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陶瓷窑道余热回收的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0752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陶瓷窑道余热回收的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发电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陶瓷窑道余热回收的 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耗能大国,工业余热数量巨大,不论是固态、气态、液态均有大量 工业余热有待回收,因而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这些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对于节能 增效有着非常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工业陶瓷窑炉所生产的陶瓷器件,在烧制 完成后温度较高,要进行冷却,在这个过程中陶瓷器件要在窑道内运行相当长 的一段距离,以便散发出大量热量后自然冷却到工艺规定的温度,这部分热量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相应的装置进行回收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陶瓷窑道余热回收的发电装置,旨在对 工业陶瓷生产企业生产陶瓷器件过程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并发电,解决陶瓷窑炉 窑道内陶瓷器件在自然冷却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利用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陶瓷窑道余热回收的发电装置,包括集热板、半导体温差发电模 块、散热器、绝热材料,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夹在集热板与散热器中间,集热 板紧贴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下側的热面,散热器紧贴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 上侧的冷面,在散热器上方覆盖有绝热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板为开有小孔的金属薄板。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为中间开有槽道的长方体金属铝锭,可通入冷却水作 为冷源。进一步的集热板、散热器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以螺栓紧固在一起。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整个装置的支架和保温罩,所述保温罩罩于整个发电 装置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将余热直接转换成电能,无需按传统的方式 先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复杂过程,从而提高了热电 转换效率,与其他形式的余热回收装置相比,本发明是一种全固态能量转换方 式,具有在发电过程中无噪音、无磨损、无介质泄漏、体积小、重量轻、移动 方便、使用寿命长,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易于推广应用,利用工 业余热发电,可降低企业能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集热板;2、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3、散热器;4、保温罩;5、高温陶 瓷器件(如陶瓷地板砖);6、支架;7、传送带;8、绝热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陶瓷窑道余热回收的发电装置,其结 构包括集热板l、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2、散热器3、保温罩4、支架6、绝热 材料8,其中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2夹在集热板1与散热器3中间,集热板1 紧贴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2热面的下侧,散热器3紧贴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 块2冷面的上侧,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2,集热板l,散热器3以螺栓紧固在一 起,以便尽可能减小接触热阻,提高热传递的效率,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2紧 密地夹在集热器1和散热器3中间。为防止散热器3从窑道环境吸热,保温罩4罩在发电装置上方,绝热材料8与下方集热板1用螺栓连接紧固为一个整体。 整个装置固定在支架6上,不阻碍陶瓷器件5的运行。陶瓷器件5作为热源, 在装置下方,它在传送带7上随传送带7緩慢运行,散发出热量。
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2,由多块半导体发电芯片组成,其发电原理是基于 塞贝尔效应,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在温度差的驱动下会从高温端流向低温端, 从而形成电势差。
集热板1,是收集热能的模块,设在整个装置的最下方,它直接接收陶瓷 器件5辐射出的热量,再以热传导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2的 热面。集热板1是采用导热系数较大的金属材料如铝等制成的薄板,开有一些 小孔,均匀分布在安装半导体芯片的部位,以便热量的快速传递。
散热器3,是将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2冷面的热量散发出去的模块,布置 在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2的上侧,为中间开有冷却水流通通道的长方体铝锭, 在发电装置工作时通道中通入冷却水,利用强制对流换热方式将散热器3的热 量带走。
发电原理烧制好的陶瓷器件,如陶瓷地板砖,在緩冷段温度还高达600 。C以上,在窑道内进行自然冷却期间要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将本装置布置于窑 道内,陶瓷器件在运动过程中散发出热量,集热板吸收这些热量后,将它传递 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热面。半导体温差发电;^莫块的热面会将热量传递到冷
面,冷面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工作时散热器中通入冷却水,将散热器从半导 体温差发电模块冷面上吸收的热量带走。散热器上方覆盖绝热材料并用螺栓连 接紧固,上方再加一保温罩将这个装置与环境隔离,防止散热器吸收窑道内热 空气的热量。由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冷面被冷却,这样在半导体温差发电 模块的两个端面就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温差。由于塞贝尔效应,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就会产生电势差,通过电路将此电势差输出即可作为电源。通过将很多对 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串联起来,就可得到足够高的电压,成为一个温差发电机。 本装置可将陶瓷窑道内的余热直接转换成电能,与其他形式的余热回收装 置相比,本发明是一种全固态能量转换方式,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具有在 发电过程中无噪音、无磨损、无介质泄漏、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使用
寿命长的特点;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利用工业余热发电,可降低企业能 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易于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陶瓷窑道余热回收的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集热板、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散热器、绝热材料,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夹在集热板与散热器中间,集热板紧贴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下侧的热面,散热器紧贴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上侧的冷面,在散热器上方覆盖有绝热材料。
2、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窑道余热回收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热板为开有小孔的金属薄板。
3、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窑道余热回收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为中间开有槽道的长方体金属铝锭,可通入冷却水作为冷源。
4、 根据权力要求1至3所述的任一种用于陶瓷窑道余热回收的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集热板、散热器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以螺栓紧固在一起。
5、 根据权力要求1至3所述的任一种用于陶瓷窑道余热回收的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整个装置的支架和保温罩,所述保温罩罩于整个发电装 置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陶瓷窑道余热回收的发电装置,包括集热板、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散热器、绝热材料,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夹在集热板与散热器中间,集热板紧贴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下侧的热面,散热器紧贴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上侧的冷面,在散热器上方覆盖有绝热材料。本装置可将余热直接转换成电能,无需按传统的方式先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复杂过程,从而提高了热电转换效率,在发电过程中无噪音、无磨损、无介质泄漏、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易于推广应用,利用工业余热发电,可降低企业能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1318876SQ20082013961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8日
发明者正 周 申请人:无锡明惠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