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电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6241发布日期:2019-01-22 23:1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电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设备领域的一种感应电炉。



背景技术:

感应电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熔化金属材料的设备,传统的感应电炉金属液通常通过浇注口本体倾倒到其它浇包中,再转运到所需场所进行浇铸。在转运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温降,并且还有可能混入微量的杂质、粉尘等,出水过程流量也不能精确控制。新的市场需求及特殊工艺,对感应电炉提出了新的要求:减少温降;避免混入杂质,保证金属液的纯度;出水过程连续并且流量可精确控制;出水方式便于后道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感应电炉,其能实现定点出水,能有效减少出水过程中的温降,避免杂质的混入,出水过程连续并且流量可精确控制。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感应电炉,包括炉架和炉体,所述炉架包括水平钢板以及与所述水平钢板的顶面焊接的竖直的H型钢,所述H型钢包括两个竖直部和一个水平部,

所述炉体固定在所述水平钢板的顶面上,所述炉体靠近所述H型钢一侧的外侧壁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炉体连通的浇注口本体,所述浇注口本体的顶面封闭;

两个所述竖直部的顶端均穿有一根与所述炉体枢轴连接的水平转轴;

所述浇注口本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浇注口本体的侧面并与两根所述水平转轴共线。

进一步的,所述浇注口本体的出水口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连通旋转溜槽,所述旋转溜槽与两个所述水平转轴共线,所述旋转溜槽连通U型溜槽,所述U型溜槽包括第一水平段和连通所述旋转溜槽的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均垂直于所述水平转轴;

所述第一水平段靠近所述炉体的一端为第一端部,另外一端为第二端部,所述第二水平段靠近所述炉体的一端为第一端部,另外一端为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水平段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水平段的第一端部通过水平的弧形段连通。

再进一步的,所述U型溜槽的外壁上设有红外传感器。

再进一步的,所述浇注口本体、所述旋转溜槽和所述U型溜槽的内部均设有耐火料铸件。

再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旋转溜槽。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顶面通过顶盖封闭,所述H型钢的两个竖直部的顶端均高于所述顶盖的顶面,并向远离所述炉体的一侧弯曲并设有供所述水平转轴穿过的轴孔,所述炉体靠近所述H型钢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与两个所述轴孔对应的吊耳,所述水平转轴穿过对应的轴孔和吊耳,使所述炉体通过所述水平转轴与所述炉架枢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检修口。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底部卡接在所述水平钢板中,并与所述水平钢板的顶面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炉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炉体两侧的连接所述H型钢和所述水平钢板的三角形撑板。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感应电炉的技术方案,包括炉架和炉体,所述炉架包括水平钢板以及与所述水平钢板的顶面焊接的竖直的H型钢,所述H型钢包括两个竖直部和一个水平部,所述炉体固定在所述水平钢板的顶面上,所述炉体靠近所述H型钢一侧的外侧壁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炉体连通的浇注口本体,所述浇注口本体的顶面封闭;两个所述竖直部的顶端均穿有一根与所述炉体枢轴连接的水平转轴;所述浇注口本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浇注口本体的侧面并与两根所述水平转轴共线。其技术效果是:能实现定点出水,能有效减少出水过程中的温降,避免杂质的混入,出水过程连续并且流量可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感应电炉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感应电炉的炉体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A截面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感应电炉的炉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感应电炉的浇注口本体的等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感应电炉,包括炉体6和炉架8。

请参阅图1至图3,炉体6由厚钢板卷制而成,内部衬有耐火材料,炉体6的顶面通过顶盖7封闭。炉体6四周开有数个矩形检修口61。

请参阅图4,炉架8是由竖直的H型钢81和水平钢板82焊接而成。炉体6卡接在水平钢板82的顶面并且通过焊接与水平钢板82固定。H型钢81包括两个竖直部811以及连接两个竖直部811的水平部(图中未显示)。

H型钢81的两个竖直部811的顶端均高于顶盖7的顶面。并向远离水炉体6的一侧弯曲,并设有用于安装水平转轴4的轴孔。对应地,炉体6靠近H型钢81的一侧的外侧壁上设有与H型钢81的两个竖直部811上的轴孔对应的吊耳62。H型钢81的两个竖直部811上的轴孔与对应的吊耳通过水平转轴4连接,且两个水平转轴4是共线的,使炉体6和炉架8通过水平转轴4枢轴连接。水平转轴4即为炉体6的倾转中心轴。

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5,炉体6靠近H型钢81一侧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炉体6连通的浇注口本体1。浇注口本体1通过进水口12连通炉体6。浇注口本体1的顶面高于顶盖7的顶面并且是封闭的,浇注口本体1的出水口11位于浇注口本体1的侧面,与浇注口本体1的进水口12垂直,出水口11与水平转轴4,即炉体6的倾转中心轴共线,且出水口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通过水平转轴4带动炉体6和炉架8转动,实现感应电炉的倾翻出水。浇注口本体1采用侧面出水方式,出水口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出水口11与水平转轴4共线,保证了出水过程连续并且流量可精确控制,满足了炉体6的定点出水的功能,从而可实现出水连续、平稳,并且出水流量可控。

浇注口本体1的出水口11连通旋转溜槽2,旋转溜槽2与两个水平转轴4共线,旋转溜槽2连通U型溜槽3和浇注口本体1,U型溜槽3包括第一水平段31和连通旋转溜槽2的第二水平段32。第一水平段31和第二水平段32均垂直于水平转轴4。

第一水平段31靠近H型钢81的一端为第一端部,另外一端为第二端部,第二水平段32靠近H型钢81的一端为第一端部,另外一端为第二端部,第一水平段3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水平段31的第一端部通过水平的弧形段33连接。

浇注口本体1配合旋转溜槽2和U型溜槽3使用,铁水从U型溜槽3的第一水平段31和第二水平段32的第二端部流出,主要满足了有效减少出水过程的温降,避免杂质的混入,出水过程可实现连续并且流量可精确控制,出水方式采用溜槽方式的功能,满足高纯度合金的冶炼要求,扩展了感应电炉的应用领域。

浇注口本体1与旋转溜槽2、U型溜槽3配合使用。浇注口本体1,旋转溜槽2和U型溜槽3内部配置预浇注好的耐火料铸件,采用密闭结构及保温材料,通过溜槽出水方式,有效减少了温降,避免杂质的混入。

本实施例中,浇注口本体1的顶面通过法兰实现封闭,且进水口12和出水口11都设有法兰,便于与炉体6的安装。

U型溜槽3的外侧壁上设有红外传感器(图中未显示),所述红外传感器外接控制水平转轴4旋转的炉体控制系统。所述红外传感器探测U型溜槽3内液面的变化,通过所述炉体控制系统调整水平转轴4的旋转角度以及炉体6倾转过程中水平转轴4的旋转速度,进而精确控制出水口11的出水量。

同时,炉架8上还设有位于炉体6两侧的连接H型钢81和水平钢板82的三角形撑板8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感应电炉,其可以有效减少出水过程的温降,避免杂质的混入,出水过程连续并且流量可精确控制,出水方式采用溜槽方式,便于后道处理。从而满足了新的市场需求及越来越高的工艺的要求,扩展了感应电炉的应用领域。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