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气化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0240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气化焚烧炉。



背景技术:

垃圾气化焚烧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大型的配备有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的垃圾焚烧炉顺应了回收能源的要求,正逐渐上升为焚烧处理的主流。但是在目前的垃圾焚烧处理设备中,垃圾只在垃圾气化燃烧炉的单个燃烧室进行气化燃烧和烟气燃烧,其燃烧往往不够充分,燃烧效率低下,排出的烟气污染大,为了使炉内的垃圾和烟气充分燃烧,降低烟气污染,常常需要往焚烧炉中加入燃料等易燃物质进行掺烧,如此一来,燃烧处理垃圾将需要付出非常高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气化焚烧炉,能够利用垃圾燃烧产生的热能对垃圾继续进行气化焚烧,不需要对垃圾进行掺烧处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垃圾气化焚烧炉,包括主炉体、燃烧塔和副炉体,所述主炉体的内腔的上端具有落料口,所述主炉体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燃烧塔包括下端开口的外桶和两端开口的内筒,所述内筒竖直设置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外桶罩扣在所述内筒的外侧,所述外桶的盲端与所述内筒的上端分离,所述外桶与所述内筒的下边沿密封连接,所述外桶之外的所述内腔为第一燃烧室,所述内筒的下端设置有取气口,所述内筒从下至上分别为相连通的所述第二燃烧室和所述第三燃烧室;所述副炉体的内腔为第四燃烧室,所述第四燃烧室上设置有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外桶的侧壁上连接有烟气管,所述烟气管与所述进烟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气化焚烧炉,主炉体的内腔与燃烧塔的外桶之间为第一燃烧室,燃烧塔的内筒内设置有第二燃烧室和第三燃烧室,使第二燃烧室和第三燃烧室可为第一燃烧室提供热量,提高第一燃烧室的环境温度,进而提高了第一燃烧室内的垃圾的气化燃烧效率,燃烧塔的内筒与外桶之间形成一个夹层式往复折流烟气通道,主炉体外还连接有副炉体,副炉体的内腔为第四燃烧室,第四燃烧室通过烟气管与第三燃烧室连接,燃烧塔的烟气通道结构和大容积的第四燃烧室都可延长烟气的停留时间,保证了烟气的充分燃烧。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气化焚烧炉体积小、结构紧凑,还具有热值利用率高的特点,满足了主炉内的垃圾的最佳气化与有害物质高温分解的温度场条件,实现了焚烧炉的持续自循环稳定运行,不需要对垃圾紧凑掺烧处理。

作为优选的,所述燃烧塔与所述凸台之间设置有连接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气化焚烧炉,连接架固定在凸台上,连接架与燃烧塔的下端口连接,对燃烧塔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同时还使内筒的下端的取气口悬空,不会被凸台阻挡,有利于第一燃烧室内的烟气进入内筒中。

作为优选的,所述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炉篦,所述炉篦与所述燃烧塔之间通过连接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气化焚烧炉,炉篦吊装在凸台四周的侧壁上,炉篦的下方用于落灰,其空间较大,可提高垃圾在燃烧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由于不用在炉腔的底部设置掏灰池,所以不需要增加主炉体的基座的厚度,进而降低了主炉体的高度,减少了整个炉体的质量。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燃烧室内设置有第一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的进气端与所述主炉体的外侧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气化焚烧炉,第一进风管用于为主炉体内的第一燃烧室的垃圾气化燃烧提供空气。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烟口内设置有第三布火盘,所述第一进风管还与所述第三布火盘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气化焚烧炉,第一进风管还与进烟口内的第三布火盘连通,用于为副炉体内的第四燃烧室的垃圾气化燃烧提供空气。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燃烧室内设置有回烟管,所述回烟管的下端导向所述炉篦的上方的环形回烟道,所述回烟管的上端伸向所述落料口的内侧的环形烟气收集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气化焚烧炉,回烟管的管身固定在炉腔的侧壁上,其上端的开口用于将第一燃烧室的内部的落料口附近的烟气导入到炉篦的上方的燃烧塔的取气口附近,便于第一燃烧室的内部的上方的烟气能顺利的被引入第二燃烧室。

作为优选的,所述内筒内设置有第一布火盘和第二布火盘,所述第一布火盘与所述第二布火盘之间为所述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二布火盘与所述外桶的盲端之间为第二燃烧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气化焚烧炉,第二燃烧室位于内筒内的第一布火盘和第二布火盘之间,第三燃烧室位于第二布火盘与外桶的盲端之间,燃烧垃圾时,高温烟气从内筒的下端口进入第二燃烧室内燃烧,第一布火盘为第二燃烧室内提供空气,第二燃烧室内的火焰和烟气可向上直接进入第三燃烧室进行燃烧,第二布火盘为第三燃烧室提供空气,使烟气的燃烧和有毒物质的分解能够持续进行下去。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布火盘上连接有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二进风管的进气端与所述主炉体的外侧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气化焚烧炉,第二进风管的一端与主炉体的外侧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布火盘连接,可为单独第一布火盘提供烟气燃烧所需的空气,保证第二燃烧室内的燃烧的持续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布火盘上连接有第三进风管,所述第三进风管的进气端与所述主炉体的外侧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气化焚烧炉,第三进风管的一端与主炉体的外侧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布火盘连接,可为单独第二布火盘提供烟气燃烧所需的空气,保证第三燃烧室内的燃烧的持续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主炉体与所述副炉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为一体化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气化焚烧炉,由于炉体本身较重,可在主炉体与副炉体的下方设置一体化结构的底座,便于炉体的安装与运输,同时,为了进一步方便运输,可将炉体设计成分体式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气化焚烧炉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主炉体;101落料口;102凸台;110第一燃烧室;111回烟管;2燃烧塔;210外桶;211烟气管;220内筒;221取气口;222第二燃烧室;223第三燃烧室;3副炉体;301进烟口;302出烟口;310第四燃烧室;4炉篦;5连接架;6第一进风管;7第一布火盘;8第二布火盘;9第二进风管;10第三进风管;11底座;12第三布火盘。

具体实施例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气化焚烧炉,包括主炉体1、燃烧塔2和副炉体3,所述主炉体1的内腔的上端具有落料口101,所述主炉体1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凸台102;所述燃烧塔2包括下端开口的外桶210和两端开口的内筒220,所述内筒220竖直设置在所述凸台102上,所述外桶210罩扣在所述内筒220的外侧,所述外桶210的盲端与所述内筒220的上端分离,所述外桶210与所述内筒220的下边沿密封连接,所述外桶210之外的所述内腔为第一燃烧室110,所述内筒220的下端设置有取气口221,所述内筒220从下至上分别为相连通的所述第二燃烧室222和所述第三燃烧室223;所述副炉体3的内腔为第四燃烧室310,所述第四燃烧室310上设置有进烟口301和出烟口302,所述外桶210的侧壁上连接有烟气管211,所述烟气管211与所述进烟口301连接。

在以上实施例中,主炉体1的内腔与燃烧塔2的外桶210之间为第一燃烧室110,燃烧塔2的内筒220内设置有第二燃烧室222和第三燃烧室223,使第二燃烧室222和第三燃烧室223可为第一燃烧室110提供热量,提高第一燃烧室110的环境温度,进而提高了第一燃烧室110内的垃圾的气化燃烧效率,燃烧塔2的内筒220与外桶210之间形成一个夹层式往复折流烟气通道,主炉体1外还连接有副炉体3,副炉体3的内腔为第四燃烧室310,第四燃烧室310通过烟气管211与第三燃烧室223连接,燃烧塔2的烟气通道结构和大容积的第四燃烧室310都可延长烟气的停留时间,保证了烟气的充分燃烧。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气化焚烧炉体积小、结构紧凑,还具有热值利用率高的特点,满足了炉内的垃圾的最佳气化与有害物质高温分解的温度场条件,实现了焚烧炉的持续自循环稳定运行,不需要对垃圾紧凑掺烧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燃烧塔2与所述凸台102之间设置有连接架5。

在以上实施例中,连接架5固定在凸台2上,连接架5与燃烧塔2的下端口连接,对燃烧塔2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同时还使内筒220的下端的取气口221悬空,不会被凸台102阻挡,有利于第一燃烧室110内的烟气进入内筒220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台102的侧壁上设置有炉篦4,所述炉篦4与所述燃烧塔2之间通过连接架5连接。

在以上实施例中,炉篦4吊装在凸台102四周的侧壁上,炉篦4的下方用于落灰,其空间较大,可提高垃圾在燃烧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由于不用在炉腔的底部设置掏灰池,所以不需要增加主炉体1的基座的厚度,进而降低了主炉体1的高度,减少了整个炉体的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燃烧室110内设置有第一进风管6,所述第一进风管6的进气端与所述主炉体1的外侧连通。

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一进风管6用于为主炉体1内的第一燃烧室110的垃圾气化燃烧提供空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烟口301内设置有第三布火盘12,所述第一进风管6还与所述第三布火盘12连通。

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一进风管6还与进烟口301内的第三布火盘12连通,用于为副炉体3内的第四燃烧室310的垃圾气化燃烧提供空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燃烧室110内设置有回烟管111,所述回烟管111的下端导向所述炉篦4的上方的环形回烟道(图中未示出),所述回烟管111的上端伸向所述落料口101的内侧的环形烟气收集通道(图中未示出)。

在以上实施例中,回烟管111的管身固定在炉腔的侧壁上,其上端的开口用于将第一燃烧室110的内部的落料口101附近的烟气导入到炉篦4的上方的燃烧塔2的取气口221附近,便于第一燃烧室110的内部的上方的烟气能顺利的被引入第二燃烧室22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筒220内设置有第一布火盘7和第二布火盘8,所述第一布火盘7与所述第二布火盘8之间为所述第二燃烧室222,所述第二布火盘8与所述外桶210的盲端之间为第二燃烧室222。

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二燃烧室222位于内筒220内的第一布火盘7和第二布火盘8之间,第三燃烧室223位于第二布火盘8与外桶210的盲端之间,燃烧垃圾时,高温烟气从内筒220的下端口进入第二燃烧室222内燃烧,第一布火盘7为第二燃烧室222内提供空气,第二燃烧室222内的火焰和烟气可向上直接进入第三燃烧室223进行燃烧,第二布火盘8为第三燃烧室223提供空气,使烟气的燃烧和有毒物质的分解能够持续进行下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布火盘7上连接有第二进风管9,所述第二进风管9的进气端与所述主炉体1的外侧连通。

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二进风管9的一端与主炉体1的外侧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布火盘7连接,可为单独第一布火盘7提供烟气燃烧所需的空气,保证第二燃烧室222内的燃烧的持续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布火盘8上连接有第三进风管10,所述第三进风管10的进气端与所述主炉体1的外侧连通。

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三进风管10的一端与炉体的外侧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布火盘8连接,可为单独第二布火盘8提供烟气燃烧所需的空气,保证第三燃烧室223内的燃烧的持续性。

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主炉体1与所述副炉体3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为一体化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炉体本身较重,可在主炉体1与副炉体3的下方设置一体化结构的底座11,便于炉体的安装与运输,同时,为了进一步方便运输,可将炉体设计成分体式结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