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旋火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1769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旋火燃烧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燃烧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双旋火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旋火灶具,实际只是外分火器为旋火,内分火器仍然是直火结构。为保证足够火力,只能增大外分火器体积。实际使用中,内分火器火焰与锅底接触面积小,外分火器火焰超出锅底,大部分热量并没有充分利用。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热效率提升,节能的双旋火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旋火燃烧器,包括炉头座,炉头座上设有外燃气道和内燃气道,外燃气道上安装有外分火盖,外分火盖的内侧设有第一内环锥面,第一内环锥面上按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外旋火条形孔,内燃气道上安装有内分火盖,所述内分火盖的内侧设有第二内环锥面,第二内环锥面上按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内旋火条形孔;采用该结构的燃烧器,由于内分火盖采用旋火结构;相同炉头座尺寸下,内环的火焰与锅底接触面积增大,热效率提升,达到节能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外旋火条形孔的倾斜角度α,α为60°。

内旋火条形孔的倾斜角度β,β为41°。

α与β的倾斜角度不同,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内、外环火焰与锅体的接触面积,又不会出现离焰;而且α大于β,使得外环火焰能够包裹住内环火焰,避免内环火焰超出锅底。

每个外旋火条形孔两侧设有两外旋火条形孔凸部;能有效延长外旋火条形孔的长度,增加燃烧效率。

每个内旋火条形孔两侧设有两内旋火条形孔凸部;能有效延长内旋火条形孔的长度,增加燃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旋火燃烧器,由于内分火器采用旋火结构;相同炉头座尺寸下,内环的火焰与锅底接触面积增大,热效率提升,达到节能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角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双旋火燃烧器,包括炉头座1,炉头座1上设有外燃气道2和内燃气道3,外燃气道2上安装有外分火盖4,外分火盖4的内侧设有第一内环锥面5,第一内环锥面5上按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外旋火条形孔6,内燃气道3上安装有内分火盖7,所述内分火盖7的内侧设有第二内环锥面8,第二内环锥面8上按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内旋火条形孔9;采用该结构的燃烧器,由于内分火盖7采用旋火结构;相同炉头座1尺寸下,内环的火焰与锅底接触面积增大,热效率提升,达到节能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外旋火条形孔6的倾斜角度α,α为60°。

内旋火条形孔9的倾斜角度β,β为41°。

α与β的倾斜角度不同,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内、外环火焰与锅体的接触面积,又不会出现离焰;而且α大于β,使得外环火焰能够包裹住内环火焰,避免内环火焰超出锅底。

每个外旋火条形孔6两侧设有两外旋火条形孔凸部10;能有效延长外旋火条形孔6的长度,增加燃烧效率。

每个内旋火条形孔9两侧设有两内旋火条形孔凸部11;能有效延长内旋火条形孔9的长度,增加燃烧效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