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电磁炉线圈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570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电磁炉线圈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具体为一种一体化电磁炉线圈盘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电磁炉线圈盘与整机配合结构都为线圈盘与下壳分离方式,线圈盘通过螺丝与下壳连接在一起。此种结构使电磁炉在厚度设计上受到线圈盘高度的限制,总高度必然超过:下壳离支撑面的距离+线圈盘厚度+有效工作高度。线圈盘的结构就是将线圈固定在盘架上,盘架为线圈盘的一部分,盘架的厚度基本决定了线圈盘的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电磁炉线圈盘结构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体化电磁炉线圈盘结构,由线圈和盘架构成,其特征在于:电磁炉下壳本体内部设置成盘架的结构,电磁炉下壳本体既是盘架又是电磁炉的底座,线圈直接设置在电磁炉下壳本体内。所述的一体化电磁炉线圈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下壳本体内设置有放置线圈盘用磁条的凹槽。所述的一体化电磁炉线圈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下壳本体采用能够隔离磁场的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将线圈盘的盘架与电磁炉下壳本体结合在一起,使电磁炉线圈盘整体下沉,可以充分利用电磁炉下壳的资源,用以降低电磁炉厚度,最大限度实现电磁炉的超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线圈盘厚度而限制电磁炉高度的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圈盘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圈盘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电磁炉下壳本体,2-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一体化电磁炉线圈盘结构,由线圈和盘架2构成,将电磁炉下壳本体I内部设置成盘架2的结构,电磁炉下壳本体I既是盘架又是电磁炉的底座,电磁炉下壳本体I成为电磁炉线圈盘部件的一部分,可以将线圈直接设置在电磁炉下壳本体内,在电磁炉下壳本体I内还设置有多个放置线圈盘用磁条的凹槽,电磁炉下壳本体采用能够隔离磁场的材料制成(磁条下面),防止反向加热。图1和图2为两种不同的线圈盘结构。整个电磁炉下壳本体为一个线圈盘盘架,可根据线圈盘结构不同更改电磁炉下壳本体模具的结构,可以通过此改变适应不同线圈盘的要求,其最终是一个集线圈盘与电磁炉底座为一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使电磁炉下壳本体与线圈之间的距离为零,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电磁炉的超薄,适合时下人们的消费理念。线圈盘盘架结构件直接注塑在电磁炉下壳本体上,不存在注塑的难度;在线圈盘制作工艺中仅仅只是盘架多了一个平面的底壳,也不存在有难度的生产工艺,实现起来容易,而整体化的设计结构,更适应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改变电磁炉下壳本体内盘架的注塑形状来适应不同的线圈盘方式,适应于密绕、疏绕、单核、双核及多核,甚至包括凹形等各种线圈盘。
权利要求1.一体化电磁炉线圈盘结构,由线圈和盘架构成,其特征在于:电磁炉下壳本体内部设置成盘架的结构,电磁炉下壳本体既是盘架又是电磁炉的底座,线圈直接设置在电磁炉下壳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电磁炉线圈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下壳本体内设置有放置线圈盘用磁条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电磁炉线圈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下壳本体采用能够隔离磁场的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具体为一种一体化电磁炉线圈盘结构。由线圈和盘架构成,其特征在于电磁炉下壳本体内部设置成盘架的结构,电磁炉下壳本体既是盘架又是电磁炉的底座,线圈直接设置在电磁炉下壳本体内。本实用新型将线圈盘的盘架与电磁炉下壳本体结合在一起,使电磁炉线圈盘整体下沉,可以充分利用电磁炉下壳的资源,用以降低电磁炉厚度,最大限度实现电磁炉的超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线圈盘厚度而限制电磁炉高度的问题。
文档编号F24C15/08GK202973219SQ20122067561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高新忠, 甘嵩, 冯祥远 申请人: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