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有翅片的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8120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有翅片的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有翅片的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气体分离和气体液化生产流程中,需要对壳层介质作必要的热交换处理,目前的换热器有多种结构形式,主要有列管式和板式两大类结构,此类换热器利用换热管内外温差,通过管壁的热传导实现气与气、气与油、水与气或水与油的热交换。但是目前的换热器由于结构复杂、体积大,制作成本高,而且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换热管位置不稳定,滑脱等问题,在热交换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热量散失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有翅片的换热装置,它不但结构简单,换热性能好,而且制作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穿有翅片的换热装置,它包括壳体,在壳体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介质进口和下介质出口,在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封盖,在壳体内横向设有换热总成,所述的换热总成设有若干换热翅片,在换热翅片上分布有若干排通孔,在每个通孔内设有定位套,在定位套内穿有换热管,换热管与换热翅片连接成整体。

所述的换热翅片的上侧和下侧都设置为水平面,换热翅片的左侧和右侧都设置为弧形面,换热翅片设置为十二排翅片,十二排翅片的表面分布有十二排通孔,十二排通孔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有六排通孔,相邻两排的通孔呈斜向错开分布。所述的换热翅片的上侧和下侧都设置为水平面,换热翅片的左侧和右侧都设置为弧形面,换热翅片设置为八排翅片,八排翅片的表面分布有八排通孔,八排通孔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有四排通孔,相邻两排的通孔呈斜向错开分布。所述的换热管为铜管。所述的壳体表面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不但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换热性能好,而且制作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可以表面设有保温层,这样可以防止在换热过程中热量的散失。本实用新型每个通孔内设有定位套,这样可以将换热管固定安装,保证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十二排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八排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在图1和图2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有翅片的换热装置,它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表面设有保温层2,在壳体1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介质进口3和下介质出口4,在壳体1的另一侧设有封盖5,在壳体1内横向设有换热总成,所述的换热总成设有十个换热翅片6,在换热翅片6上分布有若干排通孔9,所述的换热翅片6的上侧和下侧都设置为水平面,换热翅片6的左侧和右侧都设置为弧形面,换热翅片6设置为十二排翅片,十二排翅片的表面分布有十二排通孔9,十二排通孔9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有六排通孔9,相邻两排的通孔9呈斜向错开分布,在每个通孔9内设有定位套7,在定位套7内穿有换热管8,所述的换热管8为铜管,换热管8与换热翅片6连接成整体。

实施例二,在图1和图3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有翅片的换热装置,它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表面设有保温层2,在壳体1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介质进口3和下介质出口4,在壳体1的另一侧设有封盖5,在壳体1内横向设有换热总成,所述的换热总成设有十个换热翅片6,在换热翅片6上分布有若干排通孔9,所述的换热翅片6的上侧和下侧都设置为水平面,换热翅片6的左侧和右侧都设置为弧形面,换热翅片6设置为八排翅片,八排翅片的表面分布有八排通孔9,八排通孔9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有四排通孔9,相邻两排的通孔9呈斜向错开分布,在每个通孔9内设有定位套7,在定位套7内穿有换热管8,所述的换热管8为铜管,换热管8与换热翅片6连接成整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