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型煤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630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隧道式型煤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炉具用隧道式型煤燃烧器。
现有的型煤炉具,型煤放置在炉排上,在炉膛内多个叠加燃烧,如家用蜂窝煤等炉具。这种炉具的特点炉排是单层的,型煤在单层炉排的炉具中燃烧时,存在着火力强度小、型煤燃烧不完全,污染大,加煤排渣不便,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现有的型煤炉具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新设计的隧道式型煤燃烧器。使用时,型煤放入隧道式型煤燃烧器中,型煤多个排列在隧道式型煤燃烧器中并沿隧道移动。隧道式型煤燃烧器设置有加煤机构和自动排渣装置,以减轻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由多层炉排、加煤机构、排渣装置构成,加煤机构安装在多层炉排的上方加煤处,排渣装置安装在多层炉排的下方排渣处,加煤机构由手柄、加煤门、推煤器构成,多层炉排由金属管或耐火材料制成,形成若干个容纳多个型煤的隧道。排渣装置由存渣箱,活动承渣板、定位钩、铰链、操纵杆、导向槽构成。型煤隧道的上方是推煤器,推煤器与手柄通过丝杆相连,转动手柄带动丝杆转动,使推煤器沿隧道方向上下移动,推动型煤沿隧道向排渣机构的存渣箱移动一定距离,再反向转动手柄,推煤器退回。推煤器正对每个隧道上口。加煤门安装在手柄与推煤器之间的外壳上。沿隧道排出的灰渣先进入焊接在隧道下方多层炉排外的外壳的存渣箱,存渣 箱的出渣处装有活动承渣板,通过定位钩与存渣箱相连,活动承渣板上装有铰链和操纵杆,另外还有导向槽固定在存渣箱上。加煤排渣时,先摇动手柄带动推煤器向下运动推动型煤沿隧道移动距离,打开加煤门,在每个隧道上口内再放入型煤,关上加煤门即完成加煤。此时,隧道下口的型煤燃后的灰渣已排入存渣箱内,待灰渣余热被炉具吸收后,松开定位钩,活动承渣板沿铰链翻转将灰渣排出,然后由操纵杆带动活动承渣板,由操纵杆沿导向槽移动至活动承渣板关闭排渣口的位置,将定位钩固定操纵杆,即完成整个排渣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炉排形成的隧道,其数量和长度根据炉具的类型确定,隧道的形状内炉具所燃用的型煤的形状确定,如炉具燃用方型煤,则隧道为长方体。多层炉排的每层炉排起支承型煤和型煤的滑轨的作用。每个隧道内都装有紧靠的多个型煤,相邻每层隧道内的型煤之间有一定间隙,使形成的间隙成独立的燃烧室,型煤在多层炉排中立体燃烧。多层炉排下面的前后方设有挡风板,以增大主燃区通风量。隧道式型煤燃烧器的多层炉排内金属管或耐火材料制成。每层炉排内金属管制成网状,相邻的每层炉排由金属管支撑。金属管内充有冷却液,在多层炉排的每根金属管的两端设有冷却液上升管和冷却液下降管,分别与炉具内外循环冷却液体源相联,以保持金属管内冷却液循环。冷却液上升管是将已受热的冷却液排出多层炉排的金属管外,冷却液下降管是不断地将冷却液排入金属管内。金属管的两个装有活动堵头,以便于清除金属管内在金属管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杂质,保证其畅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倾斜放入炉具的炉膛中,适用于锅炉、工业炉、饮食服务业炉灶等炉具,并可对现有炉具进行改造。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


图1是隧道式型煤燃烧器的主视图图2是隧道式型煤燃烧器的A-A剖视图图3是隧道式型煤燃烧器的B-B剖视图如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多层炉排13、加煤机构9、排渣装置2构成。多层炉排13构成若干个容纳型煤5的隧道6,隧道6的主体形状由型煤5的形状确定,型煤5是方形煤,则隧道6为长方体。多层炉排13由金属管或耐火材料制成,每层炉排制成方格状。每层炉排起支承型煤5和型煤5在隧道6内移动的导轨使用。每层炉排内的型煤5间有间隙14,使型煤5在隧道6内立体燃烧,间隙14即是一独立燃烧室。本实施例中,多层炉排13由水冷管制成,水冷管的两端设有热水上升管7和冷水下降管4,热水上升管7和冷水下降管4与炉具内外的水源相联,以保证水冷管内的水的自然循环,水冷管两端安装有堵头15,堵头15是可拆的,以便于清洁水冷管内的杂质。多层炉排13下面的前后方设有挡风板20,保证主燃区通风量。加煤机构9由手柄10、加煤门11、推煤器12等构成,加煤机构9安装在多层炉排13两成的隧道6的上口,加煤门11安装在燃烧器的外壳8上,手柄10通过丝杆与推煤器12相连,推煤器12在加煤门11内,推煤器12正对隧道6的上口。加煤时,先由手柄10带动推煤器12推动每个隧道6内的型煤5向排渣装置2方向移动一定距离,打开加煤门11,在隧道6内重新放入型煤5,关闭加煤门11即完成加煤。排渣装置2由存渣箱1、活动承渣板3、定位钩16、铰链17、操纵杆18和导向槽19构成。存渣箱1焊接在多层炉排13的隧道6下口的外壳8上,活动承渣板3通过定位钩16与存渣箱1相连,定位钩16安装在存渣箱1上,存渣箱1上还焊接有导向槽19,铰链17安装在活动承渣板3上,操纵杆18连接在活动承渣板3上,排渣时,松开定位钩16,活动承渣板3沿铰链17翻转,将存渣箱1内已冷却的灰渣排出,然后由操纵杆18在导向槽19内运动将活动承渣板3回复到关闭存渣箱1的位置,由定位钩16将操纵杆18固定,即定成排渣。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型煤5在隧道6内沿多层炉排的每层炉排移动,使型煤5在炉具燃烧过程中得到补充,本实施例有隧道6计16个。
本实用新型隧道式型煤燃烧器具有火力强度大,型煤燃烧完全,污染小,加煤排渣容易,劳动强度低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隧道式型煤燃烧器,由加煤机构(9)的加煤门(11)、手柄(10),排渣装置(2)的存渣箱(1)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多层炉排(13)形成若干个隧道(6),加煤机构(9)的手柄(10)上联有推煤器(12),排渣装置(2)的存渣箱(1)的出口安有活动承渣板(3),沿铰链(17)翻转,操纵杆(18)安装在活动承渣板(3)上,定位钩(16)、导向槽(19)固定在存渣箱(1)上,加煤机构(9)安装在多层炉排(13)的隧道(6)的上口加煤处,排渣装渣(2)通过存渣箱(1)焊接在外壳(8)上安装在多层炉排(13)的隧道(6)的下口排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型煤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多层炉排(13)由冷却管制成,管的上端设有冷却液上升管(7),下端设有冷却液下管(4),冷却管两端还有可卸堵头(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型煤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每层隧道(6)内型煤(5)之间有间隙(14)形成独立燃烧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型煤燃烧器,其特征在于隧道(6)的主体形状根据炉具燃用的型煤(5)的形状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型煤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多层护排(13)的下面的前后端设有挡风板(2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炉具用隧道式型煤燃烧器,由多层炉排、加煤机构、排渣装置构成。加煤机构由加煤门、手柄、推煤器等构成。排渣装置由存渣箱、活动承渣板、铰链、操纵杆、定位钩和导向槽等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炉排形成若干个容纳型煤的隧道,每个隧道能容纳多个型煤同时燃烧。加煤机构在多层炉排的隧道上口处,排渣机构固定在多层炉排的隧道下口处。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时火力强度大、燃烧完全、污染小、劳动强度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F23H1/06GK2072645SQ9021180
公开日1991年3月6日 申请日期1990年2月9日 优先权日1990年2月9日
发明者黄世铎 申请人:黄世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