下炉体2内,且伸入第二端的设有第一出气口。上炉体1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吸气盘6,吸气盘6与导气管7的第一端连接,导气管7的第二端伸入到下炉体2内,导气管7上设有风机8。具体实施时,风机8位于上炉体1外部,与风机8相连的导气管7穿过冷却箱3和进气箱4。吸气盘与风机连通,且与风机连通的导气管通入下炉体内。如此,由于垃圾在燃烧的过程中由下到上会形成氧化层、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在还原层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氢气密度较小,会逐渐向上运动,通过吸气盘能够将上炉体中的气体直接导入到下炉体中,使其充分燃烧,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下炉体2内设有挡板9,挡板9为环形,其外周与下炉体2的侧壁形成底部与处理腔连通的排气腔,排气腔与尾气冷却腔连通;具体实施时,导气管7下端的高度大于挡板9下端的高度。如此,可保证通过导体管7进入处理腔的空气会通入到垃圾燃烧层,并在燃烧后产生的尾气能够通过从挡板9的下方经由排气腔进入到尾气冷却腔。如此,可通过冷却箱对进气通道内的空气进气预热,有利于促进处理腔内垃圾的燃烧。同时,在上炉体的外周由内到外依次设置冷却箱和进气箱,能够防止上炉体的外壁温度过高。由于挡板设置在下炉体内,且在挡板的下端形成的氧化层会产生大量的尾气,由于与冷却箱连通的管道上设有引风机,能够在冷却箱内形成负压,使充分燃烧后的气体依次经过排气腔、尾气冷却腔后排出炉外。通过设置挡板,可保证排出的尾气均为充分燃烧后的气体,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尾气冷却腔内设有冷却管10。具体实施时,冷却管10位于冷却箱3内的部分环形盘绕在上炉体的外周。如此,可增大冷却管10与冷却箱3内尾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将冷却管10布置在冷却箱3内,并使其沿上炉体1的外周呈连续U形分布。本实施方式中,放气管11水平布置在下炉体2内,且位于下炉体2的中下部;放气管11上设有多个气孔。如此,可将空气均匀分散到处理腔的底部,如此,可提高燃烧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