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分燃烧的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2311发布日期:2020-04-21 18:0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分燃烧的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分燃烧的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锅炉是燃料燃烧的场所,锅炉主要是又传统的条形炉排和壳体组成,壳体通常为圆筒形或矩形,空气经炉条间隙向上进入壳体的内腔内,炉条上的燃料在壳体内腔中燃烧,普通的锅炉中,一般主要依靠从条形炉排进入的空气助燃,,燃料和气体混合不充分,容易浪费燃料。特别是燃烧生物质燃料时,释放出的气体含有可燃性成份较多,因为缺乏二次空气的助燃,未充分燃烧的燃料会随着烟一同排除燃烧室,经常会排除大量的浓烟,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了环境。

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404286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燃烧室锅炉,它包括锅炉本体和炉腔。这种双燃烧室锅炉虽然设置有两个炉腔,但上述锅炉只是通过炉门锅炉分为两个炉腔,通分依旧从炉排下方的布风板通过,进风渠道少,物料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依旧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二次通风管道充分燃烧的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包括含有空腔的炉体、连通在炉体下端的炉排组件和连通在炉体两侧的二次通风组件,所述二次通风组件包括与炉体连通的水平通风管,所述水平通风管远离炉体一端设置有二通接头,所述二通接头远离水平通风管一端连通有垂直风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炉体外连接有二次通风组件,二次通风组件的作用是二次通风,二次通风可以使炉体内的物质燃烧的更加充分,避免因燃烧不充分而产生大量的氮氧化合物。

进一步的,水平通风管上开设有插板槽,所述插板槽上安装有插板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通风管上开设的插板槽若干个,插板槽开口较深,从而方便插板组件安装在插板组件上,插板组件主要用来过滤二次通风孔中随着空气吹进的固态颗粒物。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通风组件沿着炉体两侧均设置有相对的两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两对对称设置的通风组件,主要是为了提高二次进风量,提高二次进风量可以促使锅炉内的物料燃烧更充分,减少氮氧化合物的生成。

进一步的,所述插板包括有防尘网部件和防尘网框架,所述防尘网框架两端设置有防松定位销,所述水平通风管位于插板槽宽度方向两侧开设有防松定位销嵌入的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尘网框架和防松定位销的连接,可以确保二次通风组件进风时,使插板可以稳固立于二次通风管道的腔体内,从而确保二次进风能过滤颗粒物。

进一步的,所述防松网框架内侧沿插入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防尘网部件两端与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网部件和防尘网框架间通过滑槽和滑块连接,防尘网部件通过滑块卡入滑槽,当通风中杂质量明显降低时,可以将防尘网部件直接从防尘网框架中滑出,进行清洗,从而便于下次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网部件以金属丝过滤网连接形式的金属丝编织网制成,所述金属丝编织网的经向和纬向金属丝以相对于所述防尘网的纵向延伸方向的30°角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网部件内采用致密的金属丝编织网,致密网中的间隙小,小的间隙可以避免大的颗粒物通过二次通风组件进如炉体,进而保障炉体内工作环境的稳定。

一种所述炉排组件包括矩形的布风板和一次进风孔,所述一次进风孔为圆形且均匀设置在炉体下端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风板可以给通过布风板的气流以一定的阻力,使在布风板上具有均匀的气流速度分布,为炉体内良好的工况准备。圆形的一次进风孔可以为炉体提供更多的进风,炉体下端面上均匀分布的二次通风口可以增大进风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炉排组件还包括有设置于布风板前侧的弓形状定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弓形定位板可以为布风板提供定位支撑,如果炉体位置改变时,也可以将弓形定位板设置成一块矩形定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包括由耐火材料制成的周向侧壁,周向侧面的侧壁面以设定的倾斜角度由下而上逐渐向外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的周向侧壁采用耐火材质可以保证炉体内作业时不受高温而影响,侧壁由下而上逐渐倾斜的角度可以保证一次进风口进风的接触面越来越大,从而保证炉体内有足够的空气保证充分燃烧。

1.采用了二次通风组件,从而产生能够提高炉体内的进风量的效果;

2.采用了插板组件,从而产生能够防松网框架与二次通风组件相连接,防尘网部件和防松网框架相适配的效果;

3.采用定位板,从而产生固定布风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次进风口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炉排组件;3、二次通风组件;4、水平通风管;5、二通接头;6、垂直风管;7、插板槽;8、插板组件;9、防尘网部件;10、防尘网框架;11、防松定位销;12、固定孔;13、滑槽;14、滑块;15、金属丝编织网;16、布风板;17、一次进风孔;18、弓形定位板;19、轴向侧壁20、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充分燃烧的锅炉,包括含有空腔20的炉体1、连接在炉体1下端的炉排组件2和连通在炉体1两侧的二次通风组件3。二次通风组件3包括与炉体1连通的水平通风管4,水平通风管4远离炉体1的一端设置有二通接头5,二通接头5远离水平通风管4一端连通有垂直风管6。炉体1两侧均设置有相对的两对水平通风管4。炉体1两端设置的二次通风组件3是为了提高炉体1空腔20内物料的燃烧率,减少氮氧化合物的生成。炉体1下端设置有炉排组件2,炉排组件2包括一次进风孔17、与炉体1相连且位于一次进风孔17下方的布风板16和位于布风板16的弓形定位板18,弓形定位板18的作用是支撑布风板16,布风板16可以给通过布风板16的气流以一定的阻力,使在布风板16上具有均匀的气流速度分布,一次通孔为圆形且均匀分布在炉体1下端面上。若干均匀分布的一次进风口可以提高一次进风孔17的进风量。炉体1包括由耐火材料制成的轴向侧壁19,轴向侧壁19以设定的倾斜角度由下而上逐渐向外倾斜。由下而上逐渐向外倾斜的侧壁可以确保物料在空气中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从而确保锅炉的充分燃烧。

参照图2,水平通风管4上开设插板,防尘网框架10两端设置有防松定位销11,水平通风管4位于插板槽7宽度方向两板槽,插板槽7上安装有插板组件8。插板组件8包括有防尘网部件9和防尘网框架10侧开设有防松定位销11嵌入的固定孔12。防尘网框架10内侧沿插入方向开设有滑槽13,防尘网部件9两端与滑槽13滑动连接有滑块14,滑块14和滑槽13滑动连接,防尘网部件9可以通过滑槽13从防尘网框架10上滑出。防尘网部件9以金属丝过滤网连接形式的金属丝编织网15制成,金属丝编织网15沿着经经纬度方向延伸。金属丝编织网15可以过滤二次通风组件3中随着空气吹入的杂质。

参照图3,炉体下侧设置有若干圆形一次通风孔17,一次通风孔17为炉体1提供一次进风,圆形孔可以保证有足够的风进入炉体。

参照图3,水平风管上开设的插板槽7和固定孔12,固定孔12是用来对防尘网部件9进行定位。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炉体1两端设置有二次通风组件3,二次通风组件3增加了进风量,这有助于提高空腔内物料的燃烧程度。水平通风管4上设置的插板组件8,可以防止二次通风过程中携带的杂质影响锅炉的燃烧。防尘网部件9可以通过滑槽13滑出,这方便将防尘网部件9从防尘网框架10中滑出,这从而便于清洗防尘网部件9。炉体1下端设置的有一次通风孔17,空气流经布风板16时受到其阻力,从而更加均匀的流入空腔20,弓形定位板18对布风板16进行支撑。从下往上逐渐向外倾斜的侧壁可以确保物料在空气中有足够的接触面从而确保锅炉的充分燃烧。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