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负压迷宫密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0243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回转窑负压迷宫密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转窑负压迷宫密封。



背景技术:

回转窑又称旋转煅烧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水泥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分干法生产水泥窑和湿法生产水泥窑两大类。冶金化工窑则主要用于冶金行业钢铁厂贫铁矿磁化焙烧;铬、镍铁矿氧化焙烧;耐火材料厂焙烧高铝钒土矿焙烧熟料、氢氧化铝;化工厂焙烧铬矿砂和铬矿粉等类矿物。石灰窑用于焙烧钢铁厂、铁合金厂用的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石。因此回转窑在建材、冶金、化工、环保等许多生产行业中被广泛使用。

目前回转窑在各大领域使用时,如何保证物料在进出料箱时不泄漏已经成为回转窑使用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回转窑中的炉管是转动的,而料箱是静止的,因此需要采用动密封。对于这类动密封,传统的密封方式主要有迷宫密封、法兰端面密封、鱼鳞叠片密封、填料密封等。但是,传统的密封方式存在密封效果差、装置复杂或者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的回转窑负压迷宫密封。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炉管和料箱;所述料箱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炉管的一端从料箱的开口端伸入料箱的内部;所述料箱的内壁和炉管的外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迷宫密封结构;所述迷宫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一层迷宫密封单元;所述迷宫密封单元包括两个静环和一个动环;所述静环固定设置在料箱的内壁上,动环固定设置在炉管的外壁上且动环位于两个静环之间;所述静环和动环均与炉管同轴;所述迷宫密封结构与料箱的封闭端之间为抽气部分;所述料箱上设有与抽气部分连通的主抽气管。

上述料箱的侧面的底部设有主排料口;所述主排料口位于料箱的抽气部分。

上述料箱的内壁和炉管的外壁之间沿炉管的轴线方向设有多个迷宫密封结构;最靠近料箱的封闭端的迷宫密封结构与料箱的封闭端之间为抽气部分,相邻两个迷宫密封结构之间为副抽气部分;所述各个副抽气部分均通过一根副抽气管与主抽气管连接相通;所述料箱的侧面的底部位于各副抽气部分上均设有副出料口。

作为优化,所述料箱的内壁和炉管的外壁之间沿炉管的轴线方向设有两个迷宫密封结构;靠近料箱的封闭端的迷宫密封结构与料箱的封闭端之间为抽气部分,两个迷宫密封结构之间为副抽气部分;所述料箱上设有一根副抽气管,副抽气管的一端与副抽气部分相通,副抽气管的另一端与主抽气管连接相通;所述料箱的侧面的底部位于副抽气部分上设有副出料口。

上述远离料箱的封闭端的迷宫密封结构设置在料箱的开口端。

作为替代方案,上述迷宫密封单元包括一个静环和两个动环;所述静环固定设置在料箱的内壁上,动环固定设置在炉管的外壁上;所述静环位于两个动环之间;所述静环和动环均与炉管同轴。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将气密封和迷宫密封组合使用,大大提高密封性,有效防止物料与气体的外泄;

(2)本实用新型中迷宫密封结构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并且便于安装;

(3)本实用新型同时利用抽气管进行抽气,使得气流方向始终是从外部经过迷宫结构流入料箱的抽气部分,保证内部气体及物料不外泄;

(4)本实用新型中主排料口和副出料口便于将一些沉积在料箱底部的大颗粒物料会排出。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迷宫密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炉管1和料箱2;所述料箱2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炉管1的一端从料箱2的开口端伸入料箱2的内部;所述料箱2的内壁和炉管1的外壁之间沿炉管1的轴线设有两个迷宫密封结构3,一个迷宫密封结构3设置在料箱2的开口端,另一个迷宫密封结构3靠近料箱2的封闭端;所述迷宫密封结构3包括至少一层迷宫密封单元;所述迷宫密封单元包括两个静环31和一个动环32;所述静环31固定设置在料箱2的内壁上,动环32固定设置在炉管1的外壁上且动环32位于两个静环31之间;所述静环31和动环32均与炉管1同轴;所述最靠近料箱2的封闭端的迷宫密封结构3与料箱2的封闭端之间为抽气部分21,两个迷宫密封结构3之间为副抽气部分22;所述料箱2上设有与抽气部分21连通的主抽气管4;所述料箱2上设有一根副抽气管6,副抽气管6的一端与副抽气部分22相通,副抽气管16的另一端与主抽气管4连接相通。

料箱2的侧面的底部设有主排料口5;所述主排料口5位于料箱2的抽气部分21;所述料箱2的侧面的底部位于副抽气部分22上设有副出料口7。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具有炉管1和料箱2;所述料箱2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炉管1的一端从料箱2的开口端伸入料箱2的内部;所述料箱2的内壁和炉管1的外壁之间沿炉管1的轴线方向设有两个迷宫密封结构3,一个迷宫密封结构3设置在料箱2的开口端,另一个迷宫密封结构3靠近料箱2的封闭端;所述迷宫密封结构3包括至少一层迷宫密封单元;所述迷宫密封单元包括一个静环31和两个动环32;所述静环31固定设置在料箱2的内壁上,动环32固定设置在炉管1的外壁上;所述静环31位于两个动环32之间;所述静环31和动环32均与炉管1同轴;所述最靠近料箱2的封闭端的迷宫密封结构3与料箱2的封闭端之间为抽气部分21,两个迷宫密封结构3之间为副抽气部分22;所述料箱2上设有与抽气部分21连通的主抽气管4;所述料箱2上设有一根副抽气管6,副抽气管6的一端与副抽气部分22相通,副抽气管16的另一端与主抽气管4连接相通。

料箱2的侧面的底部设有主排料口5;所述主排料口5位于料箱2的抽气部分21;所述料箱2的侧面的底部位于副抽气部分22上设有副出料口7。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