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9121发布日期:2020-09-18 12:2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结晶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料干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晶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结晶干燥系统适于在高温环境下让多种物料混合搅拌干燥,使物料在高温下不结块,从而达到结晶体的效果。在物料搅拌的过程中,向釜体内通入热空气,以对物料进行流化干燥加热,但是热空气一般是从釜体的侧壁进入,受搅拌桨的遮挡和物料搅拌的影响,一些物料与热空气存在不均匀接触的情况,物料与热空气接触不足而导致不能很好地干燥结晶,影响物料整体干燥结晶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结晶干燥系统,其能够使物料与热空气充分接触,优化物料干燥结晶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晶干燥系统,其包括:机架;釜体,设于所述机架,所述釜体内具有用于放置物料的储料腔,所述釜体的底部设有进气管;搅拌装置,包括转动件和搅拌桨,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机架或所述釜体,所述搅拌桨位于所述储料腔,且所述搅拌桨的一端伸出所述釜体以连接所述转动件,所述搅拌桨上设置有相连通的配气通道和第一出气口;气滑环,套设于所述搅拌桨,所述气滑环的出口与所述配气通道连通;热风装置,具有一进气口和两第二出气口,其中一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进气管的内腔连通,另一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气滑环的入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晶干燥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热风装置产生的一部分热空气经由进气管进入储料腔的底部;一部分热空气经由第二出气口进入储料腔,该部分的热空气可对靠近搅拌桨的物料进行加热和流化干燥,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物料与热空气充分接触,优化物料干燥结晶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搅拌桨包括搅拌轴和桨叶,所述搅拌轴竖向设于所述储料腔,所述桨叶的一端与所述搅拌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配气通道包括设于所述搅拌轴内的配气主通道以及设于所述桨叶内的配气支通道,所述配气主通道与所述配气支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设于所述桨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桨叶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以上,三个以上的所述桨叶呈螺旋状排列于所述搅拌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桨叶的底面沿着所述搅拌桨的转动方向斜向下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桨叶的顶部具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着所述搅拌桨的转动方向斜向下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桨叶的背向于所述搅拌桨的转动方向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气管的轴线与所述釜体的内腔侧壁相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一废气处理装置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和阀装置,所述阀装置的出口端与一引料管相连。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结晶干燥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所示搅拌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所示搅拌桨的侧视图;

图4为图2中所示搅拌桨的剖视图;

图5为结晶干燥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

机架100、釜体200、储料腔210、投料口220、排气管230、进气管240、盖板250、搅拌装置300、转动件310、搅拌桨320、搅拌轴321、桨叶322、导向面3221、配气通道330、配气主通道331、配气支通道332、第一出气口340、气滑环400、热风装置500、壳体510、进气口520、第二出气口530、废气处理装置610、阀装置620、引料管6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晶干燥系统,其包括机架100、釜体200、搅拌装置300、气滑环400和热风装置500,釜体200设置在机架100上。

其中,在釜体200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物料的储料腔210,在釜体200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220和排气管230,在釜体200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240和排料口。此外,在釜体200的底部还设置有阀装置620,阀装置620位于排料口处以能够遮蔽排料口,阀装置620的出口端与一引料管630相连。

搅拌装置300包括转动件310和搅拌桨320,转动件310设置于釜体200上,搅拌桨320位于储料腔210内,且搅拌桨320的一端伸出釜体200,转动件310与搅拌桨320的伸出釜体200的一端相连接,搅拌桨320上设置有相连通的配气通道330和第一出气口340。气滑环400套设于搅拌桨320上,气滑环400的出口与配气通道330连通,具体的,气滑环400的内圈与搅拌桨320固定连接,气滑环400的外圈与转动件310的外壳或者釜体200固定连接。其中,转动件310设置为电机,当然,亦可设置为气动马达等结构。

热风装置500设置于机架100上,该热风装置500具有一个进气口520和两个第二出气口530,其中一个第二出气口530与进气管240的内腔通过管道连通,另一个第二出气口530与气滑环400的入口也通过管道连通。

在工作时,物料经由投料口220投放至储料腔210,转动件310驱动搅拌桨320转动,以对物料进行搅拌,热风装置500将经由进气口520进入的空气进行加热,一部分热空气经由第二出气口530和进气管240进入储料腔210的底部,热空气在储料腔210内上升以对物料加热和流化干燥,热空气经由排气管230予以排出。此外,一部分热空气还依次流经气滑环400、配气通道330和第二出气口530进入储料腔210,该部分的热空气可对靠近搅拌桨320的物料进行加热和流化干燥。如此,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物料与热空气充分接触,优化物料干燥结晶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件310还可设置于机架100上。热风装置500亦可设置于其他位置。

在釜体200的侧壁上设置有窗口,窗口处设置有盖板250。当打开盖板250后可对釜体200内部进行清理和检修。

参照图2至图4,搅拌桨320包括搅拌轴321和桨叶322,搅拌轴321竖向设置于储料腔210,搅拌轴321的端部伸出釜体200并与转动件310相连接,桨叶322的一端与搅拌轴321的侧壁固定连接。配气通道330包括设置于搅拌轴321内的配气主通道331以及设置于桨叶322内的配气支通道332,配气主通道331与配气支通道332连通,第一出气口340设置于桨叶322上。

桨叶322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以上,三个以上的桨叶322呈螺旋状排列于搅拌轴321。

桨叶322的底面沿着搅拌桨320的转动方向斜向下延伸,桨叶322的顶部具有导向面3221,导向面3221也沿着搅拌桨320的转动方向斜向下延伸。例如,若转动件310驱动搅拌桨320顺时针转动,则桨叶322的底面和导向面3221沿着顺时针方向斜向下延伸;若转动件310驱动搅拌桨320逆时针转动,则桨叶322的底面和导向面3221沿着逆时针方向斜向下延伸。通过该结构有利于物料沿着桨叶322流动,且导向面3221对物料具有升流效果,可使物料在搅拌时能够上升,使物料充分流动以充分接触热空气,以利于受热干燥结晶。

第一出气口340位于桨叶322的背向于搅拌桨320的转动方向的一侧。例如,搅拌桨320顺时针转动,第一出气口340则位于桨叶322的逆时针侧。如此,经由第一出气口340流出的热空气可对经过桨叶322顶部的物料保持升流效果,促使物料充分流动以充分接触热空气;第一出气口340流出的热空气也能够与物料进行充分均匀接触,以使物料受热干燥结晶,优化物料干燥结晶的效果。

进气管240的轴线与釜体200的内腔侧壁相切。通过此结构,热空气通过进气管240进入储料腔210后将在储料腔210内形成旋转气流,使得热空气能够与物料充分接触,物料能够均匀受热。

排气管230与一废气处理装置610相连,从排气管230流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粉尘,需要将这些粉尘除去,以免污染空气。本实施例中,废气处理装置610可设置为旋风分离器,当然,在实际应用时,废气处理装置610还可为静电除尘器或者袋式除尘器等结构。经由废气处理装置610处理后的气体仍然具有较高的温度,为了节省能源,可将废气处理装置610处理后的气体通入热风装置500,利用热风装置500将气体加热后再次通入储料腔210。

热风装置500包括中空的壳体510,前述的进气口520和第二出气口530均设于该壳体510,在壳体510内设置有风机和加热件,风机运行时可将外界空气吸入壳体510的内腔,通过加热件将空气予以加热,受热后的空气经由第二出气口530予以排出。其中,加热件可设置为电热丝或电热管等结构。

阀装置620可采用闸阀等结构,当投放物料和搅拌时,阀装置620关闭,搅拌结束后,阀装置620开启,物料经由引料管630输送至加工设备,例如注塑机、挤出机等。加工设备可以位于排料口的下方,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进入加工设备。当然,加工设备亦可位于其他位置,通过在排料管上连接抽料器来将物料输送至加工设备。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