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烘房的热气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635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烘房的热气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烘房的热气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很多物料在使用之前都要放在烘房中经过干燥处理,而对物料进行干燥的方法一般 是将物料放置在干燥室中,然后通过锅炉加热将热风送入干燥室将物料烘干。但是很多 烘房一般都只有一个通风口,气流的进、出都从同一个通风口通过,干燥室内气流循环 的效果差,而且温度冷热不均匀,靠近通风口处温度高,远离通风口处温度低,物料的 干燥质量差,而且干燥时间长,若要改善干燥质量,只能经常性地调整料盘或者料车的 位置,比较麻烦,而且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比较节能且干燥效果好的用于烘房的热气 循环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烘房的热气循环系统,包 括房体和设置在所述的房体内的锅炉,所述的锅炉上设置有分别与外界连通的烟囱和锅 炉进风口,所述的房体内设置有由内隔板组成的干燥室,所述的内隔板与所述的房体之 间设置有通道和热气室,所述的锅炉设置在所述的热气室内,所述的通道与所述的热气 室之间设置有排风扇,所述的排风扇设置在所述的锅炉的上方,所述的内隔板上靠近锅 炉的一侧设置有导风板,所述的内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的导风板相对的吸风口, 所述的吸风口与所述的排风扇之间通过所述的通道相互连通。
所述的烟囱与所述的锅炉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层的蛇型热烟管。
所述的蛇型热烟管的每一层之间相互断开,相邻两层的热烟管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的
连接盒,所述的热烟管的排列方式为下多上少。 所述的导风板设置在所述的内隔板的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在内隔板上设置有与导风板相对的吸风口, 且通过通道与排风扇连通,由锅炉加热散发出的热气经导风板吹入干燥室后,从干燥室 另一侧的吸风口出去,并通过排风扇形成一个热风循环系统,对干燥室内的物料能进行 全面的烘干,干燥质量好;而且烟囱与锅炉通过蛇型热风管连通,且热风管的排列下多 上少,散热速度慢,使锅炉发出的热量能被充分利用,比较节能。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 一种用于烘房的热气循环系统,包括房体1和设置在房体1内的锅炉7, 锅炉7上设置有分别与外界连通的烟囱71和锅炉进风口 72,烟囱71与锅炉7之间设置 有四层且呈下多上少排列的蛇型热烟管6,蛇型热烟管6的每一层之间相互断开,相邻 两层的热烟管6的端部通过连接盒61密封连接,房体l内设置有由内隔板2组成的用 于烘干物料11的干燥室10,内隔板2与房体1之间设置有通道3和热气室5,锅炉7 设置在热气室5内,通道3与热气室5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排风扇4,排风扇4设置在 锅炉7的上方,内隔板2上靠近锅炉7的一侧的下部设置有导风板8,内隔板2的另一 侧设置有多个与导风板8相对的吸风口 9,吸风口 9与排风扇4之间通过通道3相互连 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烘房的热气循环系统,包括房体和设置在所述的房体内的锅炉,所述的锅炉上设置有分别与外界连通的烟囱和锅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体内设置有由内隔板组成的干燥室,所述的内隔板与所述的房体之间设置有通道和热气室,所述的锅炉设置在所述的热气室内,所述的通道与所述的热气室之间设置有排风扇,所述的排风扇设置在所述的锅炉的上方,所述的内隔板上靠近锅炉的一侧设置有导风板,所述的内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的导风板相对的吸风口,所述的吸风口与所述的排风扇之间通过所述的通道相互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烘房的热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囱与 所述的锅炉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层的蛇型热烟管。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烘房的热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蛇型热 烟管的每一层之间相互断开,相邻两层的热烟管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的连接盒,所述的热 烟管的排列方式为下多上少。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烘房的热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板 设置在所述的内隔板的下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烘房的热气循环系统,包括房体和设置在房体内的锅炉,锅炉上设置有分别与外界连通的烟囱和锅炉进风口,特点是房体内设置有由内隔板组成的干燥室,内隔板与房体之间设置有通道和热气室,锅炉设置在热气室内,通道与热气室之间设置有排风扇,排风扇设置在锅炉的上方,内隔板上靠近锅炉的一侧设置有导风板,内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导风板相对的吸风口,吸风口与排风扇之间通过通道相互连通;优点是由锅炉加热散发出的热气经导风板吹入干燥室后,从干燥室另一侧的吸风口出去,并通过排风扇形成一个热风循环系统,对干燥室内的物料能进行全面的烘干,干燥质量好。
文档编号F26B21/00GK101196367SQ20071016039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1日
发明者陈兆红 申请人:陈兆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