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火炉炉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558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点火炉炉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烧结工艺设备领域,特指一种点火炉炉衬。
背景技术
在现代烧结工艺过程中,点火炉被用来向混合料表面提供高温带状火焰,使其中的固体燃料着火燃烧,并使表层混合料在点火炉高温烟气与固体燃料燃烧放热作用下烧结,同时通过抽风机抽风提供充分的氧量将表层所积蓄的热量传递至下一层混合料,促使下一层的固体燃料继续燃烧从而使得烧结过程迅速向下进行进而完成烧结工艺。在点火炉施工安装过程中,耐火内衬的砌筑是最为复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通过在钢结构框架内部砌筑耐火材料,可形成具有隔热、保温、挡火、加强烧结效果的点火炉炉衬结构。在砌筑时要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选用不同的耐材及砌筑手段。根据炉体的工作温度、温度应力、承受荷重、机械损伤及化学侵蚀等因素充分考虑砌体工作的特点,正确选择。才能使点火炉在生产中取得高产、优质、低消耗的效果。由此可见,炉衬结构是整台点火炉结构的核心部分,炉衬的施工方法直接影响点火炉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影响着点火炉施工进度,乃至影响整台烧结机的停机检修时间。点火炉的炉衬结构分为三个部分侧墙砌筑、梁砌筑与炉顶。传统的点火炉炉衬有两种施工砌筑法整体浇注法与整体预制法。整体浇注法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全部点火炉炉衬均由不定型耐火材料现场浇注而成。在施工时,须先支好模板,将按比例搅拌好的不定型耐材倒入其中并振打,之后养护24至48小时,待浇注料具有一定强度后,方可脱模进入下一步施工阶段。如图“3所示,现有梁9及现有炉顶10沿垂直于台车运行方向的左右端部均有部分搭在现有侧墙11 上,而现有炉顶10在沿台车运行方向的前后端部又有部分搭在现有梁9上。此结构可通过使现有侧墙11及现有梁9承力的方式延长炉衬的寿命。由于此结构的限制,整体浇注法施工顺序须为侧墙——梁——炉顶——炉衬烘烤。经整体浇注法施工出的炉衬整体性能好, 强度较高,能保证较长的使用寿命。整体预制法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全部点火炉炉衬均由已预制好的耐火砖体构成。在施工时,只需将耐火预制块通过设于其上的现有吊环12以吊挂的方式固定于点火炉钢结构框架中即可。预制砖与预制砖之间设有开口槽,在安装好预制砖后需往槽里浇注不定型耐火材料,以加强炉衬密封性能。整个砌筑过程不需烘烤即能投入生产,且侧墙、梁和炉顶三个阶段的施工可交错进行,没有规定顺序。很适合于某些工期较紧,对进度要求较高的工程。整体浇注法与整体预制法这两种砌筑方法均存在其缺点一、整体浇注法因为炉衬结构的原因,此方法需要严格按照侧墙——梁——炉顶的施工顺序施工。而一般说来侧墙从支模到养护完毕拆模大约需要72h的时间,梁从支模到养护完毕拆模大约需要7 的时间,炉顶从支模到养护完毕拆模大约需要的时间,合计约MOh (10天)工期。再加上钢结构及空煤气管道的安装施工,整台点火炉安装周期超过16天。就算24h不间断施工,也需要9天左右。而钢铁厂里由于高炉修封时间短,整条炼铁生产线的停产时间往往不到一个礼拜,业主绝不会为了一个点火炉而将整条炼铁生产线投产时间延后这么长时间,故整体浇注法经常不能为业主所采纳。二、整体预制法与整体浇注法相比,整体预制法的施工周期则显得短得多。由于炉衬是由复数块耐火预制砖组成,现场只需吊装就位,故其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整台点火炉安装周期可保证在6天以内。但由于预制砖容易在运输过程与安装过程中受损,使用寿命一般没有整体浇注式结构长,且预制砖常因其制作误差,安装时不能紧密相连,导致炉顶部分整体性不好从而冒煤气与明火,安全性能较低。部分预制砖由于重量过大、吊挂螺杆过多,且吊挂时要求每根螺杆受力均勻,故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要求也比较高。综上所述,整体浇注法所形成的炉衬整体性好,炉衬寿命长,但施工周期过长。而整体预制法所形成的炉衬施工周期短,但整体性及使用寿命均不如整体浇注法,且现场施工难度较高。由此可见,这两种炉衬结构都存在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保证炉衬具有较高整体性、又能获得较长的使用寿命,且能够缩短现场施工时间的点火炉炉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点火炉炉衬,包括侧墙基体、炉顶以及一根以上的梁,所述梁架设于侧墙基体的上方,所述侧墙基体在架设梁的位置设有耐火预制块。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火预制块包括预制块基体,所述预制块基体上朝向侧墙基体的一端开设有一个以上用来与侧墙基体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为半圆形、或三角形、或梯形、或倒梯形。所述预制块基体上设置有用来吊装的吊环。所述梁包括依次布置的出口端梁、中部横梁和入口端梁。所述炉顶包括点火段炉顶和保温段炉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点火炉炉衬,通过在侧墙基体架设梁的位置设有耐火预制块,实现了预制和现场浇注的结合,进而保证了炉衬可快速方便地安装、更换与检修,且安装后的炉衬仍具有较佳的整体性、炉衬寿命不比原整体浇注法短。

图1是现有技术中采用整体浇注法砌筑后点火炉炉衬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采用整体浇注法砌筑后点火炉炉衬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采用整体浇注法砌筑后点火炉炉衬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采用整体预制法砌筑后点火炉炉衬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采用整体预制法砌筑后点火炉炉衬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现有技术中采用整体预制法砌筑后点火炉炉衬的侧视结构示意图;[0028]图7是本实用新型点火炉炉衬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点火炉炉衬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点火炉炉衬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耐火预制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施例中耐火预制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施例中耐火预制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具体实例中采用半圆形单凹槽结构时的示意图;图14是具体实例中采用半圆形多凹槽结构时的示意图;图15是具体实例中采用三角形单凹槽结构时的示意图;图16是具体实例中采用三角形多凹槽结构时的示意图;图17是具体实例中采用倒梯形单凹槽结构时的示意图;图18是具体实例中采用倒梯形多凹槽结构时的示意图。图例说明1、烧结机中心线;2、出口端梁;3、中部横梁;4、入口端梁;5、侧墙基体;6、耐火预制块;61、预制块基体;62、吊环;63、凹槽;7、点火段炉顶;8、保温段炉顶;9、现有梁;10、现有炉顶;11、现有侧墙;12、现有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点火炉炉衬,包括侧墙基体5、炉顶以及一根以上的梁,梁架设于侧墙基体5的上方,本实施例中梁包括依次布置的出口端梁2、中部横梁3和入口端梁4,炉顶包括点火段炉顶7和保温段炉顶8。本实用新型侧墙基体5在架设梁的位置设有耐火预制块6。参见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耐火预制块6采用了凹槽式特异结构,其包括预制块基体61,预制块基体61上设置有用来吊装的吊环62,该预制块基体61上朝向侧墙基体5的一端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凹槽63,凹槽63用来与侧墙基体5配合,可使得侧墙的现浇部分(即侧墙基体5)与预制块基体61部分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除加强密封性能外还可防止预制块松动移位。在本实施例中,凹槽63设计为矩形,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例如点火炉规模的大小不同、型号不同等等)可以设计多个凹槽 63,并采用其他的形状。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具有不同形式凹槽63的耐火预制块6,例如图13 所示的半圆形单凹槽结构、图14所示的半圆形多凹槽结构、图15所示的三角形单凹槽结构、图16所示的三角形多凹槽结构、图17所示的倒梯形单凹槽结构、图18所示的倒梯形多凹槽结构等等。参见图7、图8、图9,制作本实用新型的点火炉炉衬时,采用以下砌筑法,其步骤为(1)预制并吊装耐火预制块6 先对侧墙上与梁相交接的位置处所需的耐火预制块6进行预制并吊装到位,即将这些耐火预制块6制作烘烤好、按图纸位置吊装就位。(2)同时砌筑侧墙和梁侧墙基体5以及梁均采用现浇砌筑的方式制作,侧墙沿着烧结机中心线1呈对称布置;梁和侧墙基体5均采用常规整体浇注工艺制作。在本实施例中,梁包括了入口端梁4、中部横梁3以及出口端梁2。针对本实施例中梁的数量和种类,步骤(1)中的耐火预制块6的数量为六个;当然,在其他的具体应用实例中此个数可根据点火炉规模大小增加,六个为最少数,这些预制块分别布置于各根梁与侧墙基体5的相交接位置处。(3)砌筑炉顶等到侧墙与梁养护完成后,砌筑炉顶。与现有技术一致,该炉顶包括了点火段炉顶7和保温段炉顶8。由此可见,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墙基体5与梁可同时支模,同时浇注、 同时养护,较以往节省了一半时间。整台点火炉砌筑周期只需侧墙与梁砌筑施工的7 加上炉顶砌筑施工的96h,合计16 (7天);加上钢结构与空煤气管道的安装施工,整台点火炉安装周期约为13天,若能24h不间断施工,可保证在7天以内完成,基本可以满足业主的工期要求。本实用新型在缩短施工周期的同时,炉衬的主要承力结构并未发生大的变化,炉顶、梁等主要承力体及需要整体密封性能好的部分仍然是采用现浇砌筑,故炉衬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能并未受到影响。由于炉顶与梁均是现场浇注,无需大型预制块吊挂,故施工要求较整体预制法也大为降低。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 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点火炉炉衬,包括侧墙基体(5)、炉顶以及一根以上的梁,所述梁架设于侧墙基体(5)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基体(5)在架设梁的位置设有耐火预制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炉炉衬,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预制块(6)包括预制块基体(61),所述预制块基体(61)上朝向侧墙基体(5)的一端开设有一个以上用来与侧墙基体 (5)配合的凹槽(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火炉炉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3)为半圆形、或三角形、或梯形、或倒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点火炉炉衬,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块基体(61)上设置有用来吊装的吊环(6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点火炉炉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包括依次布置的出口端梁(2)、中部横梁(3)和入口端梁(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点火炉炉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顶包括点火段炉顶(7)和保温段炉顶(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火炉炉衬,包括侧墙基体、炉顶以及一根以上的梁,所述梁架设于侧墙基体的上方,所述侧墙基体在架设梁的位置设有耐火预制块。本实用新型既能保证炉衬具有较高整体性从而获得较长的使用寿命,又能够缩短现场施工周期。
文档编号F27D1/10GK202216541SQ201120320988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丁智清, 周丹, 周浩宇, 宋新义, 朱飞, 李文辉, 沈维民, 王赛辉, 贺新华 申请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