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轮式生物燃料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826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轮式生物燃料燃烧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生物燃料颗粒采暖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转轮式生物燃料燃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大生产的进行,能源的过度消耗已经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需找新的清洁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已经迫在眉睫。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秸秆在农田里被焚烧,秸秆的热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主要是单位体积秸秆的能量太低,造成焚烧弃用,为了使秸秆得到充分利用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大力倡导秸秆再制成生物燃料,现在主要是将其破碎压制成高密度的颗粒,提高单位体积的热能,但仍与煤炭没法比,其填入传统采暖炉后由于间隙较小,堆积后气流不通畅,影响燃烧,而且燃尽灰烬量较大,灰烬堆积也影响燃烧,排灰频繁而且排灰不易操作,这仍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轮式生物燃料燃烧炉。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轮式生物燃料燃烧炉,包括炉腔和排烟管,其特征在于炉腔设有燃烧室和储灰室,储灰室位于燃烧室下部,燃烧室的前、后壁分别通过同尺寸的弧形过渡板与储灰室的前、后壁过渡连接,燃烧室内设有轴线左右方向的与弧形过渡板同轴的空心的滚筒,滚筒外壁上设有周向分布的径向向外伸展的与滚筒轴线平行的隔板,滚筒任一角度下一侧弧形过渡板所对隔板数至少为两个,隔板外缘与弧形过渡板保有间隙,滚筒和隔板上设有过孔,滚筒两端连接有端板,端板轴心位置设有棱柱孔,燃烧室左、右侧壁分别设有与端板同轴的轴孔,轴孔内吻合有旋转体,旋转体内端设有与棱柱孔吻合的棱柱,旋转体与端板通过螺钉连为一体,旋转体外端设有传动孔,与传动孔配合设有传动销,传动销连接有旋转手柄。

进一步的,传动孔为棱柱型孔,传动销为与棱柱型孔吻合的棱柱。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孔为至少两个圆孔,传动销为与圆孔一一对应能够插入圆孔的圆柱。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外缘与弧形过渡板保有间隙,间隙为1毫米至6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左侧壁或右侧壁上设有与端板相对的开门,端板上设有与开门相对的开孔。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生物燃料颗粒投入燃烧室后,颗粒分布在各隔板间,半周滚筒作为炉箅子,较传统平板式透气面积大,更有助于燃烧,各隔板间颗粒燃烧后塌落可以留出间隙加大通气性至上层,滚筒和隔板上设有过孔不影响灰烬下落,当灰烬淤积影响燃烧需要排灰时,插入旋转手柄旋转滚筒,上部隔板间的灰烬就会翻转至下侧倾倒到储灰室,排灰快速便捷,可有效地提高燃烧效率,使人们更愿意采用生物燃料颗粒,有利于能源节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排烟管;2燃烧室;3储灰室;4弧形过渡板;5滚筒;6隔板;7过孔;8端板;9棱柱孔;10轴孔;11旋转体;12棱柱;13螺钉;14旋转手柄;15圆孔;16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2所示,该转轮式生物燃料燃烧炉设有炉腔和排烟管1,炉腔设有燃烧室2和储灰室3,储灰室位于燃烧室下部,燃烧室的前、后壁分别通过同尺寸的弧形过渡板4与储灰室的前、后壁过渡连接,燃烧室内设有轴线左右方向的与弧形过渡板同轴的空心的滚筒5,滚筒外壁上设有周向分布的径向向外伸展的与滚筒轴线平行的隔板6,滚筒任一角度下一侧弧形过渡板所对隔板数至少为两个,避免出现露空,隔板外缘与弧形过渡板保有间隙,间隙为1毫米至6毫米较佳,只要满足可旋转和不下落颗粒燃料即可,滚筒和隔板上设有过孔7,滚筒两端连接有端板8,端板轴心位置设有棱柱孔9,本实施例为四边形扁孔,燃烧室左、右侧壁分别设有与端板同轴的轴孔10,轴孔内吻合有旋转体11,旋转体内端设有与棱柱孔吻合的棱柱12,旋转体与端板通过螺钉13连为一体,旋转体外端设有传动孔,与传动孔配合设有传动销,传动销连接有旋转手柄14,传动孔可为至少两个圆孔15,本实施例为两个,传动销为与圆孔一一对应能够插入圆孔的圆柱16,能够通过旋转手柄驱动滚筒旋转,当然传动孔也可为棱柱型孔,传动销为与棱柱型孔吻合的棱柱。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生物燃料颗粒投入燃烧室后,颗粒分布在各隔板间,半周滚筒作为炉箅子,较传统平板式透气面积大,更有助于燃烧,各隔板间颗粒燃烧后塌落可以留出间隙加大通气性至上层,滚筒和隔板上设有过孔不影响灰烬下落,当灰烬淤积影响燃烧需要排灰时,插入旋转手柄旋转滚筒,上部隔板间的灰烬就会翻转至下侧倾倒到储灰室,排灰快速便捷,可有效地提高燃烧效率,使人们更愿意采用生物燃料颗粒,有利于能源节约。

实施时,可在燃烧室左侧壁或右侧壁上设有与端板相对的开门,端板上设有与开门相对的开孔,用于放入滚筒易燃燃料引燃滚筒上部燃烧室内的颗粒燃料。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凡依本申请所做的等效修饰和现有技术添加均视为本实用新型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