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转轮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891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转轮热交换器,属于热交换设备及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大型空调系统中大多使用转轮热交换器。转轮热交换器可以让排风和送风温度差降低,从而节约能源。但是现有的转轮热交换器是根据空调新风系统的启停而启停的,属于新风系统的一部分。现有的热交换系统在过渡季节(室内外温差小的时间段,约为春秋两季),是不运行的。这样,转轮会静止长达数月,从而导致其表面积尘。在冬季时,因为排风和送风温度差较大,转轮还会结霜,降低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智能化判断当前“季节”的转轮热交换器,使转轮在过渡季节避免因转轮停转导致转轮表面积尘,并在冬季严寒季节防止转轮结霜冻。

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转轮热交换器,包括送风机、转轮、驱动所述转轮的电机,以及所述电机的变频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器、排风温度传感器、送风温度传感器和新风温度传感器;所述排风温度传感器、送风温度传感器、新风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至第三输入端;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变频器和送风机。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转轮上装有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第四输入端的编码器。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转轮上装有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第五输入端的限位开关。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处理器上还连接有排风湿度传感器、送风湿度传感器和新风湿度传感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转轮热交换器,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新风温度、排风温度和送风温度,根据新风温度判定是否为过渡季节,如果是则间歇性工作,从而避免积尘。根据排风温度和送风温度差来调节转轮转速,防止结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转轮热交换器,包括:送风机、转轮、驱动转轮的电机、驱动电机的变频器和控制器,该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中常见结构,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型号为SR200)、排风温度传感器、送风温度传感器、新风温度传感器、排风湿度传感器、送风湿度传感器和新风湿度传感器;该8个传感器通过模拟扩展芯片EM AE08连接至处理器。处理器通过400引脚控制控制变频器;和送风机。转轮上装有连接至处理器208引脚的编码器。转轮上还装有连接至处理器209引脚的限位开关。

限位开关用于检测转轮是否故障,如果限位开关一直接通,则表明转轮卡住,需停机检修。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转轮热交换器正常工作时,首先,由检测新风温度,如果新风温度在15至25摄氏度(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则表明,目前处于过渡季节,也就是说,转轮可以停机不转的状态,这个时候,控制转轮间歇运行,防止积尘即可。

如果新风温度不在15至25摄氏度之间时,则通过排风温度和送风温度进行判定。

当排风温度低于新风温度时,则可判定,目前处于夏季,为了节约能源,转轮可以工频运行。当新风温度低于排风温度时,则可判定,目前处于冬季;为了防止凝霜,排风温度必须要高于露点温度,所以,当排风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则降低转速,减少热交换量,提高排风温度,当排风温度高于露点温度时,则增加转速,以增加热交换量,节约能源。

排风湿度传感器、送风湿度传感器和新风湿度传感器所获取的数据,用于计算露点温度。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