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热管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507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集热管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是一种集热管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太阳能发电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太阳能发电设备中最重要的设备是聚光设备,聚光设备包括反射镜支架、聚光反射镜、集热管和集热管支架,聚光反射镜安装在反射镜支架上,集热管通过集热管支架固定在聚光反射镜支架上。传统的聚光设备均是将集热管支架的底部焊接在聚光反射镜支架上,然而太阳能发电设备多设置在比较空旷的地方,这些地方风力比较大,这样在使用中集热管支架会经常发生晃动,在长期使用后很容易发生变形,这样就会造成集热管偏离聚焦线。另一方面,集热管在受热后会膨胀,这样集热管支架就会沿着集热管的轴向发生形变,一旦集热管支架发生形变那么集热管就会偏离聚焦线,影响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热管支撑装置,它能够沿着集热管轴线的方向产生轻微转动,可以有效防止集热管支架发生变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集热管支撑装置,包括上抱箍、下底板、支撑管和底座,上抱箍通过螺栓A固定连接在下底板的顶部,下底板的底部设有安装管,支撑杆的顶部设于安装管内,支撑管通过螺栓B与安装管转动连接;底座的顶部设于支撑管的底部管体内,底座通过螺栓C与支撑管转动连接。前述的集热管支撑装置中,上抱箍和下底板之间设有保温层。设置保温层的目的是对集热管保温,减少集热管两端的热损。前述的集热管支撑装置中,支撑管的直径比安装管的直径小IOmm 20mm。前述的集热管支撑装置中,支撑管的直径比安装管的直径小15mm。前述的集热管支撑装置中,所述底座为圆柱形,底座的直径比支撑管的直径小 IOmm 20mmo前述的集热管支撑装置中,所述底座为圆柱形,底座的直径比支撑管的直径小 15mm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将下底板和支撑管顶部之间设为转动连接,将支撑管底部和底座之间设为转动连接,有效解决了传统集热管支架容易发生形变的问题, 从而避免了集热管由于支架变形而偏离聚焦线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上抱箍,2-下底板,3-支撑管,4-底座,5-螺栓A,6_安装管, 7-螺栓B,8-螺栓C,9-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集热管支撑装置,包括上抱箍1、下底板 2、支撑管3和底座4,上抱箍1通过螺栓A5固定连接在下底板2的顶部,下底板2的底部设有安装管6,支撑杆3的顶部设于安装管6内,支撑管3通过螺栓B7与安装管6转动连接; 底座4的顶部设于支撑管3的底部管体内,底座4通过螺栓C8与支撑管3转动连接。上抱箍1和下底板2之间设有保温层9。支撑管3的直径比安装管6的直径小10mm。底座4为圆柱形,底座4的直径比支撑管3的直径小10mm。螺栓B7和螺栓C8的轴线与集热管的轴线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集热管支撑装置,包括上抱箍1、下底板 2、支撑管3和底座4,上抱箍1通过螺栓A5固定连接在下底板2的顶部,下底板2的底部设有安装管6,支撑杆3的顶部设于安装管6内,支撑管3通过螺栓B7与安装管6转动连接; 底座4的顶部设于支撑管3的底部管体内,底座4通过螺栓C8与支撑管3转动连接。上抱箍1和下底板2之间设有保温层9。支撑管3的直径比安装管6的直径小15mm。底座4为圆柱形,底座4的直径比支撑管3的直径小15mm。螺栓B7和螺栓C8的轴线与集热管的轴线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集热管支撑装置,包括上抱箍1、下底板 2、支撑管3和底座4,上抱箍1通过螺栓A5固定连接在下底板2的顶部,下底板2的底部设有安装管6,支撑杆3的顶部设于安装管6内,支撑管3通过螺栓B7与安装管6转动连接; 底座4的顶部设于支撑管3的底部管体内,底座4通过螺栓C8与支撑管3转动连接。上抱箍1和下底板2之间设有保温层9。支撑管3的直径比安装管6的直径小20mm。底座4为圆柱形,底座4的直径比支撑管3的直径小20mm。螺栓B7和螺栓C8的轴线与集热管的轴线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集热管安装在上抱箍1和下底板2之间保温层9内,当集热管受热后会发生膨胀,集热管膨胀后就会沿着轴线方向推动下底板2和安装管6,安装管 6会以螺栓B7为转轴发生轻微转动,如果集热管的伸长量较大时,支撑管3的底部会以螺栓 C8为转轴发生轻微转动;当集热管上的温度降低后,集热管收缩,支撑管3和安装管6分别以螺栓C8和螺栓B7为转轴发生转动,直到恢复原始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集热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抱箍(1)、下底板O)、支撑管C3)和底座 G),上抱箍⑴通过螺栓A(5)固定连接在下底板(2)的顶部,下底板(2)的底部设有安装管(6),支撑杆(3)的顶部设于安装管(6)内,支撑管(3)通过螺栓B (7)与安装管(6)转动连接;底座的顶部设于支撑管(3)的底部管体内,底座(4)通过螺栓C(8)与支撑管 (3)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热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抱箍(1)和下底板O) 之间设有保温层(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热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管(3)的直径比安装管(6)的直径小IOmm 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热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管(3)的直径比安装管(6)的直径小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集热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为圆柱形,底座⑷的直径比支撑管(3)的直径小IOmm 2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热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为圆柱形, 底座⑷的直径比支撑管⑶的直径小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热管支撑装置,包括上抱箍(1)、下底板(2)、支撑管(3)和底座(4),上抱箍(1)通过螺栓A(5)固定连接在下底板(2)的顶部,下底板(2)的底部设有安装管(6),支撑杆(3)的顶部设于安装管(6)内,支撑管(3)通过螺栓B(7)与安装管(6)转动连接;底座(4)的顶部设于支撑管(3)的底部管体内,底座(4)通过螺栓C(8)与支撑管(3)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沿着集热管轴线的方向产生轻微转动,可以有效防止集热管支架发生变形。
文档编号F24J2/52GK202254447SQ20112030467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9日
发明者董军, 魏凡杰 申请人: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