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161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化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在制热过程中,室外冷凝器中制冷剂蒸发吸热,使得室外冷凝器结霜,影响用户体验。为了减少室外冷凝器结霜对室外风机造成影响,空调器一般会设有空调器化霜系统,而目前,热泵空调器的化霜方式大致分为两种:

(1)空调器转化为制冷模式,室内蒸发器停机,直至室外机化霜干净后重新开启,这种化霜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室内机需要暂停制热,从而导致室内温度波动,影响用户体验;

(2)通过制冷剂旁通的方法,将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一部分进入室内蒸发器制热,另一部分进入室外冷凝器进行化霜,这种化霜方式虽然可以持续制热,但是化霜效果差,且耗时长。

由上述方案可见,这两种化霜方式均不能满足用户对热量的需求,都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使用空调器制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室外冷凝器的换热区域,用于检测换热区域的温度值;辅助压缩机,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外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一单向阀依次连通形成化霜回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室外冷凝器的热换区域设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冷凝器热换区域的温度值,将温度值与第一预设温度值进行对比,在比较确定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定室外冷凝器结霜,则辅助压缩机进入化霜模式,即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外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一单向阀依次连通形成上述化霜回路,通过辅助压缩机产生的热量为室外冷凝器化霜。

其中,化霜回路为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外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一单向阀依次连通形成的,具有响应速度快、化霜效率高的特点。

具体地,当温度传感器测得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定室外冷凝器化霜,则第一单向阀打开,第二单向阀关闭,此时,冷媒不能通过第二单向阀,辅助压缩机形成的冷媒经由第一四通阀进入室外冷凝器,通过第一单向阀返回辅助压缩机,形成以辅助压缩机为主体的化霜回路,在主压缩机进入制热模式时,通过辅助压缩机进行除霜,进而大大节省了化霜时间,提高了化霜效率,同时也不影响室内冷凝器的制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运行于制热模式时,主压缩机、第二四通阀、室外冷凝器、第二节流装置和室内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制热回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通过主压缩机、第二四通阀、室外冷凝器、第二节流装置和室内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制热回路,主压缩机出气口连接第二四通阀的入气口,主压缩机的入气口连接第二四通阀的s端出气口,第二四通阀的c端出气口连接在室外冷凝器的入口上,室外冷凝器的两个出口分别通过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与室内蒸发器的出口相连接,即主压缩机形成的冷媒经由第二四通阀进入室内蒸发器,再经室外冷凝器回到第二四通阀,而后返回主压缩机,形成第一制热回路。该条回路在制热过程中,不会受到辅助压缩机的影响,具体地说,主压缩机在进行第一制热回路,辅助压缩机可同时进行化霜回路,在化霜过程中,室内蒸发器依然进行制热工作,从而达到了化霜与制热同步进行的目的,化霜效率高且不影响室内制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运行于制热模式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外冷凝器、第二单向阀和室内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制热回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与第二预设温度相对比,若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判定室外冷凝器化霜完毕,化霜模式结束,即辅助压缩机退出化霜模式,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此时,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外冷凝器、第二单向阀和室内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制热回路。

在辅助压缩机进行第二制热回路时,主压缩机仍形成第一制热回路,双压缩机同时制热,不但保证室内温度,更能在需要时,进一步地快速提高室内温度,满足用户对热量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主压缩机、第二四通阀、室内蒸发器、第二节流装置和室外冷凝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制冷回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运行制冷模式时,主压缩机与辅助压缩机同时制冷,其中,主缩机形成的冷媒经由第二四通阀进入室外冷凝器,再经室内蒸发器回到第二四通阀,而后返回主压缩机,形成了由主压缩机控制的第一制冷模式。与第一制热模式相类似,第一制冷模式同样不受辅助压缩机影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内蒸发器、第二单向阀和室外冷凝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制冷回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辅助压缩机与主压缩机原理相同,同时进行制冷。制冷模式下,主压缩机与辅助压缩机同时运行,提高制冷效率,给用户以最凉爽的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室外风机,配合室外冷凝器设置,换热区域为室外风机的出风口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室外冷凝器的热换区设置在室外风机的出风口区域,可以使室外冷凝器更好地散热,提高空调器运转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室外机壳体,包围于温度传感器、室外冷凝器、室外风机、主压缩机和辅助压缩机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室外机壳体将温度传感器、室外冷凝器、室外风机、主压缩机和辅助压缩机包围起来,方便各个部件的安装,同时达到了保护温度传感器、室外冷凝器、室外风机、主压缩机和辅助压缩机的目的,从而提高空调器效率,使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更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室内机壳体,包围于室内蒸发器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室内机壳体保护室内蒸发器,同时,便于室内蒸发器的安装,且隔离室内蒸发器与用户的直接接触,提高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单向阀为电子膨胀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单向阀为电子膨胀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膨胀阀具有响应快、精度高、适应性好和成本低等优点,通过将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设置为电子膨胀阀,有效地提升了各个回路切换速度,提高空调器效率,且具有节能的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系统控制方式的示意流程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预设关系为:

102主压缩机、104第二四通阀、106室外冷凝器、108第一四通阀、110辅助压缩机、112第一节流装置、114第一单向阀、116第二单向阀、118第二节流装置、120室内蒸发器、122a主压缩机的电子膨胀阀、122b辅助压缩机的电子膨胀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系统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室外冷凝器106的换热区域,用于检测换热区域的温度值;辅助压缩机110,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辅助压缩机110、第一四通阀108、室外冷凝器106、第一节流装置112和第一单向阀114依次连通形成化霜回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室外冷凝器106的热换区域设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冷凝器106热换区域的温度值,将温度值与第一预设温度值进行对比,即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定室外冷凝器106结霜,则辅助压缩机110进行化霜回路,通过辅助压缩机110产生的热量为室外冷凝器106化霜,反之,则辅助压缩机110继续制热。

其中,化霜回路为辅助压缩机110、第一四通阀108、室外冷凝器106、第一节流装置112和第一单向阀114依次连通形成的,具有响应速度快、化霜效率高的特点,另外,辅助压缩机110还设有电子膨胀阀122b。

具体地,当温度传感器测得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定为化霜,则第一单向阀114打开,第二单向阀116关闭,此时,冷媒不能通过第二单向阀116,辅助压缩机110形成的冷媒经由第一四通阀108进入室外冷凝器106,通过第一单向阀114返回辅助压缩机110,形成辅助压缩机110的化霜回路,在空调器化霜过程中,大大节省了化霜时间,提高了化霜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运行于制热模式时,主压缩机102、第二四通阀104、室外冷凝器106、第二节流装置118和室内蒸发器120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制热回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通过主压缩机102、第二四通阀104、室外冷凝器106、第二节流装置118和室内蒸发器120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制热回路,主压缩机102出气口连接第二四通阀104的入气口,主压缩机102的入气口连接第二四通阀104的s端出气口,第二四通阀104的c端出气口连接在室外冷凝器106的入口上,室外冷凝器106的两个出口分别通过第一节流装置112、第二节流装置118与室内蒸发器120的出口相连接,即主压缩机102形成的冷媒经由第二四通阀104进入室内蒸发器120,再经室外冷凝器106回到第二四通阀104,而后返回主压缩机102,形成第一制热回路。该条回路在制热过程中,不会受到辅助压缩机110的影响,具体地说,主压缩机102在进行第一制热回路,辅助压缩机110可同时进行化霜回路,在化霜过程中,室内蒸发器120依然进行制热工作,从而达到了化霜与制热同步进行的目的,化霜效率高且不影响室内制热效果。

另外,主压缩机102还设有电子膨胀阀122a。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运行于制热模式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辅助压缩机110、第一四通阀108、室外冷凝器106、第二单向阀116和室内蒸发器120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制热回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与第二预设温度相对比,若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判定室外冷凝器106化霜完毕,化霜模式结束,即辅助压缩机110退出化霜模式,第一单向阀114关闭,第二单向阀116打开,此时,辅助压缩机110、第一四通阀108、室外冷凝器106、第二单向阀116和室内蒸发器120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制热回路。在辅助压缩机110以第二制热回路运行时,主压缩机102仍以第一制热回路运行,双压缩机同时制热,不但保证室内温度,更能在需要时,快速提高室内温度,满足用户对热量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主压缩机102、第二四通阀104、室内蒸发器120、第二节流装置118和室外冷凝器106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制冷回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运行制冷模式时,主压缩机102与辅助压缩机110同时制冷,其中,主缩机形成的冷媒经由第二四通阀104进入室外冷凝器106,再经室内蒸发器120回到第二四通阀104,而后返回主压缩机102,形成了由主压缩机102控制的第一制冷模式。与第一制热模式相类似,第一制冷模式同样不受辅助压缩机110影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辅助压缩机110、第一四通阀108、室内蒸发器120、第二单向阀116和室外冷凝器106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制冷回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辅助压缩机110与主压缩机102原理相同,同时进行制冷。制冷模式下,主压缩机102与辅助压缩机110同时运行,提高制冷效率,给用户以最凉爽的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室外风机,配合室外冷凝器106设置,换热区域为室外风机的出风口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室外冷凝器106的热换区设置在室外风机的出风口区域,可以使室外冷凝器106更好地散热,提高空调器运转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室外机壳体,包围于温度传感器、室外冷凝器106、室外风机、主压缩机102和辅助压缩机110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室外机壳体将温度传感器、室外冷凝器106、室外风机、主压缩机102和辅助压缩机110包围起来,方便各个部件的安装,同时达到了保护温度传感器、室外冷凝器106、室外风机、主压缩机102和辅助压缩机110的目的,从而提高空调器效率,使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更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室内机壳体,包围于室内蒸发器120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室内机壳体保护室内蒸发器120,同时,便于室内蒸发器120的安装,且隔离室内蒸发器120与用户的直接接触,提高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单向阀114为电子膨胀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单向阀116为电子膨胀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膨胀阀具有响应快、精度高、适应性好和成本低等优点,通过将第一单向阀114、第二单向阀116设置为电子膨胀阀,有效地提升了各个回路切换速度,提高空调器效率,且具有节能的效果。

实施例2

通过设置主压缩机102与第二四通阀104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即:主压缩机的回路进行制热时,本发明的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主压缩机102回路进行制冷时,本发明的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而辅助压缩机110的回路对于主压缩机102的回路毫无影响,在同时制冷或同时制热时,属于并联关系。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室外冷凝器106上的温度传感器预设有两个温度,第一预设温度t106a和第二预设温度t106b,分别用于判定所述室外冷凝器106结霜情况,以及用于判定所述室外冷凝器106化霜情况,其中,t106b大于或等于t106a。

其中,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与预设值t106a对比,进而判定室外冷凝器106是否结霜,若测得的温度值小于或等于t106a,则判定为结霜,第一单向阀114打开,第二单向阀116关闭,辅助压缩机110和第一四通阀108进行化霜回路,而主压缩机102仍然以制热模式连通,随着化霜模式的进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会逐渐增大,当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大于t106b时,空调器系统判定需要退出化霜模式,则控制第一单向阀114关闭,第二单向阀116打开,辅助压缩机110及第一单向阀114重新进入制热模式或停止工作。

实施例4

温度传感器为一个时,可以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外冷凝器106中间位置,即换热区域或室外风机的出风口区域的中间位置,温度传感器为多个时,多个温度传感器在室内冷凝器106上均匀对称分布设置,降低了室内冷凝器106表面温度不均匀造成的误差,提高了温度检测的可靠性,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主压缩机和辅助压缩机,形成多个闭合回路。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主压缩机与辅助压缩机形成的冷媒经由四通阀进入室外冷凝器,再经室内蒸发器回到四通阀,而后返回压缩机,形成两条制冷回路,增加了制冷效率,同理,当空调处于制热状态时,主压缩机与辅助压缩机形成的冷媒经由四通阀进入室内蒸发器,再经室外冷凝器回到四通阀,而后返回压缩机,形成两条制热回路。而在化霜状态下,主压缩机持续进行制热,而辅助压缩机形成的冷媒经由第一四通阀进入室外冷凝器,通过第一单向阀返回辅助压缩机,进行高效地的化霜回路。本发明的一种空调器系统能够既能保证除霜和制热同时进行,又能缩短除霜时间,保证了用户对制热量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