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体辊道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6885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宽体辊道窑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陶瓷制品的窑炉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辊棒支承装置的窑炉。
背景技术
辊道窑炉的应用在国内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主要用于陶瓷、玻璃制品的烧成及热处理。如图1所示,窑炉1设有用来承载、运送坯体2的辊棒4,辊棒4水平放置且垂直于窑体长度方向,其两端部伸出于窑体外,由传动装置3支承并传动。辊棒4中部悬置于窑体内,其上承载坯体2。
在烧制坯体2的高温下,坯体2的重量越大,窑体越宽,辊棒4的弯曲就越严重。辊棒的高温荷重弯曲性能对辊棒的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相应限制了窑体宽度的发展。特别在建筑陶瓷领域,由于制品的尺寸及厚度加大,如地砖由原来的200×200×6(mm)到现在的1200×1800×20(mm),辊道窑炉的长度也由原来的40至50米,发展到现在的200米长,窑体的内宽由原来的1米到现在的3米多,因此加长的辊棒弯曲限制了辊道窑炉的大型化。
美国专利US4013403A公开了一种在辊棒中部进行支撑的技术方案,即以平面块状材料作为辊棒中部支承,但辊棒与平面块状材料之间的摩擦力很大。日本专利特开平3-233292A公开了一种双层辊棒结构,将下层辊棒作为上层辊棒的支承,其缺点为因两层辊棒的支承跨距相同,高温荷重支承力不够,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体辊道窑炉,该窑炉在将辊棒与辊棒支承装置的摩擦力降低为最小的同时,能够防止辊棒发生弯曲,使得辊道窑体的宽度能够得到有效增加。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宽体辊道窑炉,具有窑体,辊棒及传动装置;辊棒两端伸出窑体两侧,由传动装置带动而转动;其中在辊棒中部的下方,设有至少与一个辊棒保持弹性连接的辊棒支承装置,该辊棒支承装置在支承该辊棒的同时可相对辊棒转动。
由于辊棒支承装置可相对辊棒转动,因此在将辊棒与辊棒支承装置的摩擦力降低为最小的同时,给辊棒提供支承,防止辊棒发生变形。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是将上述方案中所述辊棒支承装置具体限定为具有旋转体和支承座,旋转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承座上并与辊棒保持弹性连接。而旋转体则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如金属或陶瓷制的耐高温轴承,轴承内通过有一轴体,该轴体与支承座枢转连接。
另外,所述旋转体还可以是耐高温金属或陶瓷制的圆柱体,所述支承座为一板体,板体上设有可使圆柱体旋转的槽体。
而且,所述旋转体还可以是耐高温金属或陶瓷制的球体;所述支承座为一板体,板体上设有可使球体旋转的半圆弧形凹槽。
因此,本发明可以取得如下技术效果(1)在辊棒中部采用高度可调的至少一个耐热温的旋转体(轴承,圆柱体或球),作支承,减少接触位置的摩擦力。
(2)克服现有辊道窑在高温下,当窑体宽度较大时,辊棒长期荷重后易弯曲的问题;(3)使辊棒的制造要求大为降低;(4)使制造更宽的窑炉成为可能;(5)该发明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图1是现有辊道窑炉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辊道窑炉的实施例1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辊棒支承装置侧向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辊棒支承装置侧向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辊棒支承装置侧向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辊棒支承装置侧向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辊棒支承装置侧向示意图。
图中1窑炉 2坯体 3传动装置 4辊棒5燃烧器6旋转体 7轴承 8支承座9轴10圆柱体11升降架 12支承底板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图2示出了使用本发明的一宽体辊道窑炉的截面示意图,在窑炉1内水平设置有辊棒4,辊棒4水平放置且垂直于窑炉1的长度方向,辊棒4上承载有坯体2,辊棒4的两端部伸出于窑炉1外,由传动装置3传动并支承,燃烧器5可向窑炉1内提供足够的热量,将坯体2烧制成陶瓷制品。
在辊棒4中部的下方,设置有辊棒支承装置。如图5所示,其示出了辊棒支承装置的侧视图,辊棒支承装置具有支承座8和旋转体6,旋转体6具体为一圆柱体10。支承座8固定在升降架11上,升降架11的下端伸出于窑炉1外部,因此,可以从外部对升降架11进行相对于棍棒4上下方向的调节。圆柱体10横置于支承座8上的弧形凹槽中并可相对于支承座8转动。辊棒支承装置的高度由升降架11调节。当辊棒4与圆柱体10发生接触时,圆柱体10给予辊棒4以支承力,防止辊棒4发生弯曲。
实施例2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其它部件不变,但辊棒支承装置是由耐高温的金属或陶瓷轴承7和支承座8构成。轴承7与支承座8通过轴9枢转连接,轴承7可相对于支承座8进行转动。辊棒4、轴承7与支承座8的圆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当辊棒4承载有坯体2或烧制好的陶瓷制品时,轴承7的外圆面与辊棒4的外圆面接触,轴承7给予辊棒4以向上的支承力,防止辊棒4的受力弯曲变形及破坏。同实施例1一样,轴承7的高度可通过调节升降架11来实现。
实施例3如图4所示,相对于实施例2,其它部件不变,但辊棒支承装置由一个支承座8与两个耐高温的金属或陶瓷轴承7构成。支承座8与轴承7通过轴承轴9相联接,轴承7可相对于支承座8进行转动。在辊棒4的轴线的前后两侧下方,对称地设置有两个轴承7,轴承7的轴线与辊棒4的轴线平行。当辊棒4承载有坯体2或烧制好的陶瓷制品时,辊棒4的外圆面与两个轴承7的外圆面接触,轴承7给予辊棒4以向上的支承力,防止辊棒4的变形及受到破坏。
实施例4如图6所示,辊棒支承装置由一个支承底板12、多个支承座8和多个轴承7构成。其中,支承底板12由两个或多个升降架11连接,而多个轴承座8通过轴承轴9将轴承7支承,当辊棒4承载有坯体2或烧制好的陶瓷制品时,辊棒4的外圆面与轴承7的外圆面接触,轴承7给予辊棒4以向上的支承力,防止辊棒4的变形及受到破坏。
实施例5如图7所示,辊棒支承装置由一个支承底板12和多个圆柱体10构成。其中,支承底板12由两个或多个升降架11连接,当辊棒4承载有坯体2或烧制好的陶瓷制品时,辊棒4的外圆面与圆柱体10的外圆面接触,圆柱体10给予辊棒4以向上的支承力,防止辊棒4的变形及受到破坏。
当然,本方面还可以有其它方式的变化,如将圆柱体10替换为球体,此时,辊棒4与球体会发生接触,也能够给辊棒4以必要的支承力,因此也能够防止辊棒4发生弯曲。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范围下,还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变更,而这种变更都应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所在。
权利要求
1.一种宽体辊道窑炉,其具有窑体,辊棒及传动装置;辊棒两端伸出窑体两侧,由传动装置带动而转动;其特征在于在辊棒中部的下方,设有至少与一个辊棒保持弹性连接的辊棒支承装置,该辊棒支承装置在支承该辊棒的同时可相对辊棒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辊道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棒支承装置具有旋转体和支承座,旋转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承座上并与辊棒保持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体辊道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具有金属或陶瓷制的耐高温轴承,轴承内通过有一轴体,该轴体与支承座枢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体辊道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是耐高温金属或陶瓷制的圆柱体;所述支承座为一板体,板体上设有可使圆柱体旋转的槽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体辊道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是耐高温金属或陶瓷制的球体;所述支承座为一板体,板体上设有可使球体旋转的半圆弧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宽体辊道窑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辊棒支承装置下方还设有一伸出于窑体下部的升降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体辊道窑炉,该窑炉在将辊棒与辊棒支承装置的摩擦力降低为最小的同时,能够防止辊棒发生弯曲,使得辊道窑体的宽度能够得到有效增加,该宽体辊道窑炉具有窑体,辊棒及传动装置;辊棒两端伸出窑体两侧,由传动装置带动而转动;其中在辊棒中部的下方,设有至少与一个辊棒保持弹性连接的辊棒支承装置,该辊棒支承装置在支承该辊棒的同时可相对辊棒转动。使辊棒的制造要求大为降低,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F27B9/00GK1621771SQ200510000219
公开日2005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5日
发明者徐建 申请人:佛山市灵海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