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377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工厂设备密封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化工厂工业过程中利用回转窑对散装物料进行加热处理的设备,回转窑筒体是回转窑的主要部件之一。回转窑工作时,回转窑筒体通常需要旋转或沿其轴向做往复运动,偶尔还需要摆动;所以回转窑筒体与回转窑中其他固定部件的连接之间须留有足够的间隙。为了避免外界的空气被吸入回转窑筒体内或是回转窑筒体内的气体携带物料外泄,回转窑筒体与固定部件的连接之间必须设置密封结构进行密封。

现有的回转窑密封结构主要包括鱼鳞式密封、迷宫式密封、鱼鳞式与迷宫式组合密封。其中,鱼鳞式密封、迷宫式密封均为单一的密封结构,而且对于回转窑筒体内部的气流仅仅起阻挡作用,密封效果一般,对于密封性要求较高的回转窑来说存在泄露风险;而鱼鳞式与迷宫式组合的密封结构虽然相对于前两种密封结构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但是其对于回转窑筒体内部的气流也仅起阻挡作用,密封效果还有待提高。

近几年国内专利数据库公开了一些类似的回转窑多级密封结构技术报道:

【申请号】zl2014107874181,【名称】回转窑多级密封结构,【公开号】cn104501583b,公开了一种对于回转窑筒体内部的气流具有阻挡和反射作用,密封效果更好的回转窑多级密封结构,包括回转窑筒体、窑头罩和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迷宫结构和设置在迷宫结构外侧的鱼鳞结构;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反射结构;所述迷宫结构靠近鱼鳞结构一侧的敞口为迷宫出口;所述反射结构包括设置在回转窑筒体与窑头罩之间的间隙处的回料勺和设置在迷宫出口处的反射板;所述回料勺是纵截面呈h形的环槽结构,回料勺内侧的槽口朝向回转窑筒体与窑头罩之间的间隙;所述反射板是纵截面呈c形的环槽结构,反射板的槽口朝向迷宫出口。但该装置密封实现困难,且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密封、装配简单的回转窑密封结构,解决传统结构存在密封效果差,装配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转窑密封结构,包括回转窑体,封盖,锥面楔块与回转窑体内部锥面紧密接触,第二螺纹封盖通过管螺纹与回转窑体装配,压紧锥面楔块,第二密封套与回转窑体内部过盈配合,第一螺纹封盖通过螺纹与回转窑体装配,压紧第二密封套,第一密封套与回转窑体内部过盈配合,封盖通过螺栓连接回转窑体,压紧第一密封套。

本发明采用多级密封的设计,利用管螺纹和锥面的密封效果好和多级密封的功能,防止了烟气的泄露,节省大量能量,降低了回转窑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解决了传统结构存在密封效果差,装配复杂的问题,结构稳定性高,安装容易,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封盖、2—第一密封套、3—第一螺纹封盖、4—第二密封套、5—第二螺纹封盖、6—锥面楔块、7—管螺纹、8—回转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回转窑体8,封盖1,锥面楔块6与回转窑体8内部锥面紧密接触,第二螺纹封盖5通过管螺纹7与回转窑体8装配,压紧锥面楔块6,第二密封套4与回转窑体8内部过盈配合,第一螺纹封盖3通过螺纹与回转窑体8装配,压紧第二密封套4,第一密封套2与回转窑体8内部过盈配合,封盖1通过螺栓连接回转窑体8,压紧第一密封套2。

装配时,按照以下顺序:先装入锥面楔块6,旋紧第二螺纹封盖5,装入第二密封套4,旋紧第一螺纹封盖3,装入第一密封套2,利用螺栓上紧封盖1。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窑密封结构,包括回转窑体,封盖,锥面楔块与回转窑体内部锥面紧密接触,第二螺纹封盖通过管螺纹与回转窑体装配,压紧锥面楔块,第二密封套与回转窑体内部过盈配合,第一螺纹封盖通过螺纹与回转窑体装配,压紧第二密封套,第一密封套与回转窑体内部过盈配合,封盖通过螺栓连接回转窑体,压紧第一密封套,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结构存在密封效果差,装配复杂的问题,利用锥面的密封效果好和多级密封的功能,防止了烟气的泄露,节省大量能量,降低了回转窑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具有结构稳定性高,安装容易,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秋;覃稳梅;韦倩梅;莫晓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05.11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