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负式节能器及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146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负式节能器及锅炉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负式节能器及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燃油、燃气锅炉的使用效率一般在85%左右,在浪费的热量中,烟气热量占绝大部分,通常情况下蒸汽、热水锅炉尾部排烟温度在160~ 170℃左右,较高温度的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热能大部分都被浪得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负式节能器及锅炉,解决热量不能回收利用、浪费燃气及锅炉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背负式节能器,包括节能器壳体、出水管、入水管、换热部件、节能器出烟口和节能器进烟口,所述换热部件设置在所述节能器内部,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入水管均穿过所述节能器壳体与所述换热部件连接,所述入水管与锅炉回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与锅炉内水室连通,所述节能器进烟口和节能器出烟口均设置在所述节能器壳体上,所述节能器进烟口与锅炉排烟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节能器壳体内部设置有温度检测部件,所述温度检测部件与控制柜信号连接。

进一步,所述温度检测部件包括进烟温度探头和出烟温度探头,所述进烟温度探头临近所述节能器进烟口设置在所述节能器壳体内表面上,所述出烟温度探头临近所述节能器出烟口设置在所述节能器壳体内表面上,所述进烟温度探头和出烟温度探头与所述控制柜信号连接。

进一步,所述换热部件为螺旋翅片管,所述螺旋翅片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入水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螺旋翅片管与节能器壳体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分程隔板。

进一步,所述节能器壳体与锅炉壳体之间设置有节能器支撑架,所述节能器支撑架下部与所述锅炉壳体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节能器支撑架上部与所述节能器进烟口一端下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节能器壳体与所述锅炉壳体之间设置有节能器辅助支撑架,所述节能器辅助支撑架下端与所述锅炉壳体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节能器辅助支撑架上部与所述节能器出烟口一端下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节能器壳体下部设置有冷凝水排放管,所述冷凝水排放管一端穿过所述节能器壳体与所述节能器壳体的内部连通。

一种锅炉,包括锅炉壳体、炉膛、前烟室、锅炉排烟口、排烟管及背负式节能器,所述炉膛设置在所述锅炉壳体内部,所述炉膛与所述锅炉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存水的锅炉水室,所述排烟管通过前烟室与所述锅炉排烟口连通,所述排烟管设置在所述锅炉水室内,所述锅炉排烟口与所述背负式节能器连通。

进一步,所述排烟管包括二回程烟管和三回程烟管,所述二回程烟管一端与所述炉膛连通,所述二回程烟管另一端与所述前烟室连通,所述三回程烟管一端与所述前烟室连通,所述三回程烟管另一端与所述锅炉排烟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负式节能器,包括节能器壳体、出水管、入水管、换热部件、节能器出烟口和节能器进烟口,所述换热部件设置在所述节能器内部,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入水管均穿过所述节能器壳体与所述换热部件连接,所述入水管与锅炉回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与锅炉内水室连通,所述节能器进烟口和节能器出烟口均设置在所述节能器壳体上,所述节能器进烟口与锅炉排烟口连通。这样,当锅炉正常工作时,锅炉内部燃烧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在排除锅炉排烟口排出,因为所述节能器进烟口与锅炉排烟口连通,烟气从锅炉排烟口进入节能器进烟口,烟气进入节能器壳体,烟气在节能器壳体内流通并从节能器出烟口排出,因为换热部件设置在节能器内部,出水管和入水管均穿过节能器壳体与换热部件连接,入水管与锅炉回水管连通,出水管与锅炉内水室连通,锅炉回水管内的水流至换热部件内,与节能器壳体内的烟气发生热交换,加热后的锅炉水从出水管进入锅炉内进行受热继续加温,使得烟气中的热量可以进一步得到回收、利用。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提高锅炉进水温度、节约燃气量及提高锅炉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负式节能器及锅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负式节能器及锅炉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负式节能器及锅炉的安装位置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负式节能器及锅炉的安装位置左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节能器壳体,2、入水管,3、出水管,4、节能器进烟口,5、节能器出烟口,6、换热部件,7、分程隔板,8、进烟温度探头,9、出烟温度探头,10、冷凝水排放管,11、锅炉排烟口,12、前烟室,13、炉膛,14、二回程烟管,15、三回程烟管,16、锅炉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负式节能器,包括节能器壳体 1、出水管3、入水管2、换热部件6、节能器出烟口5和节能器进烟口4,所述换热部件6设置在所述节能器内部,所述出水管3和所述入水管2均穿过所述节能器壳体1与所述换热部件6连接,所述入水管2与锅炉回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3与锅炉内水室连通,所述节能器进烟口4和节能器出烟口 5均设置在所述节能器壳体1上,所述节能器进烟口4与锅炉排烟口11连通。这样,当锅炉正常工作时,锅炉内部燃烧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在排除锅炉排烟口11排出,因为所述节能器进烟口4与锅炉排烟口11连通,烟气从锅炉排烟口11进入节能器进烟口4,烟气进入节能器壳体1,烟气在节能器壳体1内流通并从节能器出烟口5排出,因为换热部件6设置在节能器内部,出水管3和入水管2均穿过节能器壳体1与换热部件6连接,入水管2与锅炉回水管连通,出水管3与锅炉内水室连通,锅炉回水管内的水流至换热部件6内,与节能器壳体1内的烟气发生热交换,加热后的锅炉水从出水管3 进入锅炉内进行受热继续加温,使得烟气中的热量可以进一步得到回收、利用。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提高锅炉进水温度、节约燃气量及提高锅炉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背负式节能器,如图1-图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节能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温度检测部件,所述温度检测部件与控制柜信号连接。这样,在节能器壳体1内部设置温度检测部件,温度检测部件检测节能器本体节能器进气口和节能器出气口的温度,并且温度检测部件将温度信息发送到锅炉的电控柜,电控柜根据温度探头反馈的信号来调整锅炉的燃气消耗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温度检测部件包括进烟温度探头8和出烟温度探头9,所述进烟温度探头8临近所述节能器进烟口4设置在所述节能器壳体1内表面上,所述出烟温度探头9临近所述节能器出烟口5设置在所述节能器壳体1内表面上,所述进烟温度探头8和出烟温度探头9与所述控制柜信号连接。这样,进烟温度探头8和出烟温度探头9对烟气进行检测,因为进烟温度探头8临近节能器进烟口4设置在节能器壳体1内表面上,出烟温度探头9临近节能器出烟口5设置在节能器壳体1内表面上,进烟温度探头8和出烟温度探头9可以对烟气的进烟和出烟进行温度检测,并将测得的温度信息发送到锅炉的电控柜,电控柜根据温度探头反馈的信号来调整锅炉的燃气消耗量,从而更有效的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背负式节能器,如图1-图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换热部件6为螺旋翅片管,所述螺旋翅片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管3和所述入水管2连接。这样,采用螺旋翅片管,从而大大增加了与烟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使换热效果比普通管提高4-7倍,热阻小,横向传热面积大、结构紧凑、体积小而且节省材料,大大增加换热、散热效率,使用寿命长而且适应温度广。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螺旋翅片管与节能器壳体1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分程隔板7。这样,在螺旋翅片管与节能器壳体1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分程隔板7,烟气在节能器壳体1内的流动方式为“S”型曲线行走,大大增加了烟气与螺旋翅片管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背负式节能器,如图1-图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节能器壳体1与锅炉壳体16之间设置有节能器支撑架,所述节能器支撑架下部与所述锅炉壳体16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节能器支撑架上部与所述节能器进烟口4一端下部可拆卸连接。在节能器壳体 1与锅炉壳体16之间设置有节能器支撑架,因为节能器支撑架下部与锅炉壳体16上部可拆卸连接,节能器支撑架上部与节能器进烟口4一端下部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和安装,也方便运输。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节能器壳体1与所述锅炉壳体16之间设置有节能器辅助支撑架,所述节能器辅助支撑架下端与所述锅炉壳体16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节能器辅助支撑架上部与所述节能器出烟口5一端下部可拆卸连接。这样,在节能器壳体1 与锅炉壳体16之间设置有节能器辅助支撑架,节能器辅助支撑架上部与节能器出烟口5一端下部可拆卸连接,因为节能器支撑架上部与所述节能器进烟口4一端下部可拆卸连接,节能器支撑架和节能器辅助支撑架从节能器壳体1两端对节能器进行固定,防止在工作过程中,一端固定节能器壳体1使节能器另一端有振动余地,振动到一定程度会坏整体结构稳定,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器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背负式节能器,如图1-图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节能器壳体1下部设置有冷凝水排放管10,所述冷凝水排放管10一端穿过所述节能器壳体1与所述节能器壳体1的内部连通。这样,当烟气进行换热后,烟气内的热量传递给换热部件6,烟气温度下降导致烟气中的水分发生冷凝现象,水分凝结成冷凝水,冷凝水从冷凝水排放管10排放至外界,而且在水分凝结成冷凝水后,冷凝水可以对烟气进行清洗,减少烟气中杂质的排放。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包括锅炉壳体16、炉膛 13、前烟室12、锅炉排烟口11、排烟管及背负式节能器,所述炉膛13设置在所述锅炉壳体16内部,所述炉膛13与所述锅炉壳体16之间形成用于存水的锅炉水室,所述排烟管通过前烟室12与所述锅炉排烟口11连通,所述排烟管设置在所述锅炉水室内,所述锅炉排烟口11与所述背负式节能器连通。这样,当锅炉处于工作状态时,炉膛13内燃气燃烧,产生烟气,烟气从炉膛13通过排烟管穿过前烟室12从锅炉排烟口11进入节能器壳体1,烟气在节能器壳体1内流通并从节能器出烟口5排出,因为换热部件6设置在节能器内部,出水管3和入水管2均穿过节能器壳体1与换热部件6连接,入水管2与锅炉回水管连通,出水管3与锅炉内水室连通,锅炉回水管内的水流至换热部件6内,与节能器壳体1内的烟气发生热交换,加热后的锅炉水从出水管3进入锅炉内进行受热继续加温,使得烟气中的热量可以进一步得到回收、利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排烟管包括二回程烟管15 和三回程烟管15,所述二回程烟管15一端与所述炉膛13连通,所述二回程烟管15另一端与所述前烟室12连通,所述三回程烟管15一端与所述前烟室12连通,所述三回程烟管15另一端与所述锅炉排烟口11连通。这样,将排烟管分设为二回程烟管15和三回程烟管15,因为二回程烟管15和三回程烟管15均设置在锅炉水室内,增大了与水流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效率;烟气通过二回程烟管15进入前烟室12,经过在前烟室12回转流入三回程烟管15内,经过锅炉排烟口11及节能器进烟口4排放至节能器壳体1内,烟气在节能器壳体1内流通并从节能器出烟口5排出,因为换热部件6设置在节能器内部,出水管3和入水管2均穿过节能器壳体1与换热部件6连接,入水管2与锅炉回水管连通,出水管3与锅炉内水室连通,锅炉回水管内的水流至换热部件6内,与节能器壳体1内的烟气发生热交换,加热后的锅炉水从出水管3进入锅炉内进行受热继续加温,使得烟气中的热量可以进一步得到回收、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