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9139发布日期:2019-02-12 22:3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供混合气体喷出的燃烧板部、以及与燃烧板部的一部分对置的火焰杆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已知这种燃烧器中,利用镜框状的燃烧器框、金属纤维制编织物和分布板,来构成燃烧板,其中,所述金属纤维制编织物覆盖着被燃烧器框包围的开口部,所述分布板与燃烧器框之间夹着金属纤维制编织物,所述分布板上形成有多个分布孔,混合气体经由分布孔和金属纤维制编织物而从开口部喷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火焰杆配置成:与被燃烧器框包围的开口部的一部分、即、金属纤维制编织物的一部分对置。

在此,在使火焰杆接近于金属纤维制编织物的情况下,金属纤维制编织物的绽开的纤维有可能与火焰杆接触,从而产生火焰的误检测。于是,将火焰杆配置成离开金属纤维制编织物一定程度的距离。但是,这样一来,在弱燃烧下火焰长度变得很短的情况下,火焰不与火焰杆接触而被误判为失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983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使火焰杆接近于燃烧板部来提高火焰的检测精度的燃烧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燃烧器具有:供混合气体喷出的燃烧板部、以及与燃烧板部的一部分对置的火焰杆,燃烧板部由镜框状的燃烧器框、金属纤维制编织物和分布板构成,其中,所述金属纤维制编织物覆盖着被燃烧器框包围的开口部,在所述分布板与燃烧器框之间夹着金属纤维制编织物,在所述分布板上形成有多个分布孔,混合气体经由分布孔和金属纤维制编织物而从开口部喷出,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器框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供混合气体喷出的火焰孔,火焰杆配置成:与燃烧器框的形成有火焰孔的部分对置。

根据本发明,与火焰杆对置的燃烧板部的部分为燃烧器框,因此,即使使火焰杆非常接近燃烧板部,金属纤维制编织物的绽开的纤维也不会与火焰杆接触。因此,即使在弱燃烧下火焰长度变短,在形成于燃烧器框的火焰孔上形成的火焰也会与火焰杆接触,能够提高火焰的检测精度。

另外,本发明中,也可以在燃烧器框的一部分上设置有伸出到开口部内的伸出部,在该伸出部上形成有火焰孔。此时,火焰杆配置成与伸出部对置。

在此,伸出到开口部内的伸出部的温度很高。因此,也可以利用安装于燃烧器框的且是燃烧器框之外的另外部件来构成伸出部。据此,不是以耐热性高的材料来形成整个燃烧器框,而是仅以耐热性高的材料来形成构成伸出部的另外部件,从而降低成本。

另外,优选,在火焰杆上设置有:与燃烧器框的形成有火焰孔的部分对置的主体部分、以及从主体部分朝向开口部的内侧延伸的延长部分,延长部分距离燃烧板部比主体部分要远。据此,在强燃烧时,即使形成于燃烧器框的火焰孔上的火焰脱火而不与火焰杆的主体部分接触,形成于开口部内的金属纤维制编织物上的火焰也会与火焰杆的延长部分接触,能够确保火焰的检测精度。此外,火焰杆的延长部分距离燃烧板部、即金属纤维制编织物比较远,因此绽开纤维不会接触延长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燃烧板部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按图1中ii-ii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燃烧板部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燃烧板部的俯视图。

图5是按图4的v-v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燃烧板部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燃烧板部、2…燃烧器框、24…火焰孔、25…伸出部、26…另外部件、3…开口部、4…金属纤维制编织物、5…分布板、51…分布孔、6…火焰杆、61…主体部分、62…延长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燃烧器具有图1~图3所示的燃烧板部1,燃烧板部1覆盖着省略了图示的朝上开口的箱式燃烧器主体的上表面,且混合气体被提供给该箱式燃烧器主体。该燃烧板部1由镜框状的燃烧器框2、金属纤维制编织物4和分布板5构成,金属纤维制编织物4从下方覆盖被燃烧器框2包围的开口部3,在分布板5与燃烧器框2之间夹着金属纤维制编织物4,在分布板5上形成有多个狭缝状的分布孔51。另外,火焰杆6配置成与燃烧板部1的一部分对置。此外,开口部3的沿着前后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的截面形状弯曲成圆弧状,同样,金属纤维制编织物4及分布板5的沿着前后方向的截面形状也弯曲成圆弧状。

燃烧器框2具有:与开口部3位于同一面上的开口周缘部21、从开口周缘部21向下方弯曲的侧板部22、以及从侧板部22的下端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23。而且,将燃烧器框2的凸缘部23固定于燃烧器主体的上表面外周部。另外,在金属纤维制编织物4下重叠有分布板5的状态下,将金属纤维制编织物4及分布板5的周缘部通过点焊而固定于开口周缘部21。

在燃烧器框2的开口周缘部21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供混合气体喷出的火焰孔24。火焰杆6配置成:与开口周缘部21的形成有火焰孔24的部分对置。另外,在与开口周缘部21的形成有火焰孔24的部分相重叠的金属纤维制编织物4的部分,形成有切口部41。因此,混合气体不经由金属纤维制编织物4地从火焰孔24喷出。此外,也可以省略切口部41,而使得混合气体经由金属纤维制编织物4而从火焰孔24喷出。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火焰杆6上设置有:与燃烧器框2的形成有火焰孔24的部分对置的主体部分61、以及从主体部分61延伸到开口部3的内侧而与金属纤维制编织物4对置的延长部分62。延长部分62距离燃烧板部1比主体部分61要远。

根据以上构成,与火焰杆6对置的燃烧板部1的部分为燃烧器框2,因此,即使使主体部分61非常接近燃烧板部1,金属纤维制编织物4的绽开的纤维也不会与主体部分61接触。因此,即使在弱燃烧下火焰长度变短,形成于火焰孔24上的火焰也会与主体部分61接触,从而能够提高火焰的检测精度。

另外,在强燃烧时,即使形成于火焰孔24上的火焰脱火而不与火焰杆6的主体部分61接触,在开口部3内的金属纤维制编织物4上形成的火焰也会与火焰杆6的延长部分62接触,从而能够确保火焰的检测精度。此外,延长部分62距离燃烧板部1、即金属纤维制编织物4比较远,因此,绽开纤维不会与延长部分62接触。

接下来,对图4、图5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燃烧器框2的呈直线状延伸的开口周缘部21的部分形成有火焰孔24,但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开口周缘部21的一部分设置有伸出到开口部3内的伸出部25,在该伸出部25上形成有火焰孔24。而且,火焰杆6配置成:与作为形成有火焰孔24的部分的伸出部25对置。在火焰杆6上设置有:与伸出部25对置的主体部分61、以及以从主体部分61向上方偏移的方式延伸到开口部3的内侧的延长部分62。即使是第2实施方式的燃烧器,也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第2实施方中,将伸出部25与燃烧器框2一体成形,但是,也可以如图6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那样,利用安装于燃烧器框2的且是燃烧器框2之外的另外部件26,来构成伸出部25。在此,伸出部25由于伸出到开口部3内的关系,因此温度很高。在第2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伸出部25的耐热性,需要以耐热性高的材料来形成整个燃烧器框2,成本增高。与此相对,在第3实施方式中,仅以耐热性高的材料来形成构成伸出部25的另外部件26即可,能够降低成本。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火焰杆6也可以不具有上述实施方式的延长部分62。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燃烧板部1朝上,以便使混合气体向上方喷出,但是,也可以将本发明同样应用于使燃烧板部朝下或朝向侧面的燃烧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