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573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远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远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空调机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启动指令,并根据启动指令控制空调机模块进行加温或降温工作;所述空调机模块设有用于与汽车电瓶连接的供电接口。本发明的远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能在未启动汽车发动机的情况下,远程调节汽车内的温度,使车厢内温度调节到最舒适状态。
【专利说明】远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载调温设备和车载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市面上现有车载空气净化产品,可以净化车内空气,但并不具有车载温度调节器产品,因为汽车本身都带有空调。但这样就使得空调必须在汽车启动后才能工作进行温度调节,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要。例如在炎热的夏天,汽车停靠于马路边,受到阳光的照射,车厢内会温度很高,一般的做法是司机在开车前把汽车发动机启动,然后让汽车自身的空调系统进行制冷,直到车内温度降低再开车。这样的方式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发动机在路边启动发动机而不开车,会对周围的行人造成影响。
[0003]另一方面,从近几年关于“汽车有毒”的投诉和游行越来越多就可以看出汽车室内毒气问题的严重性。2012年,由多家知名媒体支持,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负责检测的“健康汽车”大型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活动,经过近两个月的分批次检测后正式结束。来自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检测分析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五项车内有害元素中,50款车型中有42款存在不同检测项超标问题,超标率达到82%。其中,甲醛的超标现象最为严重,93%的被测新车车内空气中所含的甲醛含量都超过室内甲醛国际限量值,此外,22%的被测新车车内空气中苯含量超标。
[0004]甲醛——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胃纳差、心悸、失目民、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甲醛的用途非常广泛,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塑料、橡胶、皮革、造纸、染料、制药`、农药、照相胶片、炸药、建筑材料以及消毒、熏蒸和防腐过程中均要用到甲醛。苯一一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具有易挥发、易燃的特点。闻浓度本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本对造血系统有损咅,弓丨起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甲苯甲苯与苯的性质很相似,是工业上应用很广的原料。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甲苯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二甲苯----二甲苯(PX)属于芳香烃类,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或二甲苯,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症状,轻者头晕、恶心、胸闷、乏力,主要来自于合成纤维、塑料、燃料、橡胶等,隐藏在油漆、各种涂料的添加剂以及各种胶粘剂、防水材料中。TVOC——TVOC是空气中三种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挥发性有机物和醛类化合物)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
[0005]为此,汽车室内空气净化是越来越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针对上述先有技术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汽车启动前就能进行温度调节的车载温度调节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远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空调机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启动指令,并根据启动指令控制空调机模块进行加温或降温工作;所述空调机模块设有用于与汽车电瓶连接的供电接口。这样的方案令使用者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控制空调机模块对车内进行温度调节,在使用者进车内开始驾驶之前,即可把温度调节到最舒适的状态。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与汽车的空调系统连接,并判断汽车的空调系统是否启动,当汽车的空调系统已启动时,停止空调机模块工作。这样的方案使空调机模块只需满足短时间的工作需要,可以制成小体积、小功率的形式,有效降低成本,性价比高。
[0009]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空气净化机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判断接收到的启动指令的类型,当启动指令为空气净化指令时控制空气净化机模块工作,当启动指令为温度调节指令时控制空调机模块工作。这样的方案使空气净化功能和温度调节功能可以结合成一个整体。
[0010]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空气净化机模块包括粉尘过滤器、负离子发生器、活性炭吸附器、紫外线杀菌灯和静电发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为GPRS模块或GSM模块或TDMA模块。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氧含量检测模块。
[0013]本发明的远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能在未启动汽车发动机的情况下,远程调节汽车内的温度,使车厢内温度调节到最舒适状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远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6]如图1所示,虚线框内为本发明的远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空调机模块I和通信模块2 ;所述通信模块2用于接收启动指令,并根据启动指令控制空调机模块I进行加温或降温工作;所述空调机模块I设有用于与汽车电瓶41连接的供电接口 11。空调机模块I直接与汽车的电瓶41连接,由电瓶41进行供电,无需启动汽车发动机即可运行工作,例如在夏天时,使用者可以远程控制空调机模块I进行制冷,在使用者需要开车时,车内温度已调节到最舒适状态。所述通信模块2还用于与汽车的空调系统42连接,并判断汽车的空调系统42是否启动,当汽车的空调系统42已启动时,停止空调机模块工作。这样使得汽车在行驶时,由其自身的空调系统42进行温度调节,而停止空调机模块I的工作,在汽车行业中,由于汽车自身已带有空调系统42可进行温度调节,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存在不再额外增加一个空调机模块I进行温度调节的技术偏见;此外,要在汽车行驶时保持温度调节工作,需要汽车的空调系统42功率较大、体积较大,额外增加一个调温装置也必须是功率较大、体积较大的,更进一步加深了不再额外增加一个空调机模块I进行温度调节的技术偏见。本发明的方案使得额外增加到车内的空调机模块I只需小体积、小功率,无需在汽车行驶的全过程均进行温度调节,消除技术偏见。
[0017]据权威机构检测,如夏天汽车停放在室外,经阳光曝晒后车内最高温度可达70度左右,随着车内温度的上升,除了上车气温高、座椅烫,象个蒸笼之外,车内还会散发出大量的有毒物质,变成“毒气室”,危害我们的健康。
[0018]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包括空气净化机模块3 ;所述通信模块I还用于判断接收到的启动指令的类型,当启动指令为空气净化指令时控制空气净化机模块3工作,当启动指令为温度调节指令时控制空调机模块I工作。这样的方案进一步增加本发明的功能,可以在远程调节温度的同时进行空气净化,双功能合一,增强实用意义。所述空气净化机模块包括粉尘过滤器31、负离子发生器32、活性炭吸附器33、紫外线杀菌灯34和静电发生器35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为四种均用上;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在生产时选用粉尘过滤器31、负离子发生器32、活性炭吸附器33、紫外线杀菌灯34和静电发生器35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空气净化机模块,并受通信模块2的控制而启动,通信模块2可以直接控制四种设备同时启动,也可以对启动指令进行分类,单独开启粉尘过滤器31、负离子发生器32、活性炭吸附器33、紫外线杀菌灯34和静电发生器35的其中之一。本实施例中,优先选用静电发生器35,通过产生高压静电进行细微粒子的吸附和杀菌。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2为GPRS模块或GSM模块或TDMA模块,这样的方案使得通信模块2可以由手机21进行控制,只需在手机21上匹配发送的信号与启动指令的类型即可实现由手机21远程控制,具体地可以在手机21上安装软件,使用者直接选择启动指令,由手机21把启动指令发送至通信模块2。再优选地,还包括氧含量检测模块5,可以具有缺氧监测提示功能。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远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机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启动指令,并根据启动指令控制空调机模块进行加温或降温工作;所述空调机模块设有用于与汽车电瓶连接的供电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与汽车的空调系统连接,并判断汽车的空调系统是否启动,当汽车的空调系统已启动时,停止空调机模块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净化机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判断接收到的启动指令的类型,当启动指令为空气净化指令时控制空气净化机模块工作,当启动指令为温度调节指令时控制空调机模块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机模块包括粉尘过滤器、负离子发生器、活性炭吸附器、紫外线杀菌灯和静电发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GPRS模块或GSM模块或TDMA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含量检测模块。
【文档编号】F24F11/02GK103759392SQ201410021009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6日
【发明者】王斌, 贺建胜 申请人:深圳市三一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