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活动烟罩自然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6212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炉活动烟罩自然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活动烟罩自然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国内冶金行业80吨以上的转炉冶炼汽化系统使用强制循环较多,强制 循环主要是指汽化系统烟道的活动烟罩和炉口移动段采用高温水泵强制循环。强制循环设 备量大,控制复杂,故障率高,危险性大。由于以上原因,部分钢厂将汽化系统改为自然循 环,取消水泵,自然循环主要是指汽化系统烟道的活动烟罩和炉口移动段利用高温下水的 密度差形成动力,无水泵等外力作用时的循环系统。自然循环设备量小,控制简单,危险性 小。汽化系统自然循环虽然比强制循环更先进,但是有其弱点,活动烟罩段由于高度 较小,受热面相对于其他各段非常小,距离汽包最远,导致其热量和汽化量非常小,活动烟 罩段与其他各段共同参与系统上升下降循环,导致活动烟罩段循环起不来,管道过热损坏。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炉活动烟罩自然循环装置,它 循环正常,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转炉活动烟罩与汽包之间接 有上升管和下降管,在靠近活动烟罩的上升管上接上、下蒸汽引导管的一端,上、下蒸汽引 导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上、下气动调节阀与除氧器相通,上、下气动调节阀由PLC控制,在 所述的上升管和下降管上分别装有在线测温装置,在线测温装置与PLC电连接。PLC根据在 线测温装置的温度信号,经计算输出控制上、下气动调节阀门的信号,即采用上升管和下降 管的温差控制调节阀开度,进而控制汽水循环。所述蒸汽引导管的直径为cteOmm。所述PLC设定的上升管和下降管的温差为5_15°C。本实用新型根据循环情况控制阀门开度,保证汽水循环正常进行。活动烟罩段汽 水循环正常,上升下降管温差维持在5-15°C,未见管壁减薄、脱碳等现象。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在转炉活动烟罩7与汽包1之间接有上升管3和下降管2,在靠近活 动烟罩7的上升管3上接上、下蒸汽引导管10、6的一端,上、下蒸汽引导管10、6的另一端 分别通过上、下气动调节阀12、13与除氧器11相通,上、下气动调节阀12、13由PLC14控制,在所述的上升管3和下降管2上分别装有在线测温装置4、5、8、9,在线测温装置4、5、8、 9与PLC14电连接。PLC14根据在线测温装置4、5、8、9的温度信号,经计算输出控制上、下 气动调节阀12、13的信号,即采用上升管3和下降管2的温差控制上、下气动调节阀12、13 开度,进而控制汽水循环。所述上、下蒸汽引导管10、6的直径为(teOmm。所述PLC14设定 的上升管3和下降管2的温差为5-15°C。
权利要求一种转炉活动烟罩自然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炉活动烟罩(7)与汽包(1)之间接有上升管(3)和下降管(2),在靠近活动烟罩(7)的上升管(3)上接上、下蒸汽引导管(10、6)的一端,上、下蒸汽引导管(10、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上、下气动调节阀(12、13)与除氧器(11)相通,上、下气动调节阀(12、13)由PLC(14)控制,在所述的上升管(3)和下降管(2)上分别装有在线测温装置(4、5、8、9),在线测温装置(4、5、8、9)与PLC(1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活动烟罩自然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蒸汽引 导管(10、6)的直径为Φ 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活动烟罩自然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14)设 定的上升管⑶和下降管⑵的温差为5-15°C。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活动烟罩自然循环装置,在转炉活动烟罩与汽包之间接有上升管和下降管,在靠近活动烟罩的上升管上接上、下蒸汽引导管的一端,上、下蒸汽引导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上、下气动调节阀与除氧器相通,上、下气动调节阀由PLC控制,在所述的上升管和下降管上分别装有在线测温装置,在线测温装置与PLC电连接。它能正常循环,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1561661SQ20092025441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6日
发明者吴国庆, 吴新安, 张亚彬, 李耀文, 杨明生, 高卫华 申请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